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a0829 wrote:因為底盤上的電池組太堅固了,根本幾乎不會變形...(恕刪) 應該這樣說電池組是不能變形的⋯在此條件下當然要設計的超級堅固⋯核能電廠的反應爐連火車頭去撞結果是火車頭爛而反應爐沒事網路上一堆影片為了安全安全係數抓的超高不然就過不了關⋯⋯
godblessyou wrote:...吃電量太大,以目前台灣原始大樓設計應該很難支持...而且純電車數目一旦上升到一定數目開始影響民生用電,到時候政府應該會再有相應的調整... 1.關於EV用電量,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件事實:EV跟PHV充電的時間,大致上是落在晚上11:00到隔日凌晨7:00這段用電離峰時間(睡覺時間)。換句話說,現有大樓的電負載量,其實很有機會是可以支撐而不需修改(因為跟家庭用電尖峰時間剛好錯開)另外也可以妥善使用到台電離峰時的基載電量。2.另外關於EV/PHV充電的用電量,還有一個迷思是用電量會很驚人。其實如果不講求充電速度的話,EV/PHV充電時所需要的電力,大概跟冷氣(220v)或吹風機(110V)差不多。(大多是100-220v/10-20A的範圍內,基本上不會超過20A,正確數值請自行參閱相關說明手冊)
j00164168 wrote:車側面的小面積撞擊,V60已經爛掉了,Model 3的AB柱與車門卻能挺住....黑科技?.......(恕刪) 影片是S60, 不是V601. 感覺S60撞擊測試的時速看起來比Model 3要來得快2. Model 3 側向撞擊樁會搖動並且向後退很奇怪的情形...
MUS wrote:影片是S60, 不是V601. 感覺S60撞擊測試的時速看起來比Model 3要來得快2. Model 3 側向撞擊樁會搖動並且向後退很奇怪的情形... 兩者攝影機的架設角度也不一樣,看不到Model 3的車門變形程度所以有"幾乎沒變形"的錯覺但至少從車頂可以判斷,撞擊結果大勝S60是無庸置疑的
divid77 wrote:非常適合通勤買菜接送但不利出遊返鄉(不是不行而是不便)充電建設感覺政府不是很積極 不是積極的問題,是觀念要修正,長途旅行絕不是問題,想想看美國比台灣大多少?充電建設(慢充)並不是關鍵,建議看看61樓的說明,電動車是很新的產品,觀念正確去使用才能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