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Forerunner 225』的推出同時也搭配了宣傳影片,透過影片能快速了解到最重要的功能與特色,不過目前官方還沒將影片正式配上中文字幕,相信之後應該會有中文版上線。
這次開箱主要分為下列項目:
1.外型設計
2.功能介面
3.實際使用
(1)開機與定位
福利時間:跟著小護士動次動!

(2)實際運動
A.室外慢跑
(a)一般跑步
(b)間歇訓練
B.室內慢跑
C.游泳心率偵測試用
(3)健康監測記錄
(4)電力使用情況
4.結論
1.外型設計 |
首先看到的是Forerunner 225的功能特色:
(1)內建心率感測器,能透過手腕監測心率。
(2)以彩色圖示與數值顯示心率值與區間。
(3)具有vivo系列生活監測功能。(步數、距離、卡路里、睡眠監測)
(4)內建加速感測器支援室內慢跑使用。
(5)記錄軌跡、距離、配速、心率等慢跑資訊。
(6)具有間歇訓練模式。
(7)支援LiveTrack功能。

雖然之前已經有一篇台灣的第一手開箱,但還是再帶大家快速瀏覽一次Forerunner 225的外觀與規格(部份照片取自上一篇開箱)。
這次試用的版本與上次開箱的略有不同,這次的是正式上市時的中文版,而且錶帶的部份自行替換成黑色,不過同樣還沒拿到完整的市售包裝。

Forerunner 225的螢幕尺寸為一吋,解析度為180x180,同樣也採用五個實體按鍵進行操控,與去年推出的Forerunner 220幾乎如出一轍。

這次Forerunner 225最大的特色功能就在於使用了光學感測晶片,能透過機身背後發出的綠光直接透過手腕監測到使用者的心率資訊。另外可以看到左右各有兩個充電與傳輸的金屬接點。

Forerunner 225在機身背面特別設計了一圈可拆卸的軟墊,目的是避免漏光並阻隔干擾讓心率值更準確。

錶的重量實際測量為52公克算是相當輕巧。

充電的部份使用的是夾式的USB充電夾。

實際配戴時的尺寸與比例,我的手圍為16公分,實際戴起來還有不少空間。而這次Forerunner 225的錶帶材質使用的是矽膠,實際戴起來明顯很柔軟服貼,整體舒適性還不錯,不過這會讓人比較擔心錶帶的使用壽命問題了。

下圖則是女生實際配戴的尺寸,另外,還可以看到Garmin小護士的手很細而且身材貌似不賴喔...(喂~~~正經點啦!)

這次Forerunner 225的上市預計會有兩款最主要的配色,分別為紅黑以及螢光黑。

但是在台灣上市的時候,只要購買其中一款配色,就會另外贈送一組黑色的錶帶以及快拆工具組,可以讓使用者依據自己的喜好做替換。

快拆的工具有兩支螺絲起子。

下面的影片,是筆者實際進行錶帶替換的情況,可以看到拆卸的方式很容易,只要利用其中一支螺絲起子固定一邊後,再用另一支就能將螺絲卸下。
2.功能介面 |
(1)按鈕功能說明
Forerunner 225共有5個按鍵,每個按鈕的功能簡單說明如下:
左上:按壓後開啟或關閉背光功能/長按為開啟或關閉電源。
左中:按壓可向上切換資料頁、選單、設定。
左下:按壓可向下切換資料頁、選單、設定。
右上:按壓後開啟運動選單功能、確認、開啟與暫停運動。
右下:回上層/手動計圈。
而這次在右上主功能按鍵的部份,按壓上與Forerunner 220相比個人覺得在手感似乎有更好一些。

(2)功能介面
上次第一手開箱已經快速瀏覽過功能介面,這次試用的為繁體中文版就再看一次詳細的介面與功能。
A.待機頁面
在一般待機狀態下顯示日期、時間、電力等資訊。說實話,關於電力資訊,個人比較偏好以百分比的方式顯示,不過Forerunner 225並不能做選擇,要看到百分比必須在接上傳輸線充電時才能看到。

