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的簡短開箱已經將外觀與基本的操作介面做過描述,建議可以搭配這篇做閱讀。
關於操作介面與快捷選單
Forerunner 735XT在外觀與配置上,個人覺得跟Forerunner 235很接近,而操作的方式上雖然延續著Garmin一貫的邏輯,不過也加入幾個需要長按才會出現的功能。
‧左上鍵:一般時候用來控制背光開啟關閉,長按則為開啟或關閉電源。
‧左下兩鍵:主要進行上下換頁、切換選項等。在有些頁面下長按『上鍵』可以進行快捷選單檢視。
‧右上鍵:運動開始與停止,同時也做為選擇確認鍵。
‧右下鍵:設定時做為返回上一層用,跑步時做為手動計圈。

而在有快捷選單檢視的部份,實際試了一下需要長按才會出現的有下面幾個功能。
在每日步數統計的頁面下可以看到每日累積步數、每日目標步數、移動距離以及久坐提示量表等資訊。

接著長按左下的上方按鍵後,會叫出久坐提示的快速設定頁。

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心率廣播的設定。Forerunner 735XT同樣具有心率廣播的功能,讓使用者可以將手錶當作心率帶來使用,而這次Forerunner 735XT在心率廣播功能的設定上,與過去的Garmin其它光學心率監測手錶略有不同。之前試用過的幾款,沒記錯的話都是在設定中找到心率裝置的項目做廣播功能的開啟或關閉,而Forerunner 735XT則是要先移到下面這頁全天的心率監測情況做檢視。

接著一樣長按左下的上方按鍵,就可以開啟光學心率的是要開啟或關閉。

而在下方的項目中可以看到傳送心率資料到相容裝置。

如此一來就能開啟廣播的功能。個人覺得這樣的調整還蠻便利的,就不用還要先進到設定中才能做設定。

不過,雖然這樣可以更快速開啟與關閉心率廣播,但是在最原始的設定項目中,心率感測器的項目中應該也要保留廣播的選項,因為印象中前一版還有,但韌體更新後我找了很久才找到廣播這個功能的位置...建議大家使用前先看清楚說明書。

另外,Forerunner 735XT提供了widgets小工具設定,使用者可以自行選擇在手錶上需要呈現與檢視哪些項目。項目包含了日常活動相關的選項(全天的心率資訊、一天的卡路里、一天步數、每日目標、久坐提示等),以及智慧提示相關的功能(訊息、天氣、音樂控制、virb控制等)

日常活動追蹤
Forerunner 735XT同樣也具備了vivo系列的日常活動追蹤功能,現在幾乎所有的Garmin運動手錶都將這些功能列為標配了。下面看到的則是Forerunner 735XT實際日常活動追蹤的情況。
其實在日常活動追蹤上,Forerunner 735XT並沒有其它特別不同的部份。資料上傳後可以看到每日活動的概況。

包含每日的步數分配情況與移動距離等。

Forerunner 735XT也具有自動偵測睡眠的功能。不過說真的我個人睡覺的時候戴著錶會睡不好,所以抱歉下面僅提供睡眠資料檢視的頁面做參考,看起來與之前其它vivo系列的睡眠偵測提供的資訊是一樣的。


另外也有每日的卡路里消耗資訊。

如果當日有任何運動紀錄的話,則會以列表的方式列出來。

並且還依據運動的項目做分類檢視。


實際運動紀錄情況
這次實際進行了室內外的慢跑、室外自行車、登山以及室內游泳等項目,下面將依序與大家分享實際使用的情況。至於三鐵功能的部份,因為筆者個人平常並沒有實際從事這項運動,因此有安排了一位也有使用這款手錶的女子三鐵選手進行訪問,不過因為雙方時間配合的關係,訪問日期是安排在截稿之後進行,所以屆時會再將與這位選手所進行的訪問內容補充在本文後與大家分享。
1.慢跑
(1)室外
這次的室外慢跑,使用光學心率監測方式偵測心率,在四百公尺的操場共跑了十圈,由於操場人多,所以主要是跑在最內側的第一跟第二道之間,同時使用了920XT搭配上HRM-Tri 心率感測器。
在GPS的定位速度上,個人覺得735XT定位的速度明顯比920XT還要更快一些些,雖然差異的時間並不會太大,但同樣的地點似乎還有約五到十秒左右的差距。但在軌跡的部份,下圖為735XT的軌跡圖案,可以看到還是會有些飄移的情況,不過另外也同時檢視了920XT的軌跡圖,同樣也有飄移的情況,所以推測可能是當時雲層比較厚的影響,因為後來在比較開闊的河濱騎乘自行車就比較沒有飄移的情況發生,這個部份在後面可以看到。


