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PO 旗下的 Reno 系列,可以說是目前主力販售重點產品線了,而且在定位上,Reno 也是從入門、中高階,甚至進一步擴大到輕旗艦的狀態;然而在 Reno6 Pro 後的數款機型,明顯可以看到在相機上做了不少閹割,尤其是長焦與防手震,本想應該是無復見之日,但 Reno10 系列的出現倒是讓人眼睛一亮。有種第十代終於要把從前那種好料都下放的氣魄給拉回來了。(當然還是有例外啦,像萬年 8MP 超廣角

Reno10 全系列不僅都有長焦與搭配 OIS 的廣角組合,本篇要介紹的最高階 Reno10 Pro+,更是直接以 3 倍潛望、6x 混合變焦的配置,可以說是今年同級產品中相機規格相對亮眼的。同時也有效能絕對夠用的高通 S8+ Gen 1 處理器、100W 快充等準旗艦級好料,接下來就看看 Reno10 Pro+ 本次的表現如何,在相機的配置上,能否真的頂下 Find X6 Pro 「平民版」的稱號?

▌外觀與開箱
- 外盒
- 外盒

盒裝內的產品佈局差異也不算太大,從上至下分別為配件盒、手機本體、充電器與線材。不過目前不少廠商都主打環境永續的狀態之下,似乎對不少中國廠商來說好像還沒有逐漸開展就是了。

配件盒內的物件也是大家熟悉的,包含透明保護殼、退卡針、保護卡與資訊文件。
- 機背
- 反光


透明保護殼相信就不需要多說了,比較值得一提的地方在於,除了機背是全透明之餘,中框用的則是半透明的霧面設計,可能多少是怕一直握持有明顯髒污?
- 保護殼重量
- 裸機重量

Reno10 系列與沒有引入 Reno9 一樣,全系列都配置曲面螢幕。Reno10 Pro+ 為 6.74 吋 1.5K (2,772 x 1,240) 解析度 AMOLED 面板,並有 93.9% 佔比(下巴僅 2.12mm)、 120Hz 更新率、100% DCI-P3、10.7bit 色彩、典型 500 / 陽光 1,100 / 峰值亮度 1,400nits、AGC DT-STAR2 玻璃保護。真的要挑毛病的話應該就是沒有 LTPO 規格了吧(?)

這邊也拍一下 Reno10 Pro+ 螢幕的曲度給大家參考,在全系列都是曲面螢幕的狀態下,基本上也沒什麼辦法躲,在意手感就只能裝保護殼了。

螢幕設定倒是差異不大,不過 Reno10 Pro+ 也有 OPPO 高階機種具備的 O1 高畫質引擎,包含畫質增強、色彩增強,以及我自己幾乎是必開的 HDR 影片高亮模式。
- 色彩模式
- 更新率
- Youtube HDR範例
- Youtube HDR範例
- Youtube HDR範例
- 機頂
- 機底
- 左側
- 右側

