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任務空調免費裝>Panasonic空調真正省電王 連續七年省電NO.1電費超有感
我這次報名安裝冷氣在爸媽的主臥房,臥房有冷氣安裝位置,還是古老的窗型冷氣
剛好在母親節前讓爸媽也能享受到Panasonic RX 頂級旗艦-分離式冷暖空調
平時兩歲的姪子也會跟阿嬤在這間主臥室一起睡午覺,是家裡冷氣最常開的房間
先給大家曬一下裝機成果,媽媽非常滿意,真是台「省電、健康、智慧」的頂級冷暖空調

入選第一階段後沒多久Panasonic的站長就來家中勘場評估最終入選試用名單
室內空間評估大約5坪,房間沒有西曬問題,扣掉床鋪、櫥櫃等傢俱後,評估用3-4坪冷氣即可
順利的被選上後物流公司就送來變頻冷暖分離式冷氣
- 室內機+室外機
- 室內機外箱正面
- 室內機外箱側面
機體外型尺寸: 820mm(寬) x 315mm(高) x 245mm(深)
室內機是由室外機供電,配線時要用三芯線,並做好接地
電源: 單相220V/60Hz
總重量: 14Kg
忍不住自己先開箱了 ... 先是室內機
面板上標示支援WiFi、nanoe X、ECONAVI、PM2.5,右上標示台灣製造
室內機上方都是空氣吸入口,有大面積的進風口
- 室內機正面
- 室內機上方
產地在台灣製造,製造日期是2021年,今年生產的新機型
手機掃描QR code後可以到Panasonic官網註冊,查看保固資訊

第二張圖標示出感應器位置: 人體感應器、日照感應器、nanoe G吹出口、nanoe X吹出口
- 前面板開啟
- 感應器位置
開啟式前面板的機構與爪鈎,進風口不會被前面板擋住風道,進風更順暢
- 左邊爪鈎
- 右邊爪鈎
持續按壓五秒鐘會發出"嗶"聲,並啟動強制冷氣運轉
再次按壓五秒鐘會發出"嗶嗶"聲,並啟動強制暖氣運轉
電源板蓋上有一個螺絲,鬆開就可以打開
室內機的電源配線端子座,線徑要用φ1.6(1.25mm^2) ~ φ2.0(3.5mm^2)
端子座下方是電線固定片
- 停止/運轉按鈕
- 電源配線端子座
- 取下濾網
- 蒸發器左邊
- 蒸發器右邊
- 濾網
冷氣室內機就是掛在安裝板上面
拿下安裝板就可以看到被白色套管包覆的液體跟氣體配管、排水管
- 室內機背面
- 安裝板
- 配管、排水管
- 排水管
- 配管
- 右側排水管
- 左側排水孔
蓋板下方有卡榫可以讓鋁製安裝板固定
- 基板服務蓋板
- 蓋板右側
- 蓋板左側
- 蓋板右下卡榫
- 蓋板左下卡榫
關機後為了室內機內部乾燥,冷氣機會持續運轉約10分鐘,如果要立即關機,再按遙控器"停止/運轉"即可
- 遙控器正面
- 遙控器背面
- 拉開遙控器
- 說明書、配件
外盒上標示採用R32環保冷媒,變頻冷暖
機體外型尺寸: 780mm(寬) x 582mm(高) x 289mm(深)
固定腳座螺絲孔尺寸:
電源: 單相220V/60Hz
能力: 冷2.8kW / 暖3.4kW
配管型式:高壓側(液側)1/4"(2分),低壓側(氣側)3/8"(3分)
- 室外機外箱正面
- 室外機外箱上面
- 室外機外箱側面
RX的散熱器寬度從864mm加大到923mm,散熱面積增加109%,熱風排出更快速
上方有標示不可以騎乘,別看到新冷氣就騎上去喔

- 正面
- 俯視
- 上方
- 被面
- 散熱器
- 右邊
- 左邊
冷媒: R32 / 0.9Kg
重量: 33Kg
防塵防水保護: IPX4
消耗功率: 冷氣0.52kW / 暖氣0.785kW,中間消耗功率0.172kW
運轉電流: 冷氣3A / 暖氣4.3A,啟動電流3A
產地在台灣製造,製造日期是2021年,今年生產的新機型

