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收費站拆除復原工程要拖那麼久?

1月1日凌晨火速的進行收費站的拆除,到現在也已經整整5個月了。

我每天都得經過樹林收費站,工程雖有小小不便,但總是為了"明天會更好"而忍耐下去。但能不能有個懂道路工程的朋友出來跟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看似平凡無奇(拆除站體、刨除、重鋪柏油),施工干擾也少(路都圍起來隨你搞)的工程,要耗時這麼久? 也讓我們大家長一下知識!

不過我更關心的是政府的效率問題,馬政府當初不是說要提高公共公程的效率嗎?簡單的工程都可以搞這麼久了,那如果再讓你蓋一條高速公路不就要蓋到天荒地老了?馬政府現在要不要派個人出來說明一下啊?
工程是以天算錢,不知道這樣有沒有解惑呢?
工程是拖得越久,領得越多...這樣才能一直找名目來追加預算...
好像全台灣的收費站都如此
工程應該是將既有水泥鋪面剷除
然後回填級配再封瀝青路面
如果是這樣的工法
作業速度真的不該延宕這麼久

路過好幾個收費站
從施工圍籬看過去
也沒幾台怪手或大型機具在作業

也許是我們看錯工程告示牌
把"拖工中"看成"施工中"
破壞容易建設難壓...
國道的等級本來就不同於一般道路
收費站"拆除"的工作我記得在過年後就拆完了
但費工的地方在於"重建"

重做一個收費站區間的路,需要考慮到很多地方
如將混凝土剛性鋪面改為瀝青混凝土柔性鋪面、相關之排水系統、交控管道、監警欄查區、地磅站保留
而且施工過程不能封閉路段,所以採用四階段施工,封閉一半拆、拆另一半+鋪設一半、鋪設另一半
就公布的預算而言,拆除只佔了不到5%費用,大多費用還是在於重鋪高等級的路面
另外,政府招標應該是會採用完工驗收認列,是採用約定完工期限,逾期再議約做法

資料來源:高公局新聞稿
拆得愈久,領得愈多。
等等挖路挖開還有未爆彈、河堤、海堤、古蹟、飛碟....
就可以用各種名義追加預算了

RYAN14875 wrote:
工程是以天算錢,不知...(恕刪)

daimonson wrote:
破壞容易建設難壓.....(恕刪)

感謝diamonson專業的解說,看來真的就是只能繼續等下去了!
不過還是希望高工局的長官能督促包商不要拖,敢快完工!
神!真是一語驚醒用路人呀。
拖工中...

ethicond wrote:
1月1日凌晨火速的進...(恕刪)
跟我想的一樣
本來想打電話去高公局罵的
後來想想這才是政府的效率
現在開車經過這些路段比以前還要慢
所以只好忍耐
我天天經過原來的樹林收費站,看不出來施工區域有重鋪柏油啊?
看起來還是水泥地。還是那是水泥色的瀝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