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414414 wrote:
然後發酵效果好像不是很好..就算多加了酵母.是有膨脹的很大
但是空氣跑掉後就整個塌下去
最正確的比例應該為何?
如果我想做450g的全麥麵包(先專心做好一樣)


首先最好有非常精確的電子秤 1g 準度

450g 大概就是一磅的比例

全麥麵粉 150g
高筋粉 200g
水或鮮奶 160
一個蛋 45-50
奶油(或一般油) 30g
鹽 3g
快速酵母 4g
糖 25-30g

糖 甜一點當然是比較好吃。
快速酵母 Instant Yeas外面賣的大概就是高糖酵母,
ps:注意看英文才能之道是否為快速還是普通。普通要加倍放.
怕發太慢或不夠發可以先將放水與酵母在放其他東西。

(酵母其實廠牌有分好壞)
有奶油其實不用鮮奶可以。
鮮奶用保久乳就可以反正都是過高溫,只要無添加物就可?
(香一點用動物奶油)
外面商業用都是白酥油,大多是氫化植物油。動物性很少。
---

我的程序
用電子秤 將盒子放上去扣除盒子重量之後就是淨重
1.開始放開水或鮮奶 與液態油 (如果是固態油,要等運作後2-3分鐘再放)
2.蛋
3.鹽
4.糖
5.酵母
6.粉

我沒有用過你的機型,通常會有一個標準程序。

20分鐘攪拌
1小時發酵
3分鐘攪拌排氣
20分鐘 發酵
2分鐘攪拌 排氣
40分鐘發酵
1小時烘烤

我自己改成自己半自動。
讓機器用發麵程序
20分攪拌
發酵1小時
手工排氣(自己壓棍拿出來滾一滾)
二次發酵 15-20分 看氣溫
二次拍氣,滾壓之後捲成球狀或捲成類似毛巾圈。
放入盒子中,
等待40分鐘約漲大到原來3倍就可以(單獨啟動加熱程序)
開始烤45-55分
麵包機溫度比烤箱高一點.


我第一次用麵包機做紅豆吐司 全部丟下去打
結果變成



現在懂一點點 做麵包的方法

打麵團 發酵 (28度以下)

拿出來

分割二次發


發酵12-15分 (28度以下)

排氣桿型

用烤箱或微波爐當發酵室 (32度以下) 其實溫度低一點也可以

要發到這種程度開始烤就會很彭鬆好吃.

烤完




----

所以自己控制程序比較好吃。
台灣人喜歡麵包有油才會好吃,因為乳化作用是關鍵。
我自己放動物奶油與葡萄仔或橄欖油
28度以下 好處比較不會由雜菌。
更低溫10度以下發酵可以抑制其他乳酸菌或醋酸菌。

有些店家懶惰用泡打粉代替酵母發酵時間。當然風味也會改變.


---

我自己做的吐司評價這個配方比 統一瑞穗鮮奶吐司還好吃。
在等待您的回覆過程中昨晚我再度挑戰..
這次我的水又更少了..總算成功了

不過發酵過了頭..(這次沒有塌掉)
麵團都頂到了上蓋了

另外我想過程中不要去開開關關多少應該也會影響吧


我家有電子秤..
下回按您提供的比例來做

好像用麵包機來做都只能做出那種外酥內軟的麵包
下次想做土司..然後做成三明治

0926414414 wrote:
另外我想過程中不要去開開關關多少應該也會影響吧


開開關關是主要是怕溫度、濕度、落菌的問題,其實還好。

0926414414 wrote:
好像用麵包機來做都只能做出那種外酥內軟的麵包
下次想做土司..然後做成三明治


外酥內軟 就是溫度過高烤太久。
外面皮水分多或變成酥脆。
麵包機有一定的侷限,有溫控的烤箱就可以玩了。
其實我把做麵包當成休閒娛樂,可吃又有成就感,難度入門到艱深都有。
研究越久才知道學問很大!


現在水份跟麵粉的用量按照您提供的來比例來製作
現在都可以成功做出麵包了..

開始想做點變化..不過沒有烤箱也沒有辦法跟您一樣這樣來玩

想請問如果想做包有餡料的麵包..
我的想法是就是揉好麵團第一次發酵後
我就取出麵團將餡料包裝麵包內
然後再丟進去繼續發酵然後烘烤

目前想到比較容易製作取得餡料就是紅豆泥 綠豆泥.



0926414414 wrote:
想請問如果想做包有餡料的麵包..
我的想法是就是揉好麵團第一次發酵後
我就取出麵團將餡料包裝麵包內
然後再丟進去繼續發酵然後烘烤

目前想到比較容易製作取得餡料就是紅豆泥 綠豆泥.


方法就是這樣,

綠豆配麵包很怪,紅豆可以用不過先泡水後再煮,記得要瀝水。去除多水分。
可買核桃來放也可,如果是生的,要先烤過或炒過,和糖一起炒一下.

鹹的作法,用起司與煎半熟的培根切片放入包起來。

0926414414 wrote:
麵包機 豆漿機 酸奶...(恕刪)


整個被你說中了耶,買了豆漿機來自己做豆漿,麵包機是回台灣的同事留下來的,就差沒有酸奶機。
但最近我還買了飛利浦的氣炸鍋,週末一整個就是賢慧在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