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請小心,最後有車主推薦優惠碼,歡迎使用!



因為家中添了兩個小小孩,本來駕駛E92,考量到安全性及實用性,有了四門或五門房車的需求。所以Tesla去年進駐新光三越時,我很快就跑去現場看車並且預約試駕。那時候TESLA安排了一台P90D,整體試駕的感覺是個不同於傳統汽車的全新體驗。車內空間異常的安靜,非常平穩,我覺得在這兩方面與BENZ S-class是可以比較的。因為家中有S-class所以也經常有駕駛的機會,S-class開在路上,就像是一條大船優雅的滑行著。Model-S給我這種感覺,甚至更棒。我當然也嘗試了P90D加速的快感,令人難忘的貼背感。但是,內裝讓我失望了,一台300萬以上等級的進口轎車,內裝質感與同級車相比有很大的落差。那時自動駕駛在台灣也還未開啟,所以很遺憾那時沒有體驗自動駕駛的功能。充電的不方便也是考量,那時還未有超充或是一般充電站的佈建。所以第一次試駕完後,對超快的加速度久久不能忘懷,但回歸現實面並不會考量TESLA。
後來就繼續看歐洲旅行車種,如新款E estate和5 touring,但是就如同之前所說的,總是少了一點衝動。直到今年八月,特斯拉的業務人員來電通知我並未被選上用自己的車換Tesla幾天的活動,電話中我提到了我對使用電動車的一些保留,對方也很仔細地向我說明,包含了牌照稅的問題。所以後來我就帶著家人去了新的內湖特斯拉展間再看了一次車。這次看到了Model X,並且也見識到了Tesla的車款的進化,Model S內裝質感提昇了,組裝的質感似乎也變好了。業務也提到Autopilot已經可以使用,並且邀請再次試車。雖然考慮的是轎車,但是沒試過X,所以就安排三天後試駕X。
試駕Model X的重點就是Autopilot的功能!為我說明的業務剛好也是特斯拉車主,也是每日使用Autopilot來回桃園台北。試車的時候,見識到強大的跟車及維持車道的功能,有車子插入前方也能夠很平順的讓出空間,前方車子離開,也能夠立刻補上。雖然變換車道的時候有點粗魯,但是確實是堪用的,但是Autopilot功能也一直再進化中。
以下分享購買TESLA的原因,給各位參考:
1. 自動駕駛Autopilot
這是我選擇Tesla的最重要原因。因為工作的關係每日來回台北桃園,Autopilot的功能可以讓通勤變得輕鬆,減少疲勞駕駛提高通勤的安全。交車後使用變換車道,也因為新軟體的關係,變換車道也平順很多。高速公路上使用,不論是白天夜晚下雨等等的天候狀況,我認為Autopilot可信任度已經非常的高了,但是當然駕駛人還是得保持警戒隨時注意路況。Autopilot於每日台北桃園通勤的我真是在適合不過了,所以試駕結束後兩天我就下訂了!

