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在木柵交流道前看到一個鐵架上面有一個一個方塊藍色的燈,
看好幾個月都不知道納是什麼,
這陣子大量裝了一堆鐵架在北部的國道,
上面貼了ETC的牌子才知道原來是ETC,
所以這陣子在上國道後及下國道前都會看到一堆鐵架,
這時候我就在想,
遠通不是說賠錢嗎?
怎麼裝ETC感應器裝這麼多台?
國道一字排開這麼多線道裝這麼多台,
為什麼不在上下交流道時裝就好了呢?
交流道頂多兩線道,
不就可以省很多經費嗎 ?
還是小弟我思慮不周,
沒有那些大官思慮嚴謹?
有人知道內情的可以出來釋疑嗎?
文章關鍵字

人形盜虫 wrote:
前陣子在木柵交流道前...(恕刪)


可能不投資台灣愛做公益大老闆正準備改變心意,要開設眼科醫院了吧?
架設在交流道用的鐵架也不會少很多,北上入口加南下入口加北上出口加南下出口共要架四組
如果有其中一組使用中壞掉了或偵測失敗,那車輛從上交流道到下交流道只能感應到一次,變成無法計算在高速公路上使用的金額,造成收費的更多漏收損失
而像目前設置在兩個交流道之間,其中有一組偵測失敗或沒感應到的話,在下一個感應點還偵測得到,除非車子只有上一個交流道就下高速公路,這樣就偵測不到車子,但這樣也才損失一個交流道距離的收費,而不會像設置在交流道口因感應失敗會漏收一大段收費
還有一個沒說到"高速公路有很多條秘徑"!
南北雙向都有出入口的交流道至少要裝四個鐵架,可是很多稍有規模交流道是有八個出入口,比較起來,裝在主線所需的鐵架數量少非常多。
人形盜虫 wrote:
國道一字排開這麼多線道裝這麼多台,
為什麼不在上下交流道時裝就好了呢?
交流道頂多兩線道,


若把鐵架裝在交流道上,
往南-上/下交流道各一個,往北-上/下交流道也各要一個,至少要4組鐵架!

且台灣沒幾公里就一個交流道,若在交流道收費,建置成本會更高!
N年來國道之所以在主線道上計次收費,沒在交流道收費的原因也是這樣..

所以....沒錯,是你思慮不周....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可是現在的架設點都是在上交流道後,
及下交流道前,
無論架在國道上或是交流道上都是四組,
除去較多出入口的交流道,
小交流道還是偏多吧?
況且在交流道上速度較慢辨識不是較容易嗎?
萬一在ETC下面剛好超車,或是走最高時速,
沒被辨識到吃了罰單不是很衰?
人形盜虫 wrote:
況且在交流道上速度較慢辨識不是較容易嗎?
萬一在ETC下面剛好超車,或是走最高時速,
沒被辨識到吃了罰單不是很衰?

這種叫做多車道自由車流,微波系統就類似手機,沒有方向性,本來就可以變換車道。

單向4組是感應器或照相機,
鐵架單向只要半組或1組,地面只要挖2-4個洞裝垂直支架,網路/電力拉線也一組。

若分別架在交流道,鐵架至少要挖8個洞,網路/電力拉線要分4組..
挖8個洞就代表垂直約5米高的鐵架要8支。
那些電子設備可能還沒有鐵架那麼貴...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人形盜虫 wrote:
況且在交流道上速度較慢辨識不是較容易嗎?
萬一在ETC下面剛好超車,或是走最高時速,
沒被辨識到吃了罰單不是很衰?

感應速度沒那麼脆弱,現在規定時速50或70,只是因為收費站通道寬度的因素
實際可以感應到的速度沒那麼低
遠通自己都不擔心了,說時速180公里也測得到:
http://history.n.yam.com/liontravel/life/201202/20120215431168.html

至於etag沒辨識到,也還有車牌影像攝影去輔助收費

萬一那麼碰巧,沒感應到etag,也沒辨識到車牌(例如天色昏暗、下大雨)
撇開相關單位少收錢的問題
就用路人來說,那就算你賺到啊
目前收費設計來說,沒感應到或是沒車牌辨識到
就視同你已經下交流道了

例:交流道12345 中間設有感應門架ABCD -> 1A2B3C4D5

如果用路人從1開到3,正常感應到AB,就跟你收1到2+2到3的里程
若因為異常只感應到A沒感應到B且也沒拍到車牌,就只收1到2,當作你交流道2就下去了

這種會少收錢的漏洞,相關單位自己會去操心
請問鐵架長什麼樣子啊?哪位大大有照片可以參考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