Forerunner 225支援vivo系列的活動量紀錄功能,但在使用前首先要進入設定功能中將活動量記錄的功能狀態改為開啟,才會顯示下列資訊,包含了步數、目標、距離、卡路里與心率等。

在待機狀態下按下左下鍵後可以看到今日目前累積的總步數。

每日的個人目標步數。

當日移動的距離。

當日燃燒的卡路里資訊。

最不一樣的部份就是Forerunner 225能夠偵測顯示當下的心率值。當數值顯示後,如果沒有繼續做任何的操作,心率會在顯示30秒之後自動跳回一般待機狀態。

B.主功能選項
按壓右上紅色確認鍵後便進入主要功能頁面,而Forerunner 225具有鎖定螢幕的功能,避免沒有要使用時誤觸到開始功能。

連按兩次右上鍵解鎖後,可以分別看到跑步與目錄的選項,如果選擇跑步選項便會開始進行衛星定位以及抓取心率的動作。

選擇下方的目錄則能看到訓練、歷史紀錄、個人紀錄以及設定等四個主要項目。


(a)間歇訓練
在訓練功能下共有三個項目,分別為我的訓練、訓練行事曆以及間歇訓練。其中前兩項是透過Garmin Connect下載至手錶中,而間歇訓練則是能直接在手錶上編輯直接開始使用。

下面為間歇訓練在手錶上的實際編輯方式,包含間歇訓練的項目,可以選擇要以時間或是距離進行訓練,接著選擇休息時間以及重複的次數。



以及開始與結束時是否需要暖身區與緩和區。


(b)歷史紀錄與個人紀錄
而歷史紀錄則是將個人訓練活動紀錄以列表方式呈現,個人紀錄則是各紀錄中最佳的幾項成績。


(c)訓練頁面設定
運動記錄時錶面所顯示的慢跑相關資訊,使用者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與需求進行設定。




使用者共能設定兩頁資訊頁,每頁最少一項、最多三項資訊。能設定的項目有距離、單圈距離、配速、平均配速、單圈配速、速度、步頻、卡路里、心率、平均心率、心率區間與高度等相關資訊。





除了能設定兩組運動時顯示的資訊頁外,使用者也能依照自己的需求決定是否要獨立開啟心率的顯示頁面。

以及是否需要顯示心率區間範圍,這個功能如果是對心率資訊比較注重的朋友建議可以保持開啟,因為在運動的時候這樣的顯示方式,個人覺得真的在運動時很容易閱讀。


(d)警示設定
警示設定是指能針對使用者所設定的心率上下限做出警示。


另外也能根據配速的情況做警示。




(e)自動計圈與自動暫停
Forerunner 225與Forerunner 220在跑步功能上幾乎相同,也具有自動計圈與自動暫停的功能。

自動暫停可以設定當停止時立刻暫停,或是停止多久後暫停。


(f)自動捲動與顯示時機
另外也具有運動時自動捲動資訊頁的功能,可依照個人習慣做頁面切換速度的調整。

顯示時機是指裝置停留在訓練模式的時間長短,正常情況是裝置5分鐘沒有活動的話,就進入低電量手錶模式,如果開啟延長則變成25分鐘未活動才進入低電量手錶模式。

(g)心率感測與感測器設定
心率感測器能設定自動開啟與關閉,另外也能另外新增ANT+的心率感測裝置。


同時也支援外接ANT+的步頻感測器使用。


(h)活動量記錄與久坐提示
Forerunner 225支援vivo系列的活動量記錄監測,同時也具有久坐提示的功能,當久坐時間超過一個小時時手錶就會發出震動與警示聲做提示。


手錶的久坐提示實際顯示的情況如下圖。

另外,如果手錶靜置一陣子沒有動作,便會開始倒數三十秒的時間進入省電模式,每間隔十秒鐘會再搭配震動提醒。

3.實際使用 |
這次的實際使用部份我們為廣大的網友爭取到小小福利,找來了Garmin公司內部的正妹『小護士』來幫大家做實際使用的示範喔!會叫做小護士,其實因為她的真實身份就是Garmin內部的護理人員啦!只能說Garmin的男員工也太幸福了吧...(PS:後面實際相關數據,還是由筆者個人實際使用所記錄的結果。)

