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寫給還不知道的人。Dyson 系列廣告吸力永不減弱,嚴格來說是廣告不實。Dyson 集塵盒設計是無法整個拆開水洗,只能用空氣槍噴。我認為除非整台拆除清理加上換濾網,吸力應該是無法回復到全新。這反而和它嘲弄的集塵袋設計有著諷剌反差。個人的經驗是一年左右就開始有感了,且我只是吸吸房間灰塵罷了。
恆隆行,不愉快的維修經驗
快兩年的V6 Fluffy,用手掌去貼主機吸口明顯感到吸力減弱又出現高頻音,拖到最後還是決定讓恆隆行來收走。連續來回兩次送修,集塵盒底部和電池底部出現許多刮痕。我真是後悔把吸塵器給丟入火坑,接受我沒料想到的「長時間測試」。
隨後明白,恆隆行應該沒有真空壓力測試儀,即使已告知是主機吸力減弱,仍接上吸頭去吸白粉等穢物,憑人力來判斷。至於清理,本來以為他們會有 Dyson 教的密技,結果也只是和我們一樣拿空氣槍噴吧。
客服處理
收到貨後,我致電客服反應刮痕的問題。不太靈光的客服約二個小時候回電回覆大約可歸納幾點:(附上我的註解)
客服:工程師看過照片,判定是你兩年使用下來的正常痕跡,不屬保固範圍。
- 一句道歉也沒有。
- 我和她反應是工程師弄的刮痕,她請工程師判定什麼?就像請被告自己判讀證據一樣可笑。
- 若是工程師的傑作,怎麼用的是我的保固權利?
- 工程師看痕跡還通靈知我這兩年如何小心使用的嗎?
客服:工程師僅做基本清潔,不可能有刮痕。
- 這客服明顯沒做功課就想搪塞過去。工程師來電、工單皆說是「長時間測試」,從收到貨到寄回至少5天時間。
客服:維修都配有軟墊。
- 問題在我接受的是「長時間測試」。維修部有粗糙的水泥地等表面嗎,恆隆行敢公布照片嗎?
(最後我只好再請她回去了解維修環境和過程)
客服:請你先同意不再追究刮傷的保固部分,我才去了解。
- 又再講保固?
- 客服講條件?
- 不是很懂她在想什麼。是有這麼想結案嗎?
客服:如果你堅持是我們刮傷的,請提出證據。
- 嗯,最後放大絕了。我還真的沒有,之前沒想到恆隆行是這樣搞的。
- 掛電話之後,用了檔案回復找找有沒有照片。只找到送修前一晚的側面照,至少證明了工程師沒她說的這麼乾淨。
維修前



維修後
明顯人工擦拭結果。另一道明顯刮痕不知道如何弄的。這些都不是維修清理所必要。送修幾天集塵筒快速霧面化,雖說這是材質的特性,但這毒手也讓我慢慢來下吧。若這是恆隆行規定的測試方式,不忍苛責工程師。這樣測吸力很原始不科學,尤對一個賣吸塵器的廠家。

底部就誇張了,都不是正常測試留下的痕跡



維修單


後言
清掃家電髒污、刮傷難免。我不會做,尤其是,清掃家電奴。但是愛物惜物的心態還是有的。二年來總是輕放、歸回原位,沒想到回原廠維修保養竟發生這種事,說不憤怒是騙人的。Dyson 品質好,我眼中的良心事業。可惜了……。
未來若有不錯的價格或可考慮非恆隆行貨,例如 Amazon。
吸力雖不是唯一,但減了吸力仍是不行,尤其是手持充電式。LG,Toshiba 和一些 others 都陸續出了可水洗產品,不知 Dyson 是否做出對應的改進。
吸頭是吸塵器好用的關鍵。LG 最近的產品直接對應(抄?)並改進 Dyson 的吸頭,不論是床墊吸頭或可伸縮管都令人印像深刻。期望有更多廠商能夠仿效,加入多吸頭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