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弟知道的部份來說好了
年輕時 在第一果菜市場待過一段時間(華中橋下)
中盤區跟停車場平行那條
那邊有很多做根莖類(蕃薯 地瓜 菜頭 紅菜頭)的中盤 大盤 堂口
他們除了自己有再交餐廳 工廠(美而美之類的 五股蠻多加工廠的)
還有跟很多其他菜攤 中盤再配合(別人也有再交餐廳 也會有需要根莖類的)
即便根基那麼穩了
他們還是不會放棄店面(攤位)
也必須一直拉新客人
不時也聽說一些做不下去...
那些老闆很多都是在南部有租地以及請工人種(小弟有去雲林陳家的工廠看過 100多甲 每天早上近百農人吃大鍋飯)
也有很多老闆有在進口來賣(普遍台灣的比較好賣 進口的通常都是颱風過後搶種來不及收成 價格很好時會進)
以上 叫做大賣 中賣
而他們交的工廠 都是打契約 年約
價格不論季節 風災有的沒的 很少在變動
餐廳打的是人脈以及給採買的回扣(我有看過超過5%的回扣 內湖某最大醫院底下的某自助餐 月金額120W 10年前左右)
簡單說
這些看似跟您沒關係
但實際上已經在跟您說 您不太可能打的進去了
您跟人拿的價格再低
也不會比那些"控制價格"的人低
除非你量大到去南部跟人打契約 不經過農會
進貨價不漂亮的情況下
大量的妳賺不到
而且您的人手 空間 冰庫 洗場什麼的 也都還沒辦法跟上
剩下的就是小賣了
以台灣人的習慣
沒加工過 想要單純賣生番薯(且只有一種 很多餐廳都是整間用所有菜色 給一間菜攤全包)
很難做的起來
您講的鹹酥雞有的沒的會這樣跟你叫
通常都是貪方便或是便宜
您的利潤也有限
您只有2個人手 一台貨車 您一天能跑多少趟?能跑多少個縣市?一個縣市又能包到多少?
網路賣生的..
你自己想想有哪種人會去買?
沒有獨創性 也沒有差異性
價格沒比別人便宜
人脈基礎也沒有別人深厚
說實話
我覺得很辛苦
您要不要重新定一下方針 策略!
您有想過你們想要賣的是哪些客源嗎?
一個月要賣幾萬斤才夠開銷?
雖然有個機會 有親人有點門路
但是這種門路 隨便一個市場做個幾年的都有阿...
為什麼沒幾個人跳出來做?
真的要好好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