(1)開機與定位
首先看到Forerunner 225在開機與定位的速度。開機的速度上大約需要15秒的時間;至於定位的速度,實際試用在十多個不同地方進行定位,幾乎都能在20-40秒之間完成定位,定位的速度表現個人覺得還不錯。
這次Forerunner 225在定位的速度上明顯快了不少,Garmin小護士使用起來也覺得相當開心XD

福利時間:跟著小護士動次動!
如果是使用心跳帶做為心率監測裝置,有的時候如果心跳帶沒有固定好,在做下圖中的動作時,心跳帶的位置會稍微滑動,或是做一些比較大的伸展時會覺得有點彆扭,尤其是對於女性朋友來說,穿著內衣後還要再加一條心跳帶也會更不方便些。而換成使用手腕式的心率偵測,就能避免掉這樣的困擾,在熱身時動作可以更加的自在。

(小護士貼心提醒大家,在正式運動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暖身,才能避免運動傷害喔!)
在暖身的同時,就能先開啟定位功能,並且看到個人目前的心率情況。這次Forerunner 225新增的彩色心率區顯示方式,在判讀上更加的直覺清楚與簡單。

熱身完後在開始慢跑前記得要檢查鞋帶是否有繫好。而蹲下來綁鞋帶時,就算身體彎曲也不用再擔心心跳帶的位置會滑動,還要花時間做調整。

沒有心跳帶的束縛,對於女性朋友來說相信能讓胸口輕鬆不少。


也不用擔心胸口的部份有東西讓自己的動作彆扭或是不自在囉!

(2)實際運動
A.室外慢跑
(a)一般跑步
在室外慢跑時,首先確認衛星定位成功。

接著再確認心率是否已經有監測成功即時顯示出來,確認後就能開始進行運動囉。這次場地是選擇400公尺的操場進行慢跑,一共跑了4.02公里。最後將資料透過手機APP同步後,再到電腦板的Garmin Connect做檢視。這次我搭配使用的手機為HTC M8,Android版本為5.0.2。

首先看到這次慢跑的總統計數據,一共跑了4.02公里,時間共花了24分59秒,平均步速為6:13分鐘/公里,另外還有高度增加與卡路里的統計。

在實際跑步的時候我有刻意保持在操場內側第二或第三跑道上,首先看到軌跡記錄的部份似乎還是有些飄移的現象,尤其在左上與正下方的部份較為明顯。而跑步的時候有開啟自動計圈的功能,起跑的部份為圖中右下方,並以四百公尺為計圈單位,可以看到全部的自動計圈落點位置則是都蠻接近起始點的。另外在自動暫停與啟動的功能上,Forerunner 225的判斷速度個人覺得蠻即時的,幾乎停下來約一秒的時間就立刻停止記錄,啟動約一至兩秒的時間系統會繼續進行記錄。

下方可以看到以圖表的方式呈現海拔、步速、心率與踏頻的變化。而這次在試用的時候,個人另外還有使用別的裝置搭配心跳帶作為對照,可以感覺到Forerunner 225的心率變化,會比心跳帶的感測變化速度還慢一點,明顯有延遲感,心跳帶的感測已經變化了約一到兩秒的時間,Forerunner 225才跟著做出變化;慢跑一小段時間觀察,兩者的心率值幾乎沒明顯落差,數值大約差1~3左右。

最下方則能看到這次慢跑的總計資料。分別為距離、卡路里、心率、計時以及高度變化,另外在最右邊則能看到跑步動態資料,包含了平均步頻、最高步頻以及平均步幅的長度等資訊。

