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美 wrote:
我先回饋這位車友,我(恕刪)

我覺得定點在跑的話SR+就很夠用了, Long Range多出來的里程用不太到的話是可以把錢省下來
simonhuang12345 wrote:
有一定必要開豪車嗎?(恕刪)


沒有啦~~只是剛好預算可以允許而已
JL wrote:
嗯可以裝充電樁就沒有(恕刪)


其實當然稅也是可以負擔,但也就是感覺很不舒服,當時和太后討論換電車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3000CC的稅金也是很高,原以為電車可以免牌照稅,沒想到翻到一篇新聞說110年要開徵,連我本來要勸Buy的都打住了,在想寧願損失3000訂金退單,也不要讓太后將來一直碎碎念。

至於不考慮MY是,考慮M3就是因為工作性質在市區鑽來鑽去方便又省油且車長4.6M(MS 4.8M)停車也方便,所以文章開頭才會把C200或A200(車長也是4.6M以內)列入考量,而開長途回鄉下娘家的時候還是會依賴油車(這是我們兩夫妻的共識)。

PS:事前功課、論點
1.老婆不喜歡也不太相信3C
2.外匯車也不過和SR+差不多價格
3.CC數介於1300~1900之間,稅金肯定比較少
4.因為我打算是要把休旅(油耗9-10km/L)給他開,我業務常常跑換電車省油錢
蘇美 wrote:
我先回饋這位車友,我(恕刪)


買了電動車,家裡另一台車很快就會被冷落了,會一直想著把他換掉...
tim2580 wrote:
買了電動車,家裡另一(恕刪)


不會啦~~我們兩夫妻上班本來就是一人一台,各自接小孩什麼的都方便,回鄉下還是會很依賴休旅。
蘇美 wrote:
其實當然稅也是可以負擔,但也就是感覺很不舒服,當時和太后討論換電車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3000CC的稅金也是很高,原以為電車可以免牌照稅,沒想到翻到一篇新聞說110年要開徵,連我本來要勸Buy的都打住了,在想寧願損失3000訂金退單,也不要讓太后將來一直碎碎念
 
這還有一些不確定性,有可能還會延長或調整
 
2022年CAFE開始實施後,別家廠商(包括賓士...甚至日系平民品牌)會開始更積極地導入電動車
 
電動車馬力扭力天生就很大,這稅制不改,各家車商車子大概也都不用賣了 (他們自然會去找立委幫忙喬的)
 
電動車初期都是進口的,你要車商特別為台灣市場用軟體限縮車子馬力躲馬力稅,然後車價又賣得比國外貴,相信消費者一定會超不爽的,同樣會給立委壓力
 
在來就是電動車保養比較單純,最糟情況你可以把稅金想像成同等級油車保養跟換零件的費用。總體來講,可能還更省。
 
馬力稅倘若真不改,你的特斯拉在馬路上的加速優勢會因此繼續存在,因為大部分的車0~100km/h還是>>>5秒。開豪車,追求的不就是上路要能夠輕鬆超越平民車款嗎。所以也不能說這稅金是毫無意義的。
 


至於不考慮MY是,考慮M3就是因為工作性質在市區鑽來鑽去方便又省油且車長4.6M(MS 4.8M)停車也方便,所以文章開頭才會把C200或A200(車長也是4.6M以內)列入考量,而開長途回鄉下娘家的時候還是會依賴油車(這是我們兩夫妻的共識)
 
很多人買特斯拉之前都是這種想法
 
但買了特斯拉,開長途回鄉下結果都還是出動特斯拉喔   真心不騙
 
原因是因為特斯拉的autopilot太好用了   車道維持ACC,除了橫躺在車正前方的白色貨車要小心以外,基本上跟人在開沒太大差別了
 
也是因為這樣,若你能負擔LR,買LR還是比較好的。
 
我保證你用過autopilot開長途後,都會想開特斯拉回鄉下的,然後到時如果是買SR+,肯定會有0%~100%,以及頻繁使用超充的情況發生,會比較傷電池。
真的要勸退的話,電動車實際使用的電量大約70%(20%-90%),還不包涵冷氣等等電耗。
你要考慮一下是否符合你的需求。當然,買越大電池版本越好。使用電車,要先規劃好使用里程,不像油車隨便開開,這是要先體悟的事情。另一個缺點大概是維修,要有心理準備萬一維修,需要等待許久才能維修。畢竟僧多粥少。
蘇美 wrote:
不會啦~~我們兩夫妻(恕刪)


真心不騙,我老婆換車前無感油、電的差別,現在會排斥坐油車出門...

一直問我什麼時候有小車可以買
蘇美 wrote:
回鄉下還是會很依賴休旅



如同樓上說的
除非那台油車的自動「輔助」駕駛, 比特斯拉優秀,不然,開model 3 跑過長途後,你很難會想再開回油車的。
我有一位開model 3的同事,每兩週固定有一天會開另一台520來上班,因為要幫520充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