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人在剛起步的創業路上,租金,水,電,成本....等等,樣樣都是開銷。
每個月收入還未必足夠公司開銷的情況下,健保硬性規定只要是公司不管有無員工就得成立公司健保單位,負責人就得每個月繳快2000塊的負責人健保費。
請問大家認為這對於創業初期本來就辛苦甚至省吃簡用在奮戰的負責人來講會不會是一個很大的負擔,而且名下加眷屬健保,眷屬的健保費更是比一般人的健保加眷屬的健保費高非常非常多。
很多時候心裡在滴血的大喊,不是當老闆的都賺錢,也不是當老闆的都轉大錢,這實在太不公平了!
健保局為何不依照公司營收來規定,個人創業的老闆營收超過多少就得成立公司健保單位,而不是每月不管營收是只有5000塊,還是5萬或者50萬或500萬都得繳最低快2000元的負責人健保,難怪很多創業沒多久的公司,營運沒多久就收起來了,光是健保這個規定其實就有很多個人作業的負責人吃不消了。
請問各位在創業路上的老闆們大家的看法是否同感呢?
1.當小攤販不用繳稅勞健保還能爽爽賺
2.改善商業模式提昇毛利跨過這個門檻
我前面幾次創業也是面臨一樣的情況,營收都不足了,哪有多的錢繳這個繳那個。創業失敗幾次後學到許多教訓,最後一次創業總算把公司經營起來。回頭來看當時的自己,1.商業模式不純熟,2.財商知識不健全,3.抗壓及突破困難的心不夠堅韌
創業沒有捷徑,就是不斷試錯,持續累積失敗經驗然後修正。 如嬰兒學走路一樣,總是要跌跌撞撞才能開始爬,再學走,再來跑。 重點只有"堅持"跟"避險"。
就像一顆掉在石礫裡的種子,發芽時必會四處碰壁,唯有四處鑽研尋找空隙,突破地面後才能成長茁壯
關閉廣告
顯示廣告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