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韓國車沒有所謂的自動駕駛, 只有還不夠格稱為完整L2的輔助駕駛,所以廣告中絕不會看到自動駕駛這四個字。目前我試過IONIQ 5的L2,好像只有跟車與車道維持這兩功能,這兩項在市區道路都不適用,且可能發生危險,在交車時,交車專員也一再提醒,在市區道路上別用這兩項功能,危險!且挺嚇人的。至於其它部份,除了螢幕小了點, BOSE音響弱了點(完全沒有BOSE感),其餘Perfect!最棒的是座椅,一整個舒服,貼附支撐性極佳,開啟座椅通風,用四個字可形容,背脊發涼。
翱翔阿賢 wrote:一個是很棒的電動車,...(恕刪) 其實,我認為在進入L3之前都差不多,只是功能強與弱及出事早與晚的差別而已,若放任自動駕駛, 遲早要出事,若不放任自動駕駛,那除了要看路,還要顧自動駕駛有沒有凸錘,出了事都是駕駛自己的事,不干公司的事。
在台灣很多進口車進階的輔助駕駛功能都是被關閉的,EV6和IONIQ連導航和HUD都不能用了,怎麼可能啟用完整的輔助駕駛功能?看看Tesla的FSD、BMW的5AU和Lexus的LSS+ 3.0在台灣很多功能都是被閹割的,台灣也沒有建置高精地圖,L2+以上的輔助駕駛只有Tesla能支援,其它車廠引入台灣功能一定都少很多。
jiahan wrote:在台灣很多進口車進階...(恕刪) 不禁要問一句,台灣不是號稱科技島嗎,曾經何時怎變得如此落後,高科技的東西在台灣都不能用。數位部的那位人妖花了上百億還在開發別人快用爛掉的叫餐APP, 怎不來搞搞這些真正的高科技。
Bubblee wrote:韓國隊的EV6造型質...(恕刪) 開過ioniq 5跟model3 目前最新版特斯拉我覺得除了自動變換車道比較特別,誤判率超高,常常莫名自動煞車,像是明明只是對向車道有車經過就突然踩煞車,然後加減速控制跟跟車到停的控制我也覺得沒ioniq5細膩,ioniq 5大概就是中規中矩把常用的東西做好
安全帽戴好 wrote:開過ioniq 5跟model3...(恕刪) 今天是開ioniq 5的第三天,前兩天在摸索, 今天摸出新發現,ioniq 5方向盤兩邊用於控制電能回收的撥片超級好用,幾乎可以完全代替煞車。左邊撥片增加動能回收,右邊撥片減少動能回收,能配合前車距離迅速改變動能回收的力道。左邊撥片還有一項特異功能,只要長壓,車子就會在數公尺的距離,以無頓感的方式平順地將車停下。下坡時,長壓車子停住,放開車子滑行,這功能在下坡堵車時超級好用。用手壓撥片比用腳踩iPedal要好控制太多了, 一路上玩此項功能,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