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訓練對骨質密度、骨質疏鬆的影響為何?

怎樣的運動模式對骨質健康的貢獻較佳?

NASA當初是如何發現太空人出現骨質疏鬆的?

來聽聽吧!


為什麼有人當醫生又是電機博士
還練得壯的像牛一樣
真的讓人很生氣
我重訓接近5年,也有作三大項,前幾年健康檢查T SCORE都在-1到0之間,一直覺得很奇怪,運動也夠,蛋白質也夠(有習慣訓練後喝乳清蛋白),但骨質密度怎麼都沒改善?
後來飲食有特別多攝取鈣質(豆腐),去年骨密度開始回到正的,0.33,今年換醫院也改測量方式,以前是超音波量腳踝,今年用好像X光(不確定)?量腰椎及髖關節,結果平均Z SCOR分數1.9,很滿意,其中腰椎1-4節T SCRE分數4.6,Z SCORE分數4.8,感覺蠻威的
antispy wrote:
我重訓接近5年,也有...(恕刪)

運動太過量或飲食內容可能也會有問題
(暫且不論其他藥物、疾病因素)
年輕時保留骨本,年紀逐步變大可以比較保本。
保持訓練保健康
antispy wrote:
我重訓接近5年,也有...(恕刪)


偶爾曬個太陽如何
降低失智與憂鬱的風險,也能更好的攝取維他命和增加鈣質的吸收率
poo88877 wrote:
偶爾曬個太陽如何降低(恕刪)

我偶而跑操場收操走個幾圈會打赤膊曬太陽(1.2個月一次,有點少),感謝提醒,這可能有幫助。
antispy wrote:
我重訓接近5年,也有(恕刪)

我40歲 測出密度偏低後 上網看資料
都說骨密只能維持不再流失
不可能變好 看到你的經驗
一下子無法理解
請問你大概幾歲?

我也慢跑 重訓(斷斷續續 但承重訓練有到230kg過) 太陽也曬很多
但很少喝牛奶
好幾年早上空腹喝黑咖啡
我猜應該是咖啡的因素很大
dan0918 wrote:
我40歲 測出密度偏...(恕刪)


以前我們都這麼被教的(骨質無法改善)
但查閱文獻,包含太空漫步的研究
比較接近真實狀況應該是:

可以改善,但年紀越大幅度越緩
(記得我影片中說的:人體是動態平衡的)
沒有改變外在刺激,只會變差
年輕時能保留骨本,未來本錢越足
這篇讓我想到一個youtuber黃士倫,

他曾測量骨質密度,結果高到爆表(真的超過測量工具顯示數據的上限),感覺好威。
麥司 wrote:
這篇讓我想到一個youtuber...(恕刪)


應該的,
你看他練腿的重量跟動作,
骨質不好可練不起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