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edmax168 wrote:
跨時段計費不是問題,主要是遠通想省門架建置費用賺大錢,那知肖貪鑽雞籠,踢到超級大鐵板。這些門架很快就會打掉重鍊,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忠言逆耳,不足同情。
又不是第一次~之前的紅外線系統也是打掉重練呀!
反正徐大善人錢多多,打掉再多次也不在乎!
herblee wrote:
德國非常注重隱私權,...(恕刪)
herblee wrote:
不要拆原來就有的收費站就可以辦到了
就可以設定某收費站到某收費站之間, 為一個區段
這是全民的財產, 說拆就拆 ?
還好收費站的土地"尚未"被遠通"聯合開發"掉
用義大利這種鋼樑式的, 很快就能蓋回來
其它門架是加上去建制在匝道上, 完全沒有衝突
日本,法國,義大利都是匝道收費和主線收費搭配運用, "交通布"不會不知道吧
好處就是針對RFID的宿命,分成一個一個車道,一台車一台車通過,防止訊號碰撞Collision干擾
日本東京都內的首都高是計次收費, 出了東京都23區, 就是計程收費
日本是因地設置, 有出入口料金所(匝道收費), 也有本線料金所(主線車道上收費)
下面是首都高,東京都中央區宝町
因為是先收費,一上來就收錢,700円, 或ETC扣款 , 一直到開離23區, 才會在碰上其它了料金所
宝町料金所google街景圖
所以它只有上匝道有收費,左右兩邊會匯流到同一個入口匝道, 一邊是ETC, 一邊是人工收費
下匝道是沒有料金所, 因為在之前就已經付錢了
一個匝道只有一個料金所
請看上面街景圖
由群馬或長野回來, 就是碰上 本線料金所 , 在川口市就先收費
首都高速川口線・川口PA上り 川口本線料金所
川口本線料金所街景圖
街景圖左邊有一個匝道, 由新井宿入口上來,就沒有"出入口料金所", 直接碰上這個"川口本線料金所", 所以匝道和本線(主車道),就共用一個料金所(收費站)
在交流道收費,是 "出入口料金所",在主車道上收費,就是本線料金所, 日本是兩種都有,靈活運用 .
出入口料金所, 有的是入口就付錢, 出口無料金所,不再收費
有的是入口拿票,出口繳費
法國也是一樣, 兩種混合運用,法國大都市都有環城快速道路,高速公路比較少和市區車流會匯流在一起
還是有一些城市,是避開大都市的交流道匝道口收費, 在進出大城市,匝道附近的主線車道上設收費站
在車流量小的匝道口,和ETC一樣無人看守,只有一台自動繳費機,丟入上匝道時取得的票卡,機器顯示金額,再投入紙鈔, 銅板, 信用卡, 提款卡, 它通通都收,付完錢,最後還印出收據
危機就是轉機
其它的門架,還是可以留下來做為車流監控,朝全自動化公路規劃
像德國Autobahn,
1.能機動開放/關閉路肩,適時增加車道數目
2.機動調整速限,可變車速由 120->80->60=瓶頸點=60->80->120,拉開塞車路段的可行車間距
3.機動調整內,外車道速限,在交流道附近路段, 防上下匝道的車流擾動
4.機動限制變換車道, 在瓶頸點,交流道,塞車路段,防止變換車道造成的車流擾動
這是在 Köln 科隆市區的東郊,門架上有可以遙控轉動,Zoom in, Zoom out的攝影機,和可變燈號交通標誌
機動燈號顯示"禁止超車", 防止上下匝道的車流擾動
並逐步降低速限
內側車道/中線車道/外側車道,內外車道採取"機動調整" 差別速限
交通部不懂這些高速公路基本的運作嗎?
遠通為了廉價,使用太低階的技術,是完全無法繫以希望的
這一定收回自營
收委託代辦費, 是委辦經營? 怎麼能說是BOT?
BOT案怎麼會收委託代辦費?
太怪了!
與其給遠通經營
一樣要付委託代辦費,不如開國際標, 找
東日本自動車道株式會社
德國高速公路局+德義志電信+賓士汽車 (GPS定位收費,OBU免費提供)
美國東岸的E-Zpass
................
來投標...(恕刪)
jacktung wrote:
你能告訴我正確的標準答案嗎?
只有00:00的問題嗎?
因為沒有正確的標準答案才上來發問
我決定上網問高公局的民意信箱
以尋求解答...(恕刪)
jacktung wrote:
1. 根據招商文件規範,計程收費階段須達到執行【時段、路段差別費率】,且因國內國道為路網特性,所以若要進入計程收費,收費門架若設於匝道,無法達成招商文件之規範,只有主線收費,才能規劃【時段、路段差別費率】。
二、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為BOT案,遠通電收公司負責建置及營運,契約規定計程收費門架建置可設於出入閘道及兩兩交流道間兩種方式(主線),遠通電收公司選擇收費門架設於兩兩交流道間設1處收費門架,而非設於出入閘道。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