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20026分
文章編號:83662031
像樓上指出的高田氣囊,這個我不確定是不是故意,但是美國特斯拉工廠的組裝品質低下是有意為之,神戶鋼鐵的鋼材以次充好也是有意為之,難道他們是被中國人帶壞的?
拿陸製BBA偷料來說事也是顧左右而言他而已,它們的偷料最典型的也就是鈑金鋁合金換鋼這種不影響安全使用的方式而已,而且它們這種合資品牌,外資還是佔主導權的,外資方才是更希望透過偷料來降低售價促進銷售的一方。
如果上述的這些都還不夠說明問題,台日合作的和泰神A鋼材強度明顯不如廣汽、一汽版本的神A,所以這說明台灣人的品質觀念及要求比中國人還低嗎?
再者,以過去中國的安全測試、媒體拆車結果來看,本田皓影、思域鋼材竟然敢在重要的鋼性承擔位置用C級鋼,福斯帕薩特整根A柱斷掉,做為對比,自主品牌的吉利星瑞、長城H6都是同級一線水平,中國人品質要求低?
淘寶的舉例也是典型以偏概全,多少錢辦多少事是世界通行的規則,中國由於生產成本、市場規模,是會有很多東西價格更低,品質一致甚至更好,但並不意味著什麼東西都能便宜得跟鬼一樣品質還有保障。舉個例子,兩岸都有很多那種垃圾小作坊組裝貨的行動電源,大陸是可以用更低價格就買到品質優良的,但如果10000毫安PD 18W的,你去買非活動神價賣200台幣內的,那絕對很爛。我買了10年淘寶,從來沒買到過所謂「看著很好,到手很爛」的東西,因為我不會用註定只能買到劣質品的價格,想象自己能買到品質有保障的東西。再回到台灣來看,如果只看價格便宜就買,無論是蝦皮還是夜市,甚至是大品牌的手機,一樣會買到一大堆比大陸同品質還貴不少的劣質品,一樣劣質,還更貴,這體現台灣市場品質要求很高?
樓主這種用自己的偏見來先射箭再畫靶的思路,實在不敢苟同。
"高田氣囊,這個我不確定是不是故意.."高田被美國政府刑事追訴,最後認罪協商,罰款加和解金10億美金導致破產,幾年後被一家美國公司收購,但實際上被中資併購了。
個人積分:3763分
文章編號:83663139
個人積分:9212分
文章編號:83663297

美國東部時間2020 年 10 月 2 日下午2:19
170
作者:古斯塔沃·恩里克·魯福
我們已經報告了一些與特斯拉懸架有關的問題,但到目前為止,這個問題擊敗了它的前輩。一位特斯拉 Model S 90D 的瑞士車主在高速公路上以 200 公里/小時的速度從斯圖加特開往蘇黎世時,突然聽到剎車後爆裂聲。在他的後視鏡中,他在轉向鎖定之前看到濃煙。幸運的是,他沒有受傷,但我們猜想他在發現他的汽車懸架壞了之後並沒有感到寬慰。
特斯拉車主在他的TFF-Forum.de帖子中僅被標識為SwissTeslaDriver,分享了他的發現照片。他覺得煙霧可能與火災有關,但這是車輪摩擦輪拱上的塑料蓋。更糟糕的是,制動軟管也鬆了,制動液溢出。幸運的是,它沒有著火。
SwissTeslaDriver的汽車最終被 ADAC 拖走,特斯拉拒絕承擔已於去年 4 月到期的保修期內的損壞。特斯拉開始談話時說“這可能是正常的磨損”,但他不接受對行駛 80,000 公里(49,700 英里)的汽車的這種解釋。然而,他得到了一張 7,569.90 瑞士法郎的賬單來修理它。當前匯率折算為 8,223.38 美元。
該線程導致更多人揭示了類似的問題,即使不是以如此高的速度。Amuthep就是這種情況,他說他的名字是 Markus。他汽車的下部懸架控制臂在他剎車時也斷了,顯然是在左側。
在同一線程上,用戶Klaus_Grambichler告知他已於2020 年 1 月 15 日在TFF-Forum.de上撰寫了有關該問題的文章。他的 2015 年 12 月的 Model S 70D 下控制臂也斷了,但它發生在低速時。即使車輪摩擦輪拱,他也能將它開回家。
沒有遇到問題的評論者通過展示售後懸掛部件的頁面來幫助他們。它們將使舊車的車主獲得更強大和更現代的部件,例如 Triscan 生產的部件。
其他一些人顯示,其他論壇和社交網絡有更多關於破壞下控制臂的報導,例如Reddit -不止一次- 和TMC 論壇。甚至在特斯拉論壇上也有抱怨。正是在那裡,我們發現 Model X 也存在此問題,如下面的視頻所示。
除了特斯拉 Model X和 Model S,Model 3 的懸架問題仍然不斷出現(沒有雙關語)。最近的情況由 Zach Sang 報導,他因問題被困在遠離他家的地方後,在 Twitter 上向 Elon Musk 尋求幫助。
在這種情況下,懸掛螺栓似乎沒有正確緊固。通過更嚴格的質量控制,甚至可以使用可以承受更大扭矩的更堅固的螺栓,這更容易修復。制動懸臂表示更嚴重的情況:設計或製造錯誤,只能通過更換這些部件來修復。
我們已嘗試再次與特斯拉聯繫,討論其汽車停運的這些反復出現的問題,並將補充該公司要說的任何內容。至於其他問題,比如Model X 的車頂飛濺、前段時間歐洲的增壓限制、檸檬水洗、Model Y 座椅扭曲、整流罩蓋問題等,目前還沒有回复我們。向前。
您是否遇到過特斯拉暫停的問題?螺栓鬆動、組件損壞等等:如果您遇到這種情況,請通過contact@insideevs.com或我們的 Facebook 頁面與我們聯繫。我們想听聽您的故事,並了解這些暫停問題的嚴重性和普遍性。