退卡槽則是採雙 nanoSim 設計,比較要注意的是台灣沒有引入 512GB 版本,因此在沒有記憶卡擴充的狀態下,空間管理可能會是個問題。頻段部分,Reno10 Pro+ 支援 5G NR:
N1 / N3 / N5 / N7 / N8 / N20 / N28 / N38 / N40 / N41 / N77 / N78。
▌相機
- 主鏡頭
- 前鏡頭
・50MP Sony IMX890 1/1.56" f/1.8 廣角(有 OIS)
・8MP Sony IMX355 f/2.2 112 度視角超廣角
・64MP OV64B f/2.5 3x 潛望長焦(支援 OIS) 6x 混合變焦
・32MP Sony IMX709 f/2.4 前鏡頭。
・MariSilicon X 影像晶片
- 主相機介面
- 前相機介面
- 拍攝功能
- 主鏡頭夜景
- 專業模式
- 主鏡頭人像
- 前鏡頭人像
- 人像濾鏡
- 主鏡頭美顏
- 前鏡頭美顏
- 主鏡頭錄影畫質
- 前鏡頭錄影畫質
- 超級防手震畫質
- 美顏錄影畫質
- 景深濾鏡畫質
- 景深畫質
▌實拍
日拍日拍第一組選在採光好的室內進行拍攝,是說這個天氣室外拍某種程度是處刑啊.....可以看到四個焦段在曝光、乃至色調的一致性上都是算上乘,真的要說會是廣角暖一些,但差異不大。整體風格也是 OPPO 一貫的高對比搭配討喜色彩呈現,不過近期幾款 OPPO 的機型對於色調的現場還原度上也是基於真實,並在做些討喜的調整,不會說一拍就鮮豔到炸那種。
比較讓人在意的畫質部分,8MP 超廣角基本上就不用放大了。這種光線下廣角與 3x 基本上沒什麼問題,但可以看到 Reno10 Pro+ 的雜訊處理方式還是會以抹除為主,到了非光學變焦的 6x,可以看到畫質塗抹感變得比較明顯,但髮絲細節還是可辨認的。
下一組光線與場景與上一組類似,可以看到廣角端還是有稍微偏暖的狀況(尤其膚色),不過在曝光上三個焦段都沒什麼大問題。畫質部分,這組廣角髮絲稍微有些塗抹感,反而是 3x 表現最為優秀。
接下來挑戰大範圍逆光的場景,色調上廣角一樣有稍稍偏暖,過曝的窗戶修正則是表現都相當優秀,不過超廣角與廣角在主體則是有蠻明顯的低對比狀況,感覺就稍微有些不自然了。倒是 3x 在亮部修正,以及背光主體的調整上都最自然。
畫質部分,超廣角我們一樣帶過.....廣角在背光主體可以看到有些霧濛的狀況影響畫質,不過其他地方細節就蠻不俗的,3x 這邊可以發現髮絲有比較明顯的塗抹與結塊狀況,嚴格來說表現還是可接受的。
下一組一樣是有背光的場景,這邊超廣角與廣角的色溫就呈現兩個極端,前者太暖、後者太冷,反而是 3x 的表現最還原現場。屏除色溫異常來看,各焦段的曝光表現倒是一樣優秀。
畫質部分,由於背光程度加上這個環境亮度比起剛剛又更低了一些,全焦段的畫質都有一定程度的下滑,都能看到塗抹程度有再提升,不過以 6x 的表現來看倒是相當不錯,直接放在社群 APP 上絕對是沒問題,後製銳化一下就更優了。
景物部分,又讓我們回到峇里島......第一組是準備夕陽的建築風景,可以看到超廣角與廣角的亮度會比望遠端組的稍微暗一些,但為了呈現夕陽的感受,其實還可接受,我自己會覺得 3x 反而有點偏亮了。
放大檢視畫質,這組 3x 與 6x 或許是亮度硬拉的關係,放大看其實塗抹的痕跡就蠻重的,這次 Reno10 Pro+ 我自己覺得跟 Find X6 Pro 類似,自動測光的亮度會比較偏高一些,建議拍攝時可以善用點測光,如此也能降低硬拉亮度而可能造成的畫質減損。
接下來則是一樣接近夕陽的斷崖風景,這組超廣角不知為何對比有點偏低,而且除了 6x 焦段,可以看到廣角與超廣角一樣有自動測光亮度偏高的狀況,但成果拍起來也是討喜的,如果是自己拍建議真的還是要做個手動測光會比較好。
再來是超級無敵的夕陽景色,這邊可以看到超廣角與廣角對於背光的樹叢都有做 HDR 處理,不像 3x / 6x 就直接以剪影呈現,可以看到自動測光對於焦段的反應不同,重點還是在對於夕陽的形狀、旁邊 HDR 的修正,全焦段的表現都做得相當不俗。
畫質這邊可以自己放大看看,自己覺得除了超廣角,其他焦段基本上也沒什麼問題,真的要說的話,6x 在海浪細節看起來有點鬆散就是了。
再來換成室內景物擺設,除了超廣角對比稍微低了一些,整體一致性還是不俗的,而這組畫質部分,就可以看到 Reno10 Pro+ 主要是以抹除的方式來減少雜訊,除了 8MP 超廣角之餘,即便是 6x 在放大看有明顯塗抹的樣貌,但縮圖檢視還是沒什麼明顯的鬆散感。
由於微距戰略鏡頭的更換,加上 8MP 超廣角真的也不要談什麼微距能力,基本上 Reno10 Pro+ 要拍攝食物等題材,基本上透過廣角或是 3x 望遠直接拍會來的更適合,然而廣角端在做食物多個拍攝時沒什麼問題,但近拍時的像差會相對明顯一些,此時會更適合透過 3x 做拍攝。同時搭配 OPPO 自家的色彩管理,對於食物來說基本上不需要用什麼濾鏡,就能很輕鬆拍出色調可口,又不會過於偏離現實的食物照片。
人像 / 自拍
人像部分則是我自己覺得 Reno10 Pro+ 表現可以再更好的地方,畢竟規格給的其實都算旗艦期了,但已預設的景深強度來拍攝,兩個焦段摳邊效果其實還算可以,但多少有些失誤之餘,可以看到景深的過渡感其實不太自然,會有蠻明顯的演算效果,這點算是相對可惜一些,或許也能透過把景深減弱來做改善。
像這組遇到百葉窗的背景,就能更明顯看出摳邊的失誤了,同時在廣角端的景深過渡,說真的實在不算自然.....