而下方則依序有海拔高度、步速、心率與步頻等依照時間軸檢視的資訊。

再更下方的部份同樣有距離、卡路里、心率、速度、海拔高度與跑步動態等資訊。

另外最下方也可以切換成以分段的方式進行數據檢視。

另外也可以以各心率區間所佔的時間與比例做心率檢視。

而在心率數據方面,個人覺得與920XT搭配心跳帶相比,在剛開始運動的時候心率上升的明顯會稍微慢一點點,但是運動一小段時間後兩者之間的心率值就沒有太明顯的差異,不過在心率數值變化上920XT感覺更為即時一些,而且735XT的心率數據上明顯可以看到在約12分45秒左右時心率發生突然往下掉的情況,而這個部份在920XT的數據上並沒有發生。不過,兩者在結束後整體的平均心率數值都為158bpm,最大心率也皆為176bpm,兩款數據一致。
(2)室內
而在室內跑步的部份是在跑步機上進行。最後偵測出來的距離為3.14公里,這個部份與跑步機上所計算出來的距離少了約200公尺左右。

這次跑步選擇配戴HRM-Tri 心率感測器搭配上735XT,可以看到所記錄下來的進階跑步資訊更多了些。除了原本的步速、心率、步頻外,還多了步幅長度、垂直振幅與接觸地面時間平衡。

進階的跑步動態資訊,在更下方也有以數據的方式做顯示。這個部份還可以進一步看到個人左右腳的平衡,像我的右腳開過刀肌力比較差,所以對於左右腳的平衡會特別的注意,但根據數據結果來看還是有一點點的差異。而這個部份與Forerunner 235相比明顯提供了更多的進階跑步資訊。

最下方同樣可以切換成以分段的方式做檢視。

也可以切換成只看心率區間的分佈情況。

2.自行車騎乘
這次自行車騎乘同樣選在內湖的美堤河濱公園往士林的方向來回,騎乘中是搭配使用Garmin ant+的速度與踏頻感測器使用,過程也開啟735XT的虛擬夥伴功能。

最後總共騎乘了將近四十分鐘的時間,距離為11.80公里。


一樣將數據上傳後進行檢視。

可以看到天氣比較好,而且在更開闊的地方軌跡看起來就正常不少了。

下方可以依照時間軸檢視海拔高度、速度、心率與踏頻的變化。

更下方可以看到距離、卡路里、心率、速度、海拔與踏頻的資訊。

另外也可以切換成分段資料檢視。

或是切換成各心率所佔時間與比例的方式做檢視。

不過個人覺得在騎乘自行車的時候,建議還是利用廣播的功能搭配上支援ant+規格的車錶來顯示心率資訊,因為騎車的時候抬手看心率資訊其實沒有這麼方便,雖然735XT螢幕顯示數據還蠻清楚的,撇一眼就可以看到,但如果是在高速下或是爬山路段還是會增加騎乘風險。
3.游泳
游泳的部份,這次是到中和運動中心的游泳池進行試用,而中和運動中心的泳池水道長度為二十五公尺。

這次一樣也包含了室內與室外游泳,並且另外也使用920XT搭配上HRM-Tri 心率感測器一起做比較。

第一次是在室內泳池進行了五十公尺的游泳,一樣將735XT的數據上傳進行檢視。

首先上方可以看到距離、平均速度、時間與消耗卡路里等資訊。

下方則可以依時間軸的方式檢視配速、滑水數、休息時間以及SWOLF的資訊。但因為內建的游泳模式下並不會使用內建光學心率監測做測量,所以不會有心率的數據。

再下來可以看到更多的統計資料。

這一次來回在去程是使用蛙式,回程使用自由式,可以看到在泳姿辨識上,去程的蛙式並沒有正確的判斷出來。

如果由的趟數很多的話,區間檢視採用圖樣的方式會更清楚簡單些。

而在游這一次的時候,同時也使用了920XT搭配三鐵專用的HRM-Tri 心率感測器一起記錄。一樣把數據上傳讓大家參考比較。

測得的數據與735XT的部份很接近。

最大的不同在於心率的部份,因為使用了HRM-Tri 心率感測器,所以可以偵測到水下的心率資訊。個人建議在使用HRM-Tri感測器的時候要記得把鬆緊度調緊,因為太鬆的話在蹬牆出去的時候裝置會有點滑動。

