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些是遺傳!
大大看一下家族是不是有人腿本來就比較粗
以我來說(雖說是男生
我的小腿跟大腿差不多粗
我以前根本不運動!但是蘿蔔就是超大!
現在每天散步半小時....變更硬!大腿倒是瘦了!
我177/68應該不是胖子吧
後來看到我姑姑我爸也一樣
這就是遺傳...大概是沒救了
我家其它兄弟姊妹沒一個像我一樣蘿蔔大的
那就是遺傳我媽那邊

有個女性朋友
他家遺傳就是標準梨形身材
腰超細22~23
但...下半身骨盆開始....悲劇
他也是買褲子很痛苦!
大腿套不上!但是買大的!腰就又太大
他家三姊妹都一樣
連他哥哥也是....。
我看過他爸爸...他家身材簡直和他爸一模一樣


所以如果是遺傳那就算了
不要勉強
活得開心最重要
量量看你的膝蓋骨跟骨盆骨
如果跟同身高的人比完比較多
我只能說這是遺傳解決不了的

至於股四頭肌很大的困擾是練過田徑的人都有的
只能做做瑜珈來解決它了
運動完記得要用圓滾桶滾肌肉
只能這樣了

天生骨架大的人真的比較麻煩
像小弟我都要買32的褲子
不然大腿都很緊繃Orz

ming0418 wrote:
這同時也打破啥輕重量高組數練線條、大重量練大塊肌的迷思...
這意思是舉很輕然後高組數肌肉可以練很大?

這是有什麼誤會嗎? 長跑選手應該也要練到掛為什麼沒變很大隻?
是參考這篇? http://forum.bodybuilding.com/showthread.php?t=126739203&page=1

ming0418 wrote:
這同時也打破啥輕重量高組數練線條、大重量練大塊肌的迷思...
...(恕刪)


我也是都這麼認為的耶


另一種說法是
輕重量高組數練肌耐力、大重量練爆發力


請明大解惑一下


基本上23腰,體脂肪不可能高到哪裡去,更甭說腿部脂肪堆積到褲子穿不下要更大號。

這個都看不懂,也敢在運動版回覆問題?


肌肉發達與否與天生有很大的關係,天生肌肉發達的,不用訓練都很大塊,隨便訓練一下更是噴張,

沒有那個基因的,練的要死要活營養品狂喝,才略有小成,比起重量訓練來說,肌肉跟睪固酮的體內濃度關係還大點咧。

當然高強度的健身比賽訓練已經是另外一個範疇,基因影響的比重就下降了。


樓主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向』不難,短跑你練得起來,代表你天生肌肉是發達的,剛好訓練又著重在腿部,

游泳吧,游自由式時間拉長強度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大約是一小時要能游2000~2300米這種速率,踢腿數下降,能平衡的狀況下踢腿能少盡量少,你有本事不踢可以游那就別踢(長泳你想踢多都很難)。

能坐絕對不站,有電梯絕對不走樓梯,非走樓梯不可就藉由扶手使用上半身的力量,住的高又沒電梯就搬家.....沒事少走路,打死絕對不跑步,總之會用到腿的,你就是個徹底的懶鬼就對了....

別以為長泳只能削脂肪,強度不高不低的長時間游泳,除了分解脂肪之外也會異化你的肌肉組織,剛好你的腿都沒什麼在用,也比較不會同化.....

相信這樣半年之後你應該可以隨意穿喜歡的褲子了.....

半年呀~你是練短跑的應該可以理解。












紅肌與白肌的訓練法以及目的在此不作贅述

肌肉束透過訓練都會變大,差別只在比例的多寡和特性(紅白肌)

而肌肉切割度(線條),最主要還是透過低體脂來呈現。

所以,不管用什麼方法訓練,體脂不夠低,切割度一樣不明顯,自然就沒有什麼訓練法能直接影響肌肉切割度之說了。
紅白肌的特性, 我看還是繼續傳統迷思下去好了...
關於樓主的疑問,既然曾經身為短跑選手
樓主自己應該很清楚,股四頭在長期訓練下
已經非常發達,並且已經完全能用意識控制
導致日常生活中任何需要用到腿部的地方
身體會自主使用最"強"的那一部分肌肉
因此個人以為,重建腿部其他肌群的能力
避免股四頭過度代償,才是正確的方式
但這麼做並不會使腿變"細",而是比例上讓股四頭不明顯

至於紅白肌的問題,其實嚴格說起來
身體使用紅肌或白肌與重量完全無關
因為肌纖維收縮是全有或全無理論
也就是神經並不懂那些是紅肌、那些是白肌
有必要時,神經電擊頻率提高,什麼肌都會一起電
一電下去,什麼肌都會收縮

紅白肌的問題在於使用的能量來源不同
因此有力量大小、耐久度的不同
也就是收縮的特性不同

回過頭來說,關於重量的迷思
其實有很大一部分的問題出在"效率"(目標肌分配到多少重量)
很多老手都會想盡辦法提升"效率",而非拼命提高重量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風險

健美真正使用的手段是"強度"(超負荷原則)
或許很多人會認為紅肌不具有效率(肌肥大)
但是紅肌關係到微血管、淋巴等等
所以不偏廢對一般人是最好的選擇
有氧還是要練,除非你是大隻佬(耗能已經過大)

BAM大分享的文章點破的重量的迷思
點出了負荷原則的重要性
BamBamBam wrote:
這意思是舉很輕然後高組數肌肉可以練很大?

這是有什麼誤會嗎? 長跑選手應該也要練到掛為什麼沒變很大隻?
是參考這篇? http://forum.bodybuilding.com/showthread.php?t=126739203&page=1


那天沒看到你這樓,直接私訊回你樓下鬼州大問的問題了
這邊解釋一下我說的那句話意思
我所謂"輕重量高組數練線條、大重量練大塊肌的迷思",前者是完全迷思,後者也不一定會沒有線條,線條這東西就是肌束的體積表現在皮膚下的程度,所以當肌肉沒一定的發達程度,在那邊說要舉很輕的重量說要練線條、練線條,倒不如去想辦法降體脂線條還比較跑的出來!我以前蠻常看到一些體脂肪較高的健身房會員,拿著較輕的啞鈴,雙手狂甩做二頭彎舉,重複了數十下,然後表示說:我只是要練線條....

輕重量高次數與大重量低次數的肌肥大效率,在實驗上對於目標肌肉在肌原肥大與肌漿肥大的提昇比例並沒有顯著差異,不過重量訓練所造成的長肌肉影響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訓練強度反應在激素分泌的適應性,這個能直接反應在全身性肌肉同化作用且持續時間更長,而不只是影響訓練當下數小時所鍛鍊的那塊肌肉的蛋白質同化效率

ps.有個研究指出,其實健美選手的平均白肌纖維占整體肌纖維比例只有44%..還低於鉛球選手跟健力選手..


ming0418 wrote:
那天沒看到你這樓,直...(恕刪)

不過MING大
這個肌肉發達程度究竟要以甚麼做基準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