這邊也附上一些其他的人像範例給大家參考,絕大部分都是使用光斑人像拍攝的,這也可能是造成景深自然感沒那麼強的原因之一,後續做集評時會用一般景深模式再試試看.....意外的是第一張的表現倒是蠻好的。






這三張算是失誤比較明顯的組別,建議運用光斑人像濾鏡拍攝時,還是躲開相對複雜的背景吧




自拍這邊都是透過光斑人像拍攝,對於畫質跟美顏來說,相信已經不用多加敘述 OPPO 的優勢在哪裡了.....直接賞圖即可!意外的是自拍光斑人像的景深準度,似乎比主鏡頭來的更好,不虧是主打自拍的手機廠牌(?)
不過遇到背景太相近的陷阱區域,還是會出現瑕疵,像這組下面那張的右手中央,就明顯沒有被模糊到。
夜景
夜景第一組可以看到主要的光源在中央樓梯兩側,可以看到超廣角在邊緣已經有明顯的鬆散狀況,廣角與 3x 端放大看有比較明顯的塗抹處理,但整體看起來還可接受,至於 6x 則是縮圖就能看出塗抹與鬆散的狀況,雖說細節多少還是看得到,然而實用度就沒有日拍來的那麼高了。
下一組的最亮點則是中央的蜻蜓(?)造景,超廣角在這組縮圖反而蠻可用的,或是說這組全焦段的畫質與上一組相比皆是提升不少,可能是中央的燈光幫了不少忙,尤其 6x 的畫質提升真的蠻明顯的,只是細看部分照片可以發現,Reno10 Pro+ 對於抗眩光的能力就不是太高,建議不要直接跟強光硬碰硬。
最後一組則是常見的本公司後陽台夜景,超廣角在這組就禁不起放大檢視了,左方暗部從縮圖看的話也有鬆散狀況。廣角 / 3x 的細節維持還行,但放大看會有明顯的塗抹痕跡,建築細節也幾乎被抹掉了,最後 6x 則是縮圖就有明顯的畫質衰弱狀況,跟日拍還是有顯著差別的。
這邊也附上一些未成組的照片給大家參考:


