而在下方的配速與游泳動態等資訊上,也與735XT測得的相當接近。

下方同樣可以以區間的方式做檢視。


不過因為多了心率數據,所以也增加了一項心率區間的資料。

另外也游了一趟五十公尺的距離,使用920XT搭配上HRM-Tri 心率感測器,而735XT則是選擇會開啟光學心率感測模式的室內慢跑進行記錄,純粹想藉此比較一下735XT在水下的心率記錄情況與HRM-Tri 心率感測器的差異。

下圖為920XT的心率結果。平均心率與最大心率分別為149bpm與164bpm。


而下面兩圖則是735XT的測量結果,可以看到與920XT的結果有相當大的差異,心率值明顯的比較低一些,而且心率上下起伏的情況比較不正常些,所以水下所測得的數據會受到水的影響,如果真的要知道水下心率還是要使用胸帶式的較準確。


4.登山
而與Forerunner 235以及920XT相比,735XT多了一個登山的模式。這次登山模式的試用地點比較不一樣,因為前一陣子借到735XT的時候,筆者剛好要去北歐度蜜月,而在蜜月的行程中有安排了一趟前往挪威以冰河美景聞名的觀光小鎮『布里斯達』,要乘坐四輪傳動車加上一段短距離的健行,去欣賞雪白中帶著淡藍色的冰河美景,這次就剛好使用735XT來做個個人的旅遊記錄。
在入口處可以看到有相當大批的遊客在排隊,大家也分批在等待四輪傳動車的到來。

而在等待四輪傳動車的同時,我就先進行衛星定位,不確定是否因為周圍有高山圍繞,在這裡定位的時間明顯的比在台灣更久一些,但所幸還是順利的定位完成。

接著就跟著團員們依序搭上四輪傳動車往冰河的方向出發。因為五月底六月初約是當地春夏交替的季節,所以日夜溫差相當大,而前往布里斯達的這天其實不冷,不過一上車的時候車上卻有附上禦寒用的毯子,而等到車子一發動前進後,才發現風迎面吹來還是相當寒冷...算是蠻貼心的一項服務XD

布利斯達冰河位在Jostedal Glacier National Park內。沿途可以看到不少外國人都是採用從山下就開始步行的方式上去,但說真的還是坐車比較快啦XD

在拉車的過程中,可以看到735XT上的軌跡圖慢慢的長了出來。

傳動車沿途會經過數個髮夾彎,但因為車速相當慢所以很安全。而在前往冰河高點沿途會先看到冰河融水所形成的瀑布與流水傾瀉而下,確實相當的壯觀,但要小心相機會被水濺濕...

不過傳動車只能抵達冰河附近,還要下車步行約15分鐘左右才能抵達冰河。

一邊前進同時也稍微看一下手上的735XT心率資訊,因為地勢不會太陡所以心率也不會拉高。

很快的就來到了冰河頂端,透藍色的冰河確實相當壯麗,但因為已經融掉了不少,不然眼前的景色應該會更讓人震撼。

看完冰河後便往回程的路走,要回到去程時的下車位置搭傳動車回到服務處,但因為車子還要等很長的時間,所以回到下車點時就結束了這次的記錄。

最後一樣將這次的登山(其實應該只能算健行)的數據上傳做檢視。

可以看到距離約2.68公里,真正活動時間約23分鐘。

在軌跡圖上特別切換成google map的呈現方式,這樣可以看到最上面冰川的樣貌。

而在數據的部份可以看到以時間軸的方式呈現出海拔高度、速度與心率資訊。

下方可以看到在計時的部份,整趟下來其實總時間經歷約54分鐘,但真正的移動時間約23分鐘而已,右邊看到的則是海拔高度的相關資訊,但因為735XT沒有高度計,所以高度的判斷是依賴GPS。

以上是Garmin Forerunner 735XT的試用分享,至於關於三鐵的功能,這個週末會再與大家分享三鐵選手的實際使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