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突破盲點純電車所吃的電也是靠燃燒碳與石化燃料來的只是把炭排放轉嫁到發電廠讓數據看起來似乎很環保其實還不是假象說省錢也是假的如果哪天一度電的單價比石油單價貴那麼開純電車的還會繼續開嗎?純電車根本不是最佳環保方案
概念沒有問題,高耗能的汽車本來就該課徵多一點的稅。有問題的是數據,那個444Kw/Km比美國能源部的高87%啊。以下是美國能源部的資料:Tesla Models (85KW)是 38kwh/100mi,新加坡測的是444wh/km,換算是71.44kwh/100mi(如有算錯歡迎更正)。
純電動車在怠速時不會產生不必要的噪音、廢熱與空氣污染。一般燃油汽車假設每天使用時因停等紅燈,或其他冷車發動、臨停…等無意義的怠速,總計為10分鐘,一年使用汽車220天,一台車一年光是無意義的怠速就會產生2200分鐘/約36小時的噪音、廢熱與空氣污染,若再乘以500萬的車輛數…(目前雖然有部份車款配備怠速自動熄火裝置,但依然難以完全避免無意義的怠速運轉)
台電人員絞盡腦汁想把離峰時多發的電能儲存起來如果台電在離峰時間發的電用不完怎麼辦,就找個地方埋線,把電流灌到地上,白白浪費掉了。這個就是台電為什麼設立抽蓄水力發電廠的目的,離峰時間(大部分是晚上)機組還是在發電,就用抽水機和大水管,把水抽到高處,白天尖峰時間才放流下來發電。電動車不就是另一個電能儲存的概念嗎?晚上把多餘的電讓電動車充飽電,不浪費機組發的電能,白天開的車子又沒有污染。如果不開車,把電送回智慧電網,補充尖峰時間用電。內燃機車輛和電動車輛是可以共存的,電動車對總體能源的運用是有幫助的,而不是增加耗能。curtis840 wrote:沒錯「離峰充電」才...(恕刪)
orgichen wrote:電動車不就是另一個電能儲存的概念嗎?晚上把多餘的電讓電動車充飽電,不浪費機組發的電能,白天開的車子又沒有污染。如果不開車,把電送回智慧電網,補充尖峰時間用電。(恕刪) 沒錯.Tesla的Powerwall在美國跟澳洲都受到電力/能源公司的強烈攻擊, 為什麼?自家屋頂的太陽能板發電可以存在Tesla Powerwall, 除了充車以外, 還可以家用.減少用電的結果就是發電廠當初投入的成本無法回收(因為它的發電量/成本相對固定, 無法彈性調降), Morgan Stanley甚至預測有電力公司會因此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