▌設定

Reno10 Pro+ 內建基於 Android 13 的 ColorOS 13.1 作業系統,基本上就設定大方向來看其實與前幾款 OPPO 手機差異並不會太大。
- Wi-Fi設定
- Sim卡設定
- 有通話錄音
- 杜比全景聲
- 空間音訊
- 輔助功能
- 安全性

核心規格部分,台灣引入的 Reno10 Pro+ 搭載高通 S8+ Gen 1 處理器,不知道是不是跟中國版一樣是降頻版,並搭配 12GB LPDDR5X Ram + 256GB UFS3.1 ROM 單個版本。實際以安兔兔 V10.0.4-OB4 跑出 1,206,600 分的成績,基本上也是目前的中上游水準了。畢竟也是去年的旗艦處理器,而且也改善了發熱問題。
3DMark 兩項壓力測試部分,Wild Life 得出 10,368-6,328 的成績區間,Wild Life Extreme 則是 2,804-1,883 的分數區間。穩定性都在 60% 上下,最高溫 39 度的表現也是頗為優異。
- 充電器
- 充電器

這邊以螢幕亮度 50%、120Hz 更新率搭配 Wi-Fi、關閉藍牙與定位進行 PCMark 3.0 測試,跑了幾次都是最後結算時閃退的樣貌,就以 15 秒關閉螢幕的設定來看程式運作時間,得出 10 時 39 分 52 秒的成績,算是中規中矩。

充電部分則是將電量消耗至 5% 後,以盒裝的充電器進行充電,雖說功率降到 80W,但僅花 25 分鐘就充飽還是相當不講理啊.....

▌小結

綜觀近期的中高階市場來說,像是兄弟廠 realme 11 Pro+ 則是,同時還以類似攝影旗艦的手法呈現,但與 Reno10 Pro+ 相比之下,相機定位還是有些差異的。當然,也有主攻燈效與外觀的 Nothing Phone(2),以及完全就是跟你比性價的大魔王 POCO F5 Pro,不難想像這些產品都是廠商把 S8+ Gen 1 做為主打性價比的做法了,那麼對於 Reno10 Pro+ 來說呢?
以台灣一直以來的開價策略來看,要說 Reno10 Pro+ 有性價比實在是有點.....,但在近期那麼多的 S8+ Gen 1 產品中,中高階的核心規格有了,同時在相機上也終於把以前 Reno 的那份豪氣加了回來,光就使用邏輯來看,說是青春版的 Find X6 Pro 也絕對不是吹牛。那麼「青澀」的地方又在哪裡?

效能與規格引入這邊就不多說了,基本上要應付目前中高階的使用完全沒有問題,重點還是在相機這塊。以日拍來說 Reno10 Pro+ 主打的焦段幾乎是完全沒問題,尤其是 6x 更是絕對夠實用,也補足同級競品中幾乎難以企及的領域。但除了 8MP 的超廣角真的是.....讓人惋惜之餘,Reno10 Pro+ 在人像無法有 Find X6 Pro 的可後製調整,以及夜拍時表現上會與日拍差上一些,尤其 6x 實用度會下滑,都是我覺得相對可惜的地方。
整體來說,這次 OPPO Reno10 全系列幾乎把前幾代閹割的東西全部加回來了(除了超廣角),也難怪官方直接跳過 Reno9 引入 Reno10,對於有預算考量的朋友來說,三款機型幾乎差異最大的,除了處理器與快充(即便是入門也還有 67W),也只有 3x / 6x 與 2x 望遠鏡頭,以及 Reno10 的廣角不一樣。
某種程度來看的話,如果對效能不太需要(S778G 跟天璣 8200 還是有段差距.....),也不用 3x 望遠,那麼 Reno10 Pro 幾乎就能滿足你了,可以說這次 Reno10 系列好料幾乎都加回來的狀態之下,也不會有前幾代那種 Pro 也沒差多少的缺憾感。

MD:上晏
▌小惡魔福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