另外也能以分段的方式進行檢視,4.02公里的距離共分為11段。

(b)間歇訓練
除了一般慢跑外,也試用了間歇訓練的功能。在設定上我以每兩百公尺為一個單位。

每兩百公尺後休息三十秒的時間,一共重複四次。

最後同樣將數據上傳到Garmin Connect上進行檢視。最後一共跑加走完成了1.14公里的距離。

最後可以看到軌跡的部份。

以及距離、卡路里、心率、計時與跑步動態資料等數據。

同時將步速、心率與踏頻放在一起,並將X軸的部份選擇以距離進行檢視。可以看到步速與步頻的部份切割得很明顯,心率則是從開始後就一路上升,休息時略為下降,最後進入緩和區心率才明顯的掉下來。

B.室內慢跑
由於Forerunner225有內建加速度感測器,因此能支援室內慢跑的記錄,這次就以健身房的跑步機進行試跑,最後一共跑了4公里的距離,總共花了24分7秒的時間,平均步速為6:02 分鐘/公里。在總距離的部份與跑步機略有落差,跑步機上最後完成的距離為4.3公里。

在上方同樣可以看到步速、心率以及步頻的變化圖。在步頻資料的部份靠近前面的位置有斷了兩次,是我暫時按下暫停操作手錶。

最下方則同樣有距離、卡路里、心率、計時以及跑步動態資料等相關數據。

另外也有以分段的方式做資料顯示。

C.游泳心率偵測試用
由於之前開箱時有網友反應,希望能試試看游泳時是否能偵測到心率資訊,基於滿足網友以及筆者個人好奇心,這次也實際去室內游泳池進行了不同姿勢的游泳,分別游了蛙式、自由以及仰式。最後以變化最明顯的自由式心率資訊來分享,可以看到心率資料在游泳期間確實都有記錄到,並沒有出現斷掉的情況,不過在一開始的時候是突然明顯的直線上升,這個部份的準確度還有待更多的實測,畢竟這款錶目的是用來慢跑而非游泳,而且這次實際游的距離不長又只是在室內泳池。

而這次Forerunner 225由於錶身背面有心率感測器,同時又增加了防漏光的軟墊,實際配戴起來手腕並沒有任何不適的情況,但為了心率能正確記錄到,所以在戴的時候習慣就把錶帶繫的比較緊一些,每次脫下手錶就會有明顯的印子,不過並沒有造成不舒服的情況發生。

(3)健康監測記錄
Forerunner 225與Forerunner 220最大不同的地方除了心率監測的方式外,就是加入了vivo系列的健康監測功能,能記錄使用者每日步數、移動距離、消耗卡路里,以及睡眠品質等資訊。



(4)電力使用情況
這次Forerunner 225官方的數據為一般手錶功能使用,電力能達到四週的時間,如果開啟心率監測搭配GPS則能使用到十個小時。這次我實際使用的情況,如果是當一般手錶功能沒有開啟任何運動記錄還有心率監測,一天只同步一次數據到手機上,大約會掉1%左右的電量。
如果使用一個小時的GPS加心率監測功能掉了約11%,兩個半小時的GPS加上心率掉了約25%,如果關閉GPS只開啟心率監測則是40分鐘掉7%左右的電量。
4.結論 |
(1)出色的項目
・定位的速度快速。
・慢跑相關功能完整且操作直覺容易。
・各項警示功能以及自動暫停反應即時。
・錶帶配戴舒適。
(2)可改善的部分
・Live Track功能使用出現錯誤。
・與手機配對時偶而發生無法同步的情況。
・警示聲的音量個人覺得能再大聲一些,或是讓使用者自行設定音量大小。
・試用時有遇過一次當機的情況,相信正式版上線時的版本會更穩定。

※同場加映 |
這次小惡魔同樣有與Garmin合作預購的活動,只要預購Forerunner 225就能同時入手最新的Mizuno HITOGAMI 2路跑鞋喔!不過名額有限,有興趣的朋友手腳要快喔!

男生款的配色為螢光色。

女生的則為螢光粉。

之後小惡魔也會另外針對這款最新跑鞋做開箱喔!
最後為大家獻上運動版開箱文中很難得出現的小小福利社,主角當然就是Garmin的小護士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