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小米14T系列中的Google Pay支援新增交通卡「一卡通」,不過相信未來其它Android手機只要晶片符合,應該也是可以新增,只是目前先給小米用。
第二個就是在台灣出了小米手環9NFC版,直接支援悠遊卡,而且…還賣的比對岸便宜,對岸漲到320RMB以上,大約1450台幣,再集運寄回來,都要1600以上了;結果台版才賣1350元。
雖然一卡通、悠遊卡都是交通卡,但其實這兩者的運作、簽約,是不一樣的,在這裡給台灣小米最大的掌聲,感謝你們的努力。
今天立刻去三創買了一個回來,三創的小米整個擠爆,結個帳都要排好久。
終於到手

跟陸版的盒裝比較

台版兩側面多了一些介紹


背面打上了悠遊卡的字樣

內部配置一模一樣



說明書差異極大


手環外觀完全看不出差異




台版小米手環9nfc版,手機綁定後,可以看到多了「卡夾」,但就單純是一張固定的悠遊卡。

陸版稱為「卡包」,可以模擬多張門禁卡。

我自己是放了四張卡

台版的「卡夾」第一次點開,會看到這樣:

點了「新增悠遊卡」後,會看到這樣:

點了「下卡」,就會把裡面的悠遊卡顯示出來。


手機端可以看到卡號,可以拿去記名。

因為台版的這張悠遊卡,「下卡」後,就刪不掉了,解綁後登入別的帳號還是看的到,卡號沒變、儲的錢也沒變,推測此卡是本來就寫在裡面的,並沒有真的「下載」。「下卡」只是「啟用」,並非真的下載。這跟之前小米手環5的時代是一樣的情況。但陸版就不同了,換了帳號,原來的卡就都看不到。
手環端,也是有「卡夾」,但因為台版固定就是一張悠遊卡,也不能切換。

把「卡夾」點開,會看到下圖,但其實不點開也是能嗶。

這時後多點一下,可以看到餘額。建議台灣小米可以改成卡夾點開就到這個畫面,前一個提示畫面完全沒用。

台版的「卡夾」是特別寫的一個手環app,它跟超級悠遊卡裡的微晶片一樣可以處理加密的動作,所以可以用手機幫手環中的悠遊卡加值,iphone跟Android都可以喔。
打開悠遊付app裡的加值功能:

點加值,就可以幫手環中的悠遊卡加值,

不過,要記得自己手機NFC線圈的位置,不然會找很久,然後失敗。提醒一下,NFC線圈跟無線充電線圈是不一樣的喔,無線充電線圈通常在手機中央,NFC通常在上面,鏡頭旁。

以後,手環就跟SuperCard一樣,可以放在手機後查餘額。

還有消費紀錄

手環也可以看餘額,但就沒有消費紀錄了

另外,台版、陸版小米手環9NFC版,還有幾個地方不同,
第三方資料同步不太一樣
下面是台版

下面是陸版

另外,訊息通知所支援的app也大大不同
下面是台版,有Line、Messenger可以選


陸版除了微信支付寶外,都是我們不常用的,所以記得要勾「其他」,這樣Line跟FB的訊息才會顯示。


總結
1) 小米運動健康地區設成台灣,只能綁台版手環;設成大陸地區,只能綁陸版手環,彼此不互通,但手機可以隨時切換地區。
2) 台版固定一張悠遊卡,換帳號看到的還是同一張悠遊卡,所以手環賣掉的話,是連裡面的悠遊卡一起賣掉。而陸版可以寫入多張卡,也可以同時寫入悠遊卡、一卡通、多張門禁卡,隨時切換使用,但換帳號就看不到了。
3) 台版「卡夾」是特別寫的app,所以可以處理加值時的加密動作,可以用手機為其加值。陸版「卡包」只是多張加密的門禁卡,無法處理加值。期待神人可以把台版中的「卡夾」app提取出來,放到陸版中。
心得:
若你只是要隨身攜帶悠遊卡,那買台版即可,還能隨時查餘額、儲值。
若你有多張門禁要使用,那買陸版,一樣也是可以寫入悠遊卡、一卡通、多張門禁,隨時可以切換。
我自己家裡的門禁、學校門禁、悠遊卡,共三張,少一張都不行。
所以還是陸版的比較適合我,現在出門都只要帶手機+手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