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其他大大怎麼看待其他人賣的東西比較便宜? 這邊指的是材質差異,一分錢一分貨, 我的東西貴因為材質、做工比較好, 別的廠商便宜,但材質普通,做工普通。 簡單講就是從中國拿現成的,價錢用一下就放了。 雖然我講求品質,但大部分消費者偏向有得用就好... 所以便宜的真的賣得很好... 明明賣我的對合作夥伴利潤比較好, 可是合作夥伴也說現在市場比較...恩... 這幾個月得失心有點重阿...
一分錢一分貨、不要以為消費者個個是懂貨的行家~除非你是大品牌或日/德/美進口貨、否則就算台制或華麗的圖文商品介紹、也一樣屬低價品。很多(中國貨)一樣的商品也是分等級的、生意人以(利澗)為目標、台灣豆丁大的市場、走高價位叫找死。
看海成花 wrote:不知道其他大大怎麼看(恕刪) [一分錢一分貨]客人不在意這一分貨的話,這一分錢就是浪費。[大部分消費者偏向有得用就好..]所以大部分消費者不需要你的一分貨。你也只能賣給「不只想有得用」的人。目前來說,真是你賣了錯誤的商品,別怨消費者啊…要不然你就必須持續教育客人「好」的意義在哪,然後看他們願不願意買單。
你想一個問題假設你是早餐店你的雞蛋是用土雞有機飼料蛋, 一顆雞蛋成本10塊錢, 別人適用籠雞生的打針飼料蛋你所有材料都是用最好的但是你一個三明治要70塊隔壁的一個三明治35塊客人當然買35塊他們不會管你那麼多
對阿!很多消費者是買消費消耗財在過生活一邊工作賺錢,一邊花錢支撐生活你的心裡是賣永久財問題沒有那摸多人想要買骨董來收藏吧這樣講你就懂了吧好比做木工,很多人也會偷料拿便宜的木材好比建房子,建商也會拿便宜的中國砂石好比做印刷,大家愛比價就去中國生產連作毛巾都偷料去中國生產要用好一點的毛巾也是要多花錢但是就像擠牙膏依樣用完了還是要買有的人襪子一雙150才能穿有的人10雙100穿得很開心沒有對與不對只有和時間賽跑才能賺錢這也沒有捨摸好教育的每個家庭的消費力和收入是成正比你總不能要求窮人開勞斯萊斯吧!社會有300萬人薪水都在3萬以下!
台灣人重視cp值,cp值整天掛嘴邊。為何一些日本來的拉麵最後鍛羽而歸?因為日本的職人精神抵不過CP值3個字我親戚是做吃的,她說大部分客人以價格為第一考量,只要東西不算太差客戶接受度就高,而你給客人好的東西但貴一點,馬上就變成沒CP值,客人會如此誤判有許多原因是因為客人根本不懂東西的好與壞,而判斷CP值的工具只有嘴巴,鼻子,眼睛,而少了大腦所以,台灣很難有類似日本的職人精神,我們只能吃的到普遍60分的東西,99分的東西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