https://insideevs.com/news/447075/teslas-suspension-issues-terrifying-200-kmh-autobahn/
https://insideevs.com/news/450511/tesla-recall-model-s-x-suspension-issues/
中國強制特斯拉召回大部分Model S、X車型,公司回應
特斯拉表示召回是不必要的,但無論如何都會這樣做。

作者:古斯塔沃·恩里克·魯福
我們最近寫了一些特斯拉汽車可能出現的懸架問題,特別是控制臂和其他重要部件的損壞。看來該公司正在採取行動,儘管僅在中國,僅針對某些 Model S 和 X 車型,而且僅僅是因為中國政府強迫它這樣做。
特斯拉 宣佈在中國召回 18,182 輛 Model S 和 X。在Electrek從特斯拉監管事務管理法律顧問 Elizabeth H. Mykytiuk獲得的一封致NHTSA 通知美國政府此次在中國召回的信函中,特斯拉對召回的必要性提出異議,並聲稱這樣做只是因為可以選擇對付中國政府的後果是比較繁重的。特斯拉將不得不用新的、更堅固的連桿替換“左右前懸架的後連桿”和“左右後懸架的上連桿”。
然而,特斯拉聲稱沒有導致其懸架斷裂的缺陷,而是組件故障是由駕駛員濫用引起的——比如用力敲坑或撞到路緣。
被召回的 18,182 輛汽車與Gasgoo 最初報告的數字大不相同 。根據第一份報告,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SAMR) 要求召回2013 年 9 月 17 日至 2017 年 8 月 16 日期間生產的 29,193 輛Model S和Model X,以及 9 月 17 日期間生產的 19,249 輛其他 Model S, 2013 年和 2018 年 10 月 15 日。
雖然Gasgoo 的報告沒有說明為什麼這兩個群體看起來是一樣的,但最初的召回文件是由 Moneyball 在 Twitter 上發布的。
由於日期巧合,他認為該數量僅限於 29,193 台,但可能錯過了第二組生產時間更長的事實。這將意味著涉及更多的車輛。
雖然我們認為召回的電動汽車的確切數量可能更接近於 Gasgoo 報告的數量,但特斯拉在發送給 NHTSA 的信中提出了一個較小的數字,但並未說明它是如何得出這個數字的。
它也沒有提到為什麼中國的行政程序會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只是說它會更容易遵守召回。 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召回涉及一些最早的 Model S 和 Model X。曾經生產過。它不限於生產間隔,而是延伸到所有生產到 2018 年的車輛。 2013 年 9 月 17 日可能被選為第一個日期,因為第一批出口到中國的汽車必須在該日期開始生產。
美國或歐洲當局是否也會要求特斯拉發布與這些暫停相關的召回還有待觀察,但如果這樣做,特斯拉對中國當局的回應可能會表明結果。
個人積分:3763分
文章編號:83663496
altezzaclio wrote:
中國只生產Model(恕刪)
現在看來,這比較像是設計不良。
“特斯拉針對2013年2月6日至2018年1月17日出廠的Model S 60、60D、85、85D、95D、100D,以及2017年3月29日至2017年5月22日出廠的Model X 75D、90D、100D發起正式召回。
原文網址: 快訊/特斯拉Model S、Model X懸吊有斷裂疑慮 全台即刻發起召回 | ETtoday車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speed.ettoday.net/news/1991017#ixzz7EBX1P3gC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這些車子沒有一臺是大陸做的,大陸的Model Y也是今年三月才下綫,也免不了召回的命運。
這個問題蠻大的,一方面這是安全性問題(還好貌似還沒人命傷害的樣子),另一方面説明了造車新勢力在一些基礎問題上的研發沒有大型燃油車厰的嚴謹(或是經驗)。
是不是零部件品質問題,我想不用現在做判斷,反正這個問題...讓子彈飛一會吧。特斯拉亂扯也不是第一次了;反正特斯拉的習慣就是天錯地錯特斯拉不會錯。這個跟民進黨有點像,哈哈。
我能理解很多人爲了很多原因覺得大陸還是低端製造,安全不及格等。這個當然有先入爲主等原因,但是如果你在美國,看到幾乎所有港口的吊車都是中國製造,超過30%的船舶是大陸造(包括最難的LNG運輸船)等,不知道你們會不會稍微改變一下自己的感覺?
畢竟,這地球不是靠著“感覺”來運作的。也有些朋友在大陸曾經待過幾年,把那時候的“感覺”與“記憶”放到現在,可是真的已經不一樣了。
就拿LNG運輸船來説吧,這種精密度比價格重要的專業船隻,有哪個船東敢因爲價格就偷工減料?結果就是現在南韓還有中國幾乎瓜分了整個地球的製造量,連日本都得靠邊站,更別説美國了。
誠然,中國製造還有不足,但真不是哪個單一國家可以説嘴的。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