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線:要有中島;能多人一起在廚房互動 (有時也能讓客人來時一起參與,不要只有做菜的在奮戰,其他的人納涼)。
風格:老婆大人要走鄉村風,所以造型門片、花磚、裝飾,都不可少。
龍頭、水槽:這就是我的堅持了,雖然有些漂亮的鄉村風龍頭、水槽,可是一想到要用個二十年,不用好點的怎麼撐那麼久,不然常找人來處理也很麻煩。再加上萬一材質不太可靠,有些甚麼重金屬等等,成功說服。
電器:電器也是要用很久的,而且有不一樣的設備可以慢慢學著用,可以一直保持廚房的新鮮感。能崁入當然最好,不然以後會佔檯面。最好備菜完,靠各式設備,同時烹調,依序上菜;因電器太多,怕跳電,也把台電接戶線線徑加粗。爬文爬來爬去,好像還是德國的比較有口碑。美國的Wolf及Sub-Zero也有去看看,不過也太貴/太粗曠了。能代購就代購,不然就拿公司貨。
其他各式掛架、收納、廚房用具、刀、鍋、碗盤、小電器等,持續使用並精進中。
1. LIEBHERR利勃冰箱
這款冰箱的配色還蠻搭裝潢的,所以一開始就是首選。冷凍櫃也超能裝,雖然有叫修幾次,嘉儀的服務還蠻到位的。

2. Miele烤箱、蒸爐;JTL的電器收納櫃
這款76公升的大烤箱,還蠻常用來做糕點,烤海鮮也不錯,也能塞進一大隻雞。
這蒸爐空間夠大,用來蒸螃蟹、龍蝦、魚還蠻好用的。
怕小孩誤觸及美觀,裝了2個喜特麗的收納櫃來收日本炊飯鍋及大同電鍋。

3. Miele的38cm雙口電陶爐、單口瓦斯爐、單口感應爐
想用用不同的爐具,不過檯面有限,就裝了各式單口爐。不過沒考慮29cm的,是因為去掉兩邊的邊框,煎鍋、湯鍋底部只要比27cm大,就難用了。
能源轉換效率:感應爐>電陶爐>瓦斯爐;夏天在冷氣房中用感應爐最合適了,不像瓦斯爐,鍋熱了,周圍也熱了。
電陶爐用來煮湯、燉煮;瓦斯爐就炒一炒(圓底的中式炒鍋);感應爐用來煎魚、煎牛排(升溫超快的,預熱2、3分鐘就能下鍋了)。

4. Miele抽油煙機、Mauviel吊架
為了配3個38cm的單口爐,裝了120cm的抽油煙機,目前用來超滿意,吸力強、聲音小、好清洗。
找鍋具吊架找了好久,才挑到合適的,用來真不錯。目前上線的煎/炒鍋,Le Creuset TNS平煎鍋/不鏽鋼煎鍋、Swiss Diamond不沾鍋、雙人牌中式炒鍋、Lodge碳鋼煎鍋。

5. Miele 洗碗機
安靜、洗淨力很好(我們都會先沖一下再放入)、烘乾的效果還行(碗盤要擺放好,不然會積水) 洗完後,門會彈開一小縫,不會讓碗盤悶在裡面。

6. Miele 溫盤機、Panasonic水波爐
溫盤機比較少用,偶爾用來暖盤/保溫先煮好的菜。以後來試試低溫烹調看看。
水波爐大多拿來熱菜、熱牛奶等等,已很少用來烹調。

7. Wusthof刀架、Rosle壁掛架
兩排刀架,把常用的刀掛出來,好拿、通風。目前都是德、法刀居多,最近慢慢轉向日本刀。這支藤次郎魚鱗器超好用。
Rosle的壁掛架也蠻好用的,掛些小湯鍋、醬汁銅鍋(銅鍋需保養,不然不好看,只拿一個小的先用用)

8. 訂製層架、WMF壁掛架
這層架是請廚具公司做的,有加強承重,放些有顏色的鑄鐵鍋,來搭鄉村風;甚麼壓力鍋、悶煮鍋、不銹鋼鍋等等,就只有藏在櫃子裡。最上方很不常用,就放些酒櫃放不下的大瓶裝酒。
3個壁掛架,來掛些小東西。
愛用德貨,留個220V的插座;其實我到處預留了好多可容許250V電壓、20A電流的插座,增加日後選擇電器的彈性。


9. Blanco的花崗岩水槽、Blanco Culina-S不鏽鋼伸縮龍頭、石英石檯面、外推檯面
用的是86公分的花崗岩水槽,水槽真是要大才好用,好清、聲音不大。不鏽鋼伸縮龍頭好用、氣壓噴射清殘渣超方便。石英石檯面也很好整理。
窗戶外推,使用檯面增加不少,會夕曬,用貼磚的,看能不能撐久一點。這個多的檯面讓我們的工作檯面時時都可保持整齊,真是好用。用堆疊層架來多放幾個小鍋子,以及不怕曬的食材;平常隨手洗的杯、盤、碗等等就放上瀝乾;切菜板、鍋蓋、烤盤/蒸盤也可放在上面。

11. 收納
抽屜要承重,鉸鍊滑軌一定不能省,我用Blum的。盤子若疊在一起,很容易磨損,豎起來;日常用超推康寧的碗盤,很適合洗碗機;也可用些漂亮的餐盤,來改變用餐氛圍。抽屜的收納也需要持續精進。



12. 中島區
餐桌旁有個中島,備菜、整理變得更方便了;人多餐桌不夠用,還能擺在中島上;平時可做做糕點等,還可以邊看電視。
中島旁的檯面用Blanco 50cm的水槽、Hansgrohe Talis S2 Variarc不銹鋼伸縮龍頭。
上方是請木工做的架子,吊酒杯,裝飾一下,搭裝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