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寫這篇心得的用意,便是希望可以幫到將要買洗碗機的版友們,除去品牌迷思,該注意哪些重點。
當然,每個人需求的順序不同,有不同意的地方,歡迎一起討論。已經擁有洗碗機的朋友也同樣歡迎提供意見。
先撇開品牌,我第一件會注意的就是,這個洗碗機可以放多少餐具,擺放有多少彈性。
以我目前使用的Miele 來說,他中間那層可以調整高度(黃色卡榫)。對於像亞洲人用炒鍋,大湯鍋比較友善。

此外,假如洗碗機是提供一個籃子放刀叉筷子的話,就表示下層得犧牲裝大型餐具的空間。所以我選擇了多加一層專門放刀叉的樣式(Miele是可以選擇的)

而洗碗機本身的規格說明也應該會提到可放多少個place setting。根據google大神解釋,所謂place setting 便是一整套餐具(Officially, a place setting consists of a dinner plate, dessert plate, single glass, soup bowl, tea cup with saucer, and an assortment of cutlery)。一般是13到14個,當然也有15個setting。

第二個我會注意的地方便是能源消耗(水和電)。基本上現在的洗碗機在節能上都做得不錯。而且台灣水電費也沒向國外那麼貴。越省水省電的,你就越有資格拿著水電單打臉那些說洗碗機浪費水電的人了。這個規格表應該也會註明

第三個我會看的便是功能。洗碗機功能基本上都大同小異。延遲啟動,烘乾,省水等都是很基本很基本的功能。當然有些牌子有特別的功能符合你特別需求的,那另當別論。可是假如你的需求是最簡單不過的洗碗烘碗,那就不用被一些特別標榜的功能疑惑。畢竟最終你只需要一個乾淨的碗筷。結論,知道自己要什麼,多比較!
接下來就是看保固和支援了。這應該不需要多做說明了吧。有點要注意的便是,有些冷門的高階品牌如Asko,可能功能真的很強大,也很順眼。但一個東西壞掉要修就可能要等到天荒地老,或是價格昂貴。相對的,如Bosch比較平民的品牌(沒貶低的意思,我是指市占率),會修的師傅也比較多,備料也比較好找。畢竟洗碗機或許可以用個十幾年,你會希望保固外保養維修的費用越低越好。
最後兩點,不是每個人都覺得很重要,但我會特別注意一下。
噪音: 澳洲洗碗機一定是安裝在廚房內,我還沒有看過沒裝在廚房裡的。我看到有版友是裝在陽台,也是開眼界了。不過廚房也好,陽台也罷,假如個人對音量比較敏感(尤其假如房子較小廚房又緊接著睡房的話),又或是想當個好鄰居,產品規格可以注意一下

最後最後,當大家都在看牌子的時候,其實也要注意產地。就如Bosch,有些款是德國製造,相對比較貴,網站或銷售人員也會特別標榜德製。

所以假如你看到一個名牌洗碗機卻又蠻便宜的,可以問下是哪裡做的。
以下為更新:
感謝幾位版友分享,續加一點:
總共有幾支噴水臂。目前我使用的這台有三支,上中下層皆有。幾位版友的經驗認為會洗得較為乾淨。
附上目前仍服役中的洗碗機,證明不是廣告文


歡迎其他擁有洗碗機的朋友,提供心目中的購買需注意的地方或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