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吸塵器、無葉風扇還有美髮器等多種科技家電聞名世界的英國品牌 Dyson ,最近於6月底正式在台灣發表了 Dyson Omni-glide 與 Dyson Micro 1.5kg 兩款全新的無線吸塵器產品,兩款機型都以更輕巧且靈活便利作為產品的設計理念,剛好國內民眾近來因為防疫,居家時間更長,相信能幫助民眾因為疫情長時間防疫在家的清潔需求。今天小編首先要開箱的是 Dyson Micro 1.5kg ,正如其名,該款吸塵器官方宣稱就算在配件最多的吸地模式下,全機也僅有1.5 公斤重,是目前 Dyson 所有無線吸塵器中最輕的一款,即便是力氣較小的使用者,無論手持還是吸地,都能實現真正的單手操控,幫助使用者更輕鬆完成居家清潔的工作。
|

通常小編在撰寫評測時,除非產品的外箱頗具特色,不然不會特別介紹。由於當初Dyson Micro 1.5kg 發表時,名稱就引起小編的好奇,它究竟是真的如此直白叫 Micro 1.5kg ,還是 Micro 才是這款主機的真正的機型名,只是品牌想特別強調它 1.5kg 的輕巧重量,不過拿到外箱,Dyson 這次就是如此直接,外箱就告訴你它就叫做 Dyson Micro 1.5kg ,順帶一提,Micro 本身有「微」的意思,整體而言,若是了解 Micro 的原意的確讓人能夠馬上知道,它是款以輕量設計為訴求的機型。
- 主機正面
- 傾倒垃圾示意圖
- 全新接口
- 集塵筒
- 機身後置可水洗式濾網
除此之外,Dyson 這次也針對配件的接口進行了全新的改良,另外,為了避免吸塵的髒污隨著對流重新回到居家空間,Micro 1.5kg 在這方面也沒有遺漏,使用了緊密的全機過濾系統,能有效捕捉並密封住99.99%小至PM0.3的微粒,並藉由主機尾端的可水洗式濾網作為過濾的最後一道防線,進而排出潔淨的空氣。
- 雙按鍵式開關設計
- 一般狀態
- MAX模式開啟
- 集塵筒開啟
- 集塵筒殼卡榫
- 不鏽鋼濾網
- 主機標籤
- 握把
- 持握示意
- 吸塵長桿
- 長桿表面
- 機身連接口
- 配件連接口
- 主吸頭正面
- 主吸頭背面
- 吸頭刷毛近照
- 滾輪與邊角改良
地板吸頭內部的轉角處為了讓氣流能夠更順暢流通,特別採用弧形的設計,邊角與滾輪也一併改變了設計,除了在硬質地板的滑順度有更進一步的提升,這樣的設計也相對比較不容易卡進毛髮。

當然,在 digital slim 還有 V8 slim 的地板吸頭就出現的徒手拆卸清潔設計,也在這裡被完整的保留下來。
- 單機重量
- 吸地組合重量
|
- 配件安裝夾
- 安裝示意1
- 安裝示意2
- 表面吸頭
- 背面近照

而因為表面既小巧又十分的輕,搭配表面吸頭可說是 Micro 1.5kg 最極致輕量的型態全部的重量只有970克,就算放在同樣是著重於輕量的吸塵產品中比較, Micro 1.5kg 在輕量化的表現依然是個相當突出的存在。
- 二合一縫隙吸頭1
- 二合一縫隙吸頭2
- 刷毛可動
- 刷毛可拆卸
- 迷你電動吸頭正面
- 迷你電動吸頭背面
- LED縫隙吸頭
- 啟動前
- 啟動後
- 充電架
- 配件安裝處
- 隨附螺絲釘
- 充電器
- 充電頭
|

介紹完外觀與配件,吸塵器最重要還是它的吸塵效果,小編實測會著重在實際吸塵效果、音量表現還有使用感受三大層面進行說明。
- 吸地前
- 吸地後
要說唯一的遺憾,可能就是隨著機身體積一同縮小的集塵筒容量,0.21升對於容易積存灰塵的台灣而言,的確會稍嫌不足,但這就是設計講求輕量化不可避免的折衷吧!
- 音量測試1
- 音量測試2
- 單手使用
- 切換強度
|

綜合小編這段時間的使用, Micro 1.5kg 它無可避免會有輕巧機型可能出現的缺點,像是機身體積較小,集塵容量有所縮減,或是考慮整體的使用平衡,電池不能太重,續航力也因此較短,不過以一台以輕巧為主要設計訴求的吸塵器, Micro 1.5kg 表現其實出乎意料地好。除了具備 Dyson 一貫的高水準清潔效果,優異的持握手感絕對是該款主機的最大賣點,加上便利式的按鍵式開關,在操控方面確實有相當程度的提升。
若要說小編比較惋惜的部分,應該是 Micro 1.5kg 沒有搭載可替換式的電池這點吧,不然就它在其他方面的表現來看, Micro 1.5kg 絕對是輕量型吸塵器中的佼佼者之一,而這種專精於輕量化的主機類型,也讓 Dyson 吸塵器的產品線能更趨於多元,對於個人租屋居住的消費者應該會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