打開後可以看到金屬提把,提把也是電源板蓋,裡面就是電源連接配線端子
黑色用膠帶黏著的是室外機排水彎管
- 保護蓋內
- 保護蓋
- 拆下保護蓋
- 警告標示
- 配管閥門
師傅帶來的工具很多,有梯子、電動起子、電鑽、擴孔工具、切管器、水平儀、配管用斷熱披覆銅管、配電線、水管、矽利康槍、室外機按裝架,一背包的水電工具
- 電鑽、銅管、電線
- 水管、室外機架
- 矽利康槍
把窗口清潔後,再用封板堵住冷氣窗口
- 舊冷氣室內
- 舊冷氣室外
- 拆除後
- 窗口封板
因為下面是陽台水槽,所以安裝了室外機架,室外機架要用水平儀調整至水平狀態
室外機與四周牆面要有10公分的距離通風,師傅也提醒上方也要留適當維修空間,方便日後清潔維護
冷氣安裝板要用至少五個螺絲固定,並用水平儀調整至水平狀態
室內機上方至少要留5公分進氣,左右與牆面也最好留5公分方便清潔維護
這邊出了點插曲,因為我請人做的不鏽鋼封板太硬,師傅鑽的很慢很辛苦
強烈建議要做窗口封板用鋁板就好,一般的電鑽跟鑽頭要慢慢鑽,鑽很久才能穿過不鏽鋼
- 安裝室外機架
- 水平儀
- 安裝板
師傅鬆開室內機配管螺帽時會有氣體放出的"嘶嘶"聲
這是因為蒸發器內有高壓氮氣充填,若沒有聲音就是有洩漏問題,必須退貨換一台
師傅把配管拉直準備穿過窗口封板的洞到室外,配管的隔熱包材用膠帶纏繞固定
- 取下塑膠蓋板
- 取下塑膠蓋板2
- 整理配管
- 掛上室內機
師傅先用切管器將配管切割到適當長度
然後用除毛邊器去除配管切割處的毛邊,若沒去除則容易漏氣,去除時管口向下以防止金屬屑掉進配管
把連接用螺帽套到銅管上,準備配管擴口
把銅管插入擴口工具的固定板中夾緊,再用上方的錐形頭進行擴口
完成品如圖平整、表面光滑無傷、厚度均勻一致
由於擴口部分是與管接頭連結,所以擴口施工要仔細,務必不可損傷管端
- 除毛邊
- 擴口1
- 擴口2
- 銅管成品
- 銅管1
- 銅管2
配管時要注意施工品質,確保留有足夠長度,這樣除了增加銅管吸震特性避免噪音外,也方便日後維修
另外當室外機高度高於室內機,室外機又在戶外時,彎管的好處可以避免雨水順著管路流進室內
配管先接上室內機,再接上室外機
安裝好後就可以打開氣體、液體閥門,確認配管連接部分安裝是否正確,檢查沒有冷媒漏氣
師傅也提到現在很多環保冷媒都是易燃氣體,如果漏氣了又在旁邊施工,就可能會引發火災
- 彎管連接室內機
- 彎管連接室內機2
因為很多裝機師傅反應,所以Panasonic冷氣都會附上一包接線端子方便裝機
說明書第二點有提示接線端子怎樣使用:
扁平端子用於室內機
Y型端子用於室外機1、2、3,連接到室內機
圓形端子用於室外機L、N及接地線,連接到電源配線
- 說明書
- 端子附屬包
- 電線
再來是安裝電線
說明書第三點有提到若是使用單芯線時不需要使用端子頭,只要把線繞過螺絲鎖緊就可
看圖端子座螺絲帽下有個鐵片可以夾住銅線,電線不需要另加端子
我這用的如圖是用600V 2.0mm^2的單芯線
- 室內機電線
- 室外機電線
插頭裡面只有螺絲固定,不像冷氣端子座螺絲帽下還有個鐵片固定,所以插頭裡面的線有都押上Y端子
- 插頭正面
- 插頭背面
- 插頭內接線
裝回電源板蓋後,再蓋回塑膠防水保護蓋就完成配線部分
- 裝上配管、電線
- 蓋回保護蓋
因為下方就是陽台水槽,用束帶固定一下室內機、室外機排水管,把水引到水槽就好
排水管要注意水路是否順暢無阻塞,不可以汙染地面,影響到他人的話可是違法要受罰
這時冷氣已經可以開機運轉,把溫度開到最冷運轉一下,就可以觀察排水是否順暢
- 排水管安裝
- 黑色排水彎管
全部工程圓滿完成,收拾清潔後來看看完工照
- 室外機
- 室外機側面
- 室內機
六大節能設計,業界省電第一:
- 一級能效
- CSPF
- 風扇
- 蒸發器
- 散熱器
- AI控制
- 壓縮機
- 直流變頻
- ECONAV
- 人數活動量
- 日照
- 3D出風口
- Home IOT
- 國台語聲控
- 遠端遙控
- nanoe
- 三重淨化
- 抑菌
- 除臭
- PM2.5
- 19dB
- 風扇
- 開啟式面板
- 風道
- 隔音
- 膨脹閥
- 銅管
最感謝的是Panasonic親切又盡責的裝機師傅,除了配合我時間外,為了拍照記錄花了他不少時間,也向他請教了許多問題,還加了Line避免有遺漏的部分
實際一輪才能了解師傅說的「窗型靠蠻力,分離式靠技術」
其實我第一次參加Mobile01的活動就是Panasonic冷氣在2013年舉辦的
「推薦Panasonic 1級體驗!ECO NAVI讓你放心開冷氣!」小惡魔智慧節能空調體驗會
當時對Panasonic冷氣的一級省電 + 感測制御技術印象深刻
另外就是nanoe脫臭效果實演,沾了氨水的衣服、滿滿油煙味的臭抹布都能除臭,nanoe的效果也讓我覺得神奇又有效
到Panasonic工廠參觀最大的收穫就是了解許多冷氣的知識
8年來推薦了不少親朋好友選用Panasonic冷氣,但是媽媽很省,就是不願意把那台古董窗型冷氣換掉
終於在母親節趁這機會幫媽媽升級,當作送給媽媽一份大禮
這周末特別熱,看到媽媽吹著冷氣一覺睡到中午就覺得太值得了
現在都讓她開自動,等我摸熟了這台冷氣的功能再來讓她體驗Panasonic冷氣「省電」、「健康」及「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