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2002年 個人已然替自己的小孩裝了第一台變頻冷暖 日立 RAS-25VD
當時我竟是我配合的家電商安裝過的第一台變頻 真是罕見 所以一開始仍以日立的變頻為主 目標是36VU
但家電商說 他剛接觸一家富士通公司 是台灣第一台R410a 的機器 效率很高 價位竟然比日立還高
想了很久 最後敵不過好奇心 選擇富士通
當時還在彰化的學校代課 安裝過程都不清楚 回到家已經是晚上10點
卻在自家門口站了近10分鐘 看著新機器在運轉 卻聽不到甚麼明顯聲音 打開門卻是清涼的空氣
此次種下了跟富士通的不解之緣
當2006年 我離開學校 專心於自己的補習班 才發現 夏日的冷氣耗電實在十分驚人
因為當時 是兩組15000千卡的水冷 + 18000千卡的氣冷 在暑假整天開的過程
2個月最多需要近兩萬的電費 再加每年的水塔清潔及故障維護 維護費平均在5萬/年
而且個人一直注意著溫室效應的影響 卻是自己做加重的它的事 身為教師 實在說不過去
於是興起更新冷氣的念頭 因為當時家中變頻就上述兩台 大金太貴 國際牌當時數據不夠漂亮
毫不猶豫就選擇富士通
附註: 日立在2006年中推出 R410a 的日製進口ST系列 個人也搶到一台22ST 目前也還在運作中
而且身為理化教師 不親身做實驗就太可惜了 所以在一開始就思考冷氣耗電的紀錄及比較
也開啟了迄今14年的電表紀錄習慣 因為只有數據加上長時間對比 才能真正看出效果
但是經過14年 機器也老化 中間還經過自行購地建築目前補習班建物的搬遷移機
去年開始思考更新機器的時機 NOCRIA Z的出現 更是加強想法
所以 預計逐步更新 等預算籌到再慢慢執行
數天前 剛完成第一台的更新 以50KZTA 取代原本一台14LSAZ
未來會再找空檔時間(目前仍在國中代課 時間有點擠) 做一些測試 好跟原本來比較
上編 先來回顧2005年的富士通 跟它讓我仍然覺得十分欣賞的重點
1.當年的目錄 : 達人的工藝 --日本人對技藝的極度重視 所以只有拆洗時
才會發現富士通的用料實在是誠意十足 許多材質 就先強化抗菌防黴的能力
減少未來使用過程不愉快的機率

2.機型只有一款 功率也只有4.0KW 驚人的是變頻範圍廣達0.9~4.0~5.3KW
更驚人的是暖氣在國內當時 根本是怪獸級的能力(只剩當時日製水貨有神獸級的能力可超越) 即使放到現在 仍然是不差的表現 EER3.67 是當時國內4.0KW能力等級最高的

3.當年還有所謂的AC變頻 所以富士通強調全機全為DC 自動清洗在當年為獨家功能
個人也是激賞不已 因為方便觀察外 也延長濾網清潔周期 方便有效 NOCRIA X
因成本問題而取消時 個人覺得十分可惜 最後在NOCRIA Z 回歸 令人欣喜啊

4.UV殺菌進一步強化防霉防菌能力 此機款還有負離子產生器
當年空氣品質在日本開始受到注重 故加入此功能 個人是覺得還好
可能早期的機種 其效力仍是有限 而風向的觀念 著實替個人上了一課
原來冷風直吹 對人體的體溫調節反而是一種傷害 近年來時有所聞的冷氣病 就是如此而來
也是中醫所謂的陰暑 也讓個人開始在課堂上教導學生 不要冷氣直吹
空調的最高境界 就是忘記在使用空調 因為不冷不熱 所以覺得舒適
冷氣吹到感覺冷了 就是過頭了

5.機內乾燥 是個人非常喜歡的功能 它可以開啟一段時間的暖氣 使蒸發器潮濕度下降
進而減少黴菌細菌滋生 因為光是送風 減潮的比率是不夠的 所以出現臭酸味的機率會增加
而新的NOCRIA Z 使用高達55度的溫度 更近一步強化此功能的效力

6.這是原本使用的教室 本次預計更新的是左邊的

7.室外機原本是上下排列 向北方向 風很大 還帶鹽分 鹿港的關係
新機器會換位置

8.拆前紀念

9.拆下來了 2006年出廠 2006年3月安裝

10.拆下室內外機 交由安裝廠商帶回

上編結束 預告 中編--新機入荷 50KZTA 傳承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