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者付費;
2、減少塞車;
3、國家稅收一定增加。
所以前題是在國家稅收增加,政府已經不管建設國一是否已回收費用了,反正就是要錢。
在這種前題下,就用使用者付費、減少塞車的理由說服大眾,但又給個方便門:免費里程。
免費里程對於都會區的上班族很有用,因為還是付不太到錢,所以就不會得罪到雙北的選民。
那在鄉下路段,因為交通不是很方便,從A縣市到B縣市上班往往只能用高速公路,
單趟就超過20km,但反而因為如此要繳到錢。
但塞車路段,往往就是那幾處,不然為何要搞18標、搞五楊段?
哪邊車流量大,就哪邊收貴一點嘛。
從雙北交流道上、雙北交流道下,就收貴貴的,塞車應該可以解決一些,
反正一些從台北觀天下的人不也一直喊塞車嚴重嗎
就那邊說貴一點不就好了。
鄉下地方沒啥高架道路,地面交通不是那樣發達,高速公路往往是唯一無紅綠燈的路段,
但綜使如此,也很難塞車。
因此,為何要因為都會路段帶來的塞車問題,要叫全路段的使用者一起分攤?
一堆建設都在都會區,但鄉下縣市人民也是有繳稅卻享受不到,
但說到要加稅,卻又要齊頭平等,這叫公平?
塞車問題是都會區造成的嘛,為啥我要跟著付一樣的錢?
我贊成使用者付費,但反對齊頭式費率。
mr335ci wrote:
都會區的人民繳稅.....(恕刪)
都會區有多種交通工具選擇,北捷的錢真的全都只有雙北的政府出錢?
你能理解許多縣市政府要管的地很大,但統籌分配款卻又只有一點點,
每年付完公務員薪水後剩沒多少的窘境,又談何其他建設。
而台北市呢,隨便一個活動就燒掉幾億,而這幾億的錢,因為統籌分配款問題,
不也有其他鄉下人那稅的成份存在,但鄉下地區感受得到該活動?
我家附近一個公園預定地劃了十年,至今都只是預定地,但在台北呢?
是的,都會區與鄉下的人都有繳稅,並不是住在鄉下的人就該死。
在台北可以有多種運輸工具選擇,當怕塞車,就選捷運或公車,
但在鄉下呢?
從我家到公司,假設我要搭公車去,很抱歉連站牌都沒有,所以只有開車是唯一途徑。
塞車問題是都會區佔大宗,由都會區付較多錢這樣也覺不合理?而都會區現在連收費站都沒有,
真正把高速公路當高架道路使用卻不付錢的是在都會區。
而現在目的不就是要減少高速公路塞車問題嗎
針對大宗塞車路段去增加付費,這又有何不對。
至少我這邊倒沒多少塞車問題。
所以為何為了要解決塞車路段的使用率,也要連帶連不塞車路段使用者一起齊頭增加費用?
而重點就是:當雙北的人若覺得貴,可以改搭大眾運輸工具,而鄉下呢?還是只能開車。
再重申一次:車流量大的路段費用增加、車流量小的地方減少費用。齊頭式平等才真正不平等。
smallsrake wrote:
都會區有多種交通工具...(恕刪)
我每天上班就是得上國道再進市區...
就是得花那些時間,路費,油錢...
我不住台北市...
也鮮少用到捷運...
難道就能免稅嗎...
看到無能政府濫用經費,浪費納稅人的血汗錢我也不爽...
但在這邊吵有鬼用啊?
有些人就有辦法坐到那位置...
就有辦法蓋到那些章...賺到那些錢...
狗吠火車沒屁用啦...
有本事就去坐到那個決策者的位置...
不然就是拍到不法證據去舉發...
把無能官員跟貪官污吏全都踢下台啊!
如果有人覺得上下班時間會塞車是因為太多人用國道...
提議要加重都會區國道收費...
我就是反對...
開車到都會區上班的人該死嗎?
還是一定賺得比偏遠地區的人多?
為什麼要多付點錢?
所以我說...
這世界本來就沒有公平...
有本事賺得多住豪宅的人就不會在這裡窮哈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