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個人剛在創業的路上,無員工還未賺到錢就必須繳負責人健保這件事

對於一個人在剛起步的創業路上,租金,水,電,成本....等等,樣樣都是開銷。

每個月收入還未必足夠公司開銷的情況下,健保硬性規定只要是公司不管有無員工就得成立公司健保單位,負責人就得每個月繳快2000塊的負責人健保費。

請問大家認為這對於創業初期本來就辛苦甚至省吃簡用在奮戰的負責人來講會不會是一個很大的負擔,而且名下加眷屬健保,眷屬的健保費更是比一般人的健保加眷屬的健保費高非常非常多。

很多時候心裡在滴血的大喊,不是當老闆的都賺錢,也不是當老闆的都轉大錢,這實在太不公平了!

健保局為何不依照公司營收來規定,個人創業的老闆營收超過多少就得成立公司健保單位,而不是每月不管營收是只有5000塊,還是5萬或者50萬或500萬都得繳最低快2000元的負責人健保,難怪很多創業沒多久的公司,營運沒多久就收起來了,光是健保這個規定其實就有很多個人作業的負責人吃不消了。

請問各位在創業路上的老闆們大家的看法是否同感呢?
繳稅,員工勞健保這些都是創業者必經之路,中小企業或中產就是主要納稅群體,想跑都跑不掉,你可以選擇
1.當小攤販不用繳稅勞健保還能爽爽賺
2.改善商業模式提昇毛利跨過這個門檻

我前面幾次創業也是面臨一樣的情況,營收都不足了,哪有多的錢繳這個繳那個。創業失敗幾次後學到許多教訓,最後一次創業總算把公司經營起來。回頭來看當時的自己,1.商業模式不純熟,2.財商知識不健全,3.抗壓及突破困難的心不夠堅韌

創業沒有捷徑,就是不斷試錯,持續累積失敗經驗然後修正。 如嬰兒學走路一樣,總是要跌跌撞撞才能開始爬,再學走,再來跑。 重點只有"堅持"跟"避險"。


就像一顆掉在石礫裡的種子,發芽時必會四處碰壁,唯有四處鑽研尋找空隙,突破地面後才能成長茁壯
屁孩要叫娘
我這行需要開發票給客人,然後經濟不好客人荷包縮水,客人比價就很難做成生意。
leonhsu1
每一行都是這樣,總是在比價格,比品質,比服務,若做不到別人沒有的優勢,只能被淘汰。這是做生意的現實
垃圾政府就喜歡的就是強收百姓的錢啊

只要你營業登記
你就直接用最高級距去計算健保費

如果你家小孩依附在你身上保健保
那你家小孩每一個健保費每個月都會是2000多元

這個垃圾政府不會去看有沒有工作能力、有沒有獲利
賺你要繳稅,賠你還是要繳稅


而且健保局還很奸詐
我身邊好幾個朋友都遇過
營業登記後,會有一次健保費直接暴增變上萬
然後你去反應才跟你說系統錯誤,所以後面健保費慢慢抵扣
但如果你沒反應,之後就都上萬元計算
屁孩要叫娘
他們就收錢收到手軟,人民就付錢付到腿軟這樣,真的很誇張!
3
公司設開曼群島


難怪健保支撐不下去
年年都在賠錢!

潛水500年浮起來還是綠蛆一樣綠,白鳥一樣白,藍狗一樣藍!沒辦法改變甚麼只好繼續潛水去!
如果你真的連負責人健保費都覺得痛

那你就去保在別人公司囉

沒門路就去外面找會計師吧

只是算一算下來也不一定會比健保費划算

開公司營業就是要盡快地創造營收

而不是拘泥在健保費上吧

如果你一直為了快2000元的健保費所苦

真的趕快回去上班吧

一堆特休又有穩定薪水,又不用承擔公司賺錢與否的風險
當然不是每個當老闆都賺錢

但基本條件還是不能違法

初期要熬過當然不簡單

但如果沒有能力熬過或做到不違法

那表示你還沒有能力當老闆
很贊同你的想法。在理想情况下,健康保险政策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考虑到不同规模和阶段企业的实际情况。例如,可以设定一个基于企业收入的保费比例,或者为初创企业提供一定期限的保费减免。
屁孩要叫娘 wrote:
難怪很多創業沒多久的公司,營運沒多久就收起來了,光是健保這個規定其實就有很多個人作業的負責人吃不消了。

幾千塊都吃不消.... 別創業了
當老闆還在算那種小錢,你是開小店吧...
我一個月營收一億多,該繳的稅、費、健保通通都正規繳納,也是KPMG做財簽稅簽,根本無法逃漏稅

才兩千塊而已,這種小成本,會讓公司撐不下去倒閉?別鬧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