eTag遭駭客攻擊82億次警追出3名男大生


a425769 wrote:
遠通那373座門架24HR全年無休的耗電量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足夠你回數票用10年還有剩!!
遠通的電子收費只是把政府的國道養護基金、收費員的薪水、印刷廠的收入全部集中到自己口袋罷了。...(恕刪)


對喔,每座門架發射微波的瓦數不知多少,而且還好幾支,還有那閃死人的藍光、若干支的攝影機,全年無休運作,這電費算誰的?

GDC1 wrote:
對喔,每座門架發射微...(恕刪)


微波的影響沒有任何單位敢跟您保證沒問題,只能說,原本沒有的東西 現在 有了
但因為通過的時間短,所以影響應該沒有 非常大,應該。

架上的RF Scanner送驗時絕對是符合NCC的規範,但是為了避免沒有感應到RFID (提高辨識率)
所以實際上線的機器是否有調高功率只能等善心人士去量測了 (畢竟有人在高速公路高架下還被微波溢波打到扣款的)

而門價運作的電費部份,不用說,全民買單呀
還有一件事情,門架資料回傳到遠通電收的網路,這部份我想遠通應該沒有沿著國道鋪設光纖吧?
所以應該是承租中華電的光纜骨幹,費用多少就不知道了

看一下新聞:電子收費 年創17億節能減碳效益
我怎麼算都不覺得ETC每年可以節省17億
就算人工收費真的是每年10億(灌水灌很大),轉用ETC支出多7億,且還沒計算收費站拆除成本!
官員的數學好厲害。


http://www.epochtimes.com/b5/13/6/1/n3884051.htm
【大紀元2013年06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藍悅真台灣台北報導)上個月20日五楊高架已全面通車,但是收費方式只有ETC(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一種。消基會31日指出,ETC使用率只有68.95%,普及率並不高,且改成國道計程收費,高公局每年要給遠通電收19億元,比人工收費要多上15億元。消基會批評,高公局對遠通的違約不開罰,卻對誤闖ETC車道的民眾罰錢,明顯圖利廠商。高公局則回應,消基會的成本計算不完整,且違約和誤闖車道是兩個層面的法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電子收費 年創17億節能減碳效益
消基會計算,2005年ETC還沒上路前,國道人工收費每年須支出4億6千萬元人事成本。而以去年計算,國道計程政府要付19億元給遠通電收,比原本多將近5倍,有圖利廠商的嫌疑。高公局則回應,高速公路收費站的人事費用、行政管銷、水電費用等營運成本計算一年約10億元,不包括建築類的硬體折舊率、維護成本與土地徵收之成本
高公局說明,協調委員會也於101年(西元2012年)11月全部改為外聘委員,並增加消費者代表委員,經協調後將電子收費利用率檢核時間修正為102年6月30日,並無袒護與圖利廠商。
依據目前費用估算,每一人工收費車次成本約3.57元,ETC計次階段支付遠通公司委辦服務費為3.4元,高公局解釋,計程收費高是為了解決計次收費站站距不一,改採使用者付費的觀念,是最公平的收費制度,在實施全面計程電子收費後,預估每年可創造超過17億節能減碳的效益。
高公局:違約、誤闖車道法規不同
另外,消基會表示,去年因誤闖ETC車道的違規件數有18多萬件,因而被開罰的金額高達1億多元,但遠通電收未達合約標準應被開罰2.2億,最後竟然經過調解免罰,實在不公平。
對此高公局則回應,從101年3月~102年3月止,誤入車道數雖有增加,但實際舉發數9萬1,448件,平均每月舉發數7,000餘件,約占月通行量0.03%,並未大幅成長。
高公局強調,誤闖車道是道安規則,和遠通違約是不同法律層面的問題。◇
(責任編輯:明芳)

a425769 wrote:
微波的影響沒有任何單...(恕刪)


我來個異想天開,看看有沒有人去開發利用遠通的微波來進行無線充電的設備,就把設備架在ETC門架下,接條電線,說不定可以讓用戶省不少電費......

GDC1 wrote:
對喔,每座門架發射微...(恕刪)


要說電費的話
人工收費的電費跟冷氣費應該也不少吧
這些用電量造成的碳排放量不知道要怎麼算
雖然沒看到相關數據
但我不覺得會少到哪去
還有收費員的住宿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