2. 用車的方便性及後續養車費用及時間:
我不是環保人士,所以購車考量不以環保為主。還是回歸到用車的方便性。擁有BMW E92的這些年車子都開的非常順,但到最近兩年(12萬公里以上)陸續出現狀況需更換零件。對於每日通勤台北桃園的我當然造成不便。汽油車的維修保養確實是問題,尤其我的公里數較高,一年可到25000公里,我估算下來在E92上也花了上百萬元的保養維修費用及油錢。所以保養維修考量,因為Tesla原廠提供了四年全車保固及八年的電池保固,加上國外也有超高里程的實際案例,讓我對Tesla整體的妥善率及耐用度有信心,可以讓我省下大量的時間及費用。
3. 車室空間:
因為本身在找車的時候比較傾向德係的後驅車種,後驅車種BENZ及BMW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後座的乘車空間較為狹小,後座中間的位置不好坐。Model S的後座空間不只因車體本身就比較寬敞,中間的位置也不會因為車輪軸而受到壓制。這也是打動我的原因之一,可以是真正的五人座位,而不是如520的4+1的座位空間。後座放了兩個兒童安全倚,中間的座位還是非常舒適。Model S的車型屬於五門掀背,我想應該也不會與德係的旅行車空間相差太多,尤其是又有了Frunk。網路上看了其他車主的影片,能夠裝的東西似乎比E estate還要多!實際擁有後,才發現這種Fastback斜背的後箱,真是非常好用,取東西非常的方便。車的內裝已經改善很多,新一代的TPU座椅非常的舒服,支撐度包覆性都非常的好,中間多了置物空間後卻實質感提高很多。
4. 車價C/P值:
當然台灣的車價相較於美國已經有所扭曲。一台Model S的入門車款價格,在美國可能可買到CLS或是S-Class等級的車子了。國外車評更因為車價的關係,拿S-Class與Model S比較。在台灣雙B的價格確實比美國高了不少,而Model S的定價我認為相對合理。所以如果是選擇300萬左右等級的車,我覺得Model S能提供的整體價值,是非常高的:有同級車所沒有的車室空間,非常經濟的後續保養維護費用,有相當成熟的Autopilot功能。車子軟體會一直(免費)進化,這更是其他同級車無法相比的。如果買車是買大人的玩具,當然有引擎的聲浪會更熱血,有更豪華的內裝爽度更高。但如果純粹是選擇300萬等級的(0-100km只要4.5秒)代步工具,那Tesla絕對是勝出!
交車後使用後心得(1700km):
因為在公司裝了充電器,充電電流可以達到72A,所以充電很方便。雖然台北家中無法安裝,但是台北充電站較多,臨時要充電應該不是問題。目前都只去內湖的超充,有一次跑去Costco買東西順便充電卻發現四個TESLA專用充電車位都已經被汽油車站用,甚感無奈,只能向Costco反應。現在反而覺得吃汽油的車才不方便,如果一早趕著上班還得先去加油站加油,或是得惦記著該找時間去加油之類的。相反的,電動車只要家裡或是公司能夠充電,不用多花時間,每天出門的時候都可以電量充足的出門。


Model S車身確實很大,在台北的巷弄中不是那麼方便。氣壓懸吊很好用,停入停車場可以把底盤拉到最高,減少刮傷的機會。後向鏡頭顯示非常的棒,畫質非常清楚,不論是夜晚或白天都很好用,協助在巷弄中駕駛這個龐然大物。21吋的輪圈,很帥,但是真的很怕在路邊停車時傷到,而且因為車寬的關係,應該都是會超過停車格的。所以我盡量不停路邊。
車子內裝選了白色,很帥氣,雖然皮革本身有做防污處理,但是還是有點心理壓力。也因為擔心弄髒,所以遲遲未去貼隔熱紙,也怕去洗車反而弄髒內裝。我的Model S幾乎是全部的選配都上了,除了車色是最基本的黑色,升級了抗生化武器等級的HEPA系統,升級音響,白色內裝,21吋輪圈。如果再讓我選一次,車色應該會選擇灰色或是紅色的,感覺黑色有點太暗了,無法反應車身線條的美。升級音響的部份我沒有和標配比較過,畢竟音源本身就無法太講究了,我覺得不見得需要升級。

軟體已經更新到44版,多了方向盤及座椅自動退讓方便駕駛入座的功能和舒適加速功能。老實說空間已經很夠了不太需要,也早已習慣 Tesla加速的模式。但是這些不定期的軟體更新,讓我感到Tesla的誠意,他們在很多方面都翻轉了汽車使用者的經驗。

Tesla扭轉了汽車工業的方向,也帶動了全球電動車的風潮。在我的Model S上我感受到Elon Musk和Tesla對於汽車的熱情,也希望透過我的分享能有更多人加入特斯拉車主的行列!以下是我的車主推薦優惠碼,可以獲得超充免費充電的優惠:http://ts.la/alfredchuang7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