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北市車流 柯文哲要用eTag

tradestone71 wrote:
永和到遠企你應該坐捷運的,五點多出門六點應該可以到了(假設五點多是五點十幾二十分,如果是五點四五十分自是另當別論)

你真的住台北嗎?永和只有兩個捷運站,先不說從我家走到捷運站要十五分鐘,從永和捷運站坐捷運到遠企要轉幾次你知道嗎?下班時間帶全家人(包含一個三歲的嬰兒)和南部上來的朋友去擠捷運,下班時間的捷運有多擠你知道嗎?下捷運後到遠企還要走多遠你知道嗎?

走到頂溪捷運:15分鐘
坐捷運(含轉):25分鐘
捷運走到遠企:10分鐘.....加一加50分鐘, 也快一小時,2段走路路程距離加總約2.5公里(福和橋走到遠企也只有3.5公里耶)

更別說去遠企之前,我還得先去學校接我大女兒下課,吃完飯還要送友人去他住的地方. 這種情形還不開車,我真不知道還有什麼情形需要開車

不嘴砲, 附上當天遠企的發票, 我女兒約5點半下課, 發票上有我到餐廳的時間是7點06
各大路口不是有很有電眼在看了了嗎?
裝etag不是要收錢那是什麼???

orgichen wrote:
我還是不爽遠通的惡...(恕刪)


挖災
不過這跟交通改善是兩回事


9699谷 wrote:
各大路口不是有很有...(恕刪)

鐵定收錢的啦!
柯P上任後
增加了很多收錢的項目
大家又不是不知道
使用者付費
所以.............
日後 打110報案
也要收錢喔!
那個人

醫術一流,當市長是素人,管交通是外行。

朝令夕改,無視汽車需求,一心想要減少機車數量。

從交通上來看,這市長爛透了..
philko wrote:
你真的住台北嗎?永和只有兩個捷運站..........

我猜他應該是真的住台北市,因為永和已經是天龍城外了
外面的世界就不是很清楚了

一個不騎機車不開車的市長+交通局長
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
台北市不是只有市民通勤
還有更多外縣市的人進出
捷運在台北市是方格狀,在新北就只是樹根狀
多少捷運不會到的地方要靠其他交通工具
有單車道要外縣市進北市騎腳踏車上班嗎

老實跟你們這兩個人說
捷運越來越多條除了房價漲,交通根本沒變好
代表騎開車的人無法或不想改變交通習慣
下雨天+寒流捷運有擠到爆炸嗎?沒有~
路上擠到爆炸
為什麼?市長局長想一下好嗎
會是平常坐捷運的跑去開車嗎?
錯,大多是騎車的人跑去開車上班!
好天氣就不想坐捷運了,下雨寒流他怎麼可能撐傘或騎車去捷運站
如果都騎出門乾脆騎到公司啊

路上塞到不會動的都是汽車,有這些願意或不得已騎車的人讓交通順暢點
應該就要感謝一下
我一個人有兩台汽車,但除了出遠門一律騎車
就是不想浪費生命在路上
我的模型部落格---必噹必塞小地方 http://blog.xuite.net/mia1982323/wretch

MEGADETH2 wrote:
少掉一條車道是有多塞?
別的地方我沒感覺
但我就住在文湖線復興北路沿線
目前人行道在拓寬
下班重點是時間 (pm 6:00=7:00) 也沒有比以前塞到哪裡去
當然也沒有比較不塞
以前計程車在外側兩個車道扭來扭去亂載客
等於是外側兩個車道廢掉一樣
跟現在人行道拓寬有甚麼差別
況且把人行道拓寬以後
願意走路的人或許會增加 (走起來比較舒服)
是否可以間接地增加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意願?

台北的交通要好
改善計程車的開車習慣就可以差很多了
還有
路口都要有交警
現在是有很多義交沒錯啦
但到底有幾個是在認真指揮的大家心裡有數
以前阿扁時代重點路口都會有交警指揮
不會有那種車子停在馬路正中間就變燈
然後東西向車輛又卡住的情形


真不曉得沒塞爆的理論是啥
內湖到福華
去年尾牙,沿路塞車但是還是有路走,騎摩托車30分鐘到
今年尾牙,沿路塞車幾乎沒路走,不騎到禁行機車根本過不去。最後騎摩托車約1小時到,同事說我是本公司沒請假的第一個到。

MEGADETH2 wrote:
少掉一條車道是有多塞?
別的地方我沒感覺
但我就住在文湖線復興北路沿線
目前人行道在拓寬
下班重點是時間 (pm 6:00=7:00) 也沒有比以前塞到哪裡去
當然也沒有比較不塞
以前計程車在外側兩個車道扭來扭去亂載客
等於是外側兩個車道廢掉一樣
跟現在人行道拓寬有甚麼差別
況且把人行道拓寬以後
願意走路的人或許會增加 (走起來比較舒服)
是否可以間接地增加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意願?

台北的交通要好
改善計程車的開車習慣就可以差很多了
還有
路口都要有交警
現在是有很多義交沒錯啦
但到底有幾個是在認真指揮的大家心裡有數
以前阿扁時代重點路口都會有交警指揮
不會有那種車子停在馬路正中間就變燈
然後東西向車輛又卡住的情形


我還蠻有感覺得
復興南路就拿福華飯店以南來講 , 三十年來沒印象週末有塞過甚麼車 , 現在能不走就不走
廢掉兩個車道 , 計程車就不扭了嗎? 以前公車還可以外靠 , 現在公車載客直接又占掉快一個車道


監測道路流量 , 不是用地上的感應線圈就好了嗎??而且連機車流量都抓的到
科屁不是當醫生的嗎
血管阻塞 於是把血管縮得更窄???
鼓勵血液改走淋巴管???
看不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