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翡 wrote:廚房打算裝某牌的淨水...(恕刪) 如果你家淨水器是ro,那出來也就是軟水了非ro的,才需要裝樹酯濾芯但是10吋樹酯也不太耐用,高雄的水質,2人飲用水大概也就撐1-2個月而已。如果不是租房,裝ro是比較方便。
k99312 wrote:不要顛覆基礎物理化學 自然科的老師看到應該會很感慨!ps. 水裡面到底是硬、還是軟?其實很好檢測,去買一支TDS筆,化工材料行、或者一些大一點的水質淨化器的店都有,100多塊就很準。測一下,TDS是水中溶解總固體值,正常經過RO運作後的水, TDS會在5以下,我家的正常都在1-2之間。高雄的自來水大概是220-240,經過像是 Brita的軟水過濾交換,大概可以降到50以下,至於離子交換樹脂的效率,不一定,因為牽涉到交換流程,夠長的話效果還不錯,但如果流速太快、流程太短,瞬間要完成離子交換?那是不可能的,而且交換效率還要看濾材的效能,離子交換就是用電子去交換水中的鈣鎂等離子,讓它們附著在濾材上,那多久換一次濾材?嚴重影響效果。可以說濾心的生命史裡面,過濾效果是有很大曲線差異的。但RO在RO膜破損之前,效果是差不多的,靠的是純粹物理性的加壓過篩,因為RO膜很小,所以大顆粒的水中游離物質、幾乎都過不去,自然達到軟水的效果。特別是我們一般稱的軟水、硬水的主要成分,是鈣、鎂離子,尺寸遠比RO膜大得多。是過不去RO膜的。所以一般家用,用RO的效果會遠高於用離子樹脂交換,不但便宜、而且方便,效果又更好。實驗室等的超純水,則會在RO後面,再加上一次叫做EDI的多重電子、以及離子樹脂交換法,來達到純淨水。不過應該沒有這樣的家用設備。--RO機的缺點,其實就兩個,一個是耗水、一個是耗電。水呢! 就是一份RO水,3倍廢水。如果一家4口,每人一天喝水4公升,耗水48公升,等於沖馬桶8次。電費呢,一天大概100w左右,一個月3000w,大概就是15塊錢。不過其他耗材很省,RO膜可以用2-3年,甚至更久。TDS檢測就知道,維持在5以下就非常乾淨。其他濾心,都很便宜,一年份平均下來大概3、500元就差不多了。我沒買過離子交換樹脂,不過有在用熱水器的複磷酸鹽軟水,那個系統很貴,一次性的一瓶500多元,撐不了一年。最近要搞可重複裝填的系統。
認真回一下樓主的問題,因為你沒說是哪一種淨水器,所以不知道需不需要加裝。如果不是RO,那加裝是有幫助的,所有的過濾系統都一樣,最主要的運作機制是以濾材篩選水中物質,讓比孔隙大的物質留在濾材表面、比恐細小的通過。但留下來後呢?RO是用簡單過濾後的水把這些殘留在RO膜上的物質沖走,其他濾材則是等你更換的時候才一次性帶走。所以如何有效率的利用便宜的濾材,把更大量的雜質帶走,是效能好壞的評判基準。因為過濾捕抓越小顆粒雜質的濾材,通常越貴,所以能便宜捕捉大量雜質的濾材,通常放在比較前面。後面才是專注於捕抓微小雜質的濾材。--反之,如果是 RO,我建議就不用裝離子交換了。如果只是想增添口感,那就不是過濾,而是添加,啥活性碳、銀離子等等,就都很厲害。
fan5648 wrote:加裝軟水樹脂真正用意是延長RO膜壽命,避免RO膜阻塞壓力升高破裂損壞,但也會有稍微改善口感 這個說法,軟水樹脂加在RO前面,延長RO膜的壽命,這點邏輯上說得過去。但,從系統來說,沒太大道理。RO膜是靠著孔徑大小去篩選,而RO膜的孔徑,遠小於離子樹脂可以吸附交換的礦物質顆粒,所以從系統來說,RO後面,是不會有這些離子樹脂可吸附的礦物質,除非破掉了。所以,後一句,改善口感,這點是不成立的。RO膜之前,不管有沒有離子樹脂交換吸附礦物質,RO膜後面,是不會有"任何"礦物質的(除非RO膜破損),所以要靠軟水樹脂吸走礦物質,讓水質更好?不存在這個順序。其次,我們講"口感",通常是說軟水的口感不好,要加一點礦物質才會甘甜,所以有人在第五道、第六道,增加麥飯石,是要增加礦物質,而不是移走礦物質:特別是鈣、鎂等。有些茶葉,用軟水(RO水)泡不好喝,要用含礦物質的山泉水泡才好喝。甚至洗愛玉子,必須用非RO水、非蒸餾水,因為沒有礦物質的RO軟水是沒辦法讓膠質凝結的。所以最後一句,改善口感,在RO上,前端加離子樹脂,沒道理。再來,樹脂加在RO前面延長壽命,聽起來有道哩,但沒意義。一管樹脂的錢,100-150,壽命3個月一定要換。一管50G陶氏的RO膜,短則2年,長則3-4年,甚至更長,一管500元。用了軟水樹脂,一年的時間,可以延長RO多少壽命?以淨水器公司的一般官方指引,是2年換一管RO膜,就算你用了軟水樹脂延長半年,10年下來,你省了一管RO膜的錢500元,但你額外支出成本是將近4000元,有必要嗎?每兩年換一隻RO膜,已經很頻繁、並且很容易維持高品質了。所以邏輯上在RO前面加離子軟水樹脂有效,但我覺得沒啥意義。CP值、效率很低。RO只要運作正常,RO膜前面裝、或者不裝軟水離子樹脂,除了裝樹脂耗材多花錢之外,差別不大。至於RO是否運作正常,一隻TDS筆,100出頭元,隔個半年、三個月測一下,1分鐘都不用就知道答案。這是我的看法。
硬水主要會形成就是鈣、鎂離子,形成碳酸鈣、碳酸鎂。若不先行去除,用久了會結垢再RO膜上,衛浴設備及水龍頭為何會有水垢原因,目前有人在全樓層軟水用意也在這。所以要先去除鈣、鎂離子才能保護RO膜壽命,。軟水樹脂目前都使用拋棄型包裝的樹脂管,裏面的樹脂是可使用重複再生使用的,一般人在家也能再生,再生一次10元,2個月再生一次。一年可省多少錢我不算,這牽扯到商業利益。RO膜不是100%過濾,一般都在95%之間,甚至更低,所以還是會有離子通過,因為前面已經軟水了,碳酸鈣、碳酸鎂都被吸附去除,經過RO膜沒有酸性口感,才會覺得水是甜的,而不是有點酸酸的。
一般通用10吋樹酯濾芯,效果很短暫,在高雄這種地區,頂多1個多月就失效了。一般是不會配在ro機上面,沒有多大意義。一支ro膜,前置pp+兩道活性碳,正常使用兩年沒問題。搭配樹酯濾芯,兩年起碼要12支,能延長ro多少壽命?經濟上不劃算。上面有大大說的全戶型,那是有意義也有效果的,因為搭配還原系統。但那是針對一般用水,跟飲用水是兩碼子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