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135cb750 wrote:如果是車規加上通過認證的話,本來就不便宜了 不要自我催眠好嗎?..............安規認證也不過一二十萬而已,就做那一次攤到每一台身上,也不過一台幾塊台幣,你在搞笑嗎?.............
英英沒袋子 wrote:MCU如果壞掉不是常態,GGR其實應該站在消費者立場給予延長保固。不然一般人哪負擔得起?.(恕刪) 這可能要思考一下如果能證明是常態,應該招回,因為這是品質問題反之如果不是常態,車主如何證明正常使用?公司方如何證明非不正常使用?否則延長保固的風險是直接加在公司身上
超級賈斯丁咧 wrote:研發要錢阿...(恕刪) 這種說法也有盲點。在生產時,應該都納入整車的利潤計算。替換零件就算材料成本、倉儲管理費...這家不是標榜AI大數據?那應該可以做到高效率的管控,這樣開銷會很大嗎?就算這些都忽略好了,料件都是公司定價,假定2~3年後已回本。難道廠商會主動降價算你便宜嗎?
hugolin6325 wrote:就我所知大概就是ISO 16949吧! 哪有ISO 16949..............TS16949才是車用的規範,而且現在已經改成IATF16949了,等於跟VDA6.3結合,不要自己創造新名詞好嗎?............
moacetyl wrote:辦張兆豐信用卡刷卡...(恕刪) 你知道 手機的使用率和電車比使用率完全無法比較嗎..一般人沒事幹一個小時內就有機會拿出來看東西玩遊戲..一天至少隨便算上使用時間就有1-2個小時吧 然後也是隨時待機 裡面還有在運轉接收電車則是你要用去啟動她 在動的時候才會運算輸出控制..所以根本拿來比較就錯誤的
hx135cb750 wrote:光台灣就有TES測試規範以前我任職公司開發汽車防盜器銷歐洲就要通過Pulse 5a了(早期防盜器只有加保險絲,發生火燒車事件後才認真研究如何過規範)更何況是高瓦數的電動機車 TES是個國際不承認的垃圾騙錢規範,VSCC這個垃圾財團法人搞出來排擠小廠跟個人研發用的.............除了美國跟歐洲你要走那邊?自己定規範然後收費比UL跟CB收費還貴N倍,歐美都白癡就你台灣聰明?歐美有承認你TES嗎?還是實驗室有通過歐洲ECE認證?這才叫做跟國際接軌,自己找亂找規範拼拼湊湊最嚴苛的,設立一堆沒必要測試的項目,除了騙錢還有啥目的?...........測試高速、爬坡、加速、耐久、殘電要幹嘛?這些是整車廠自己要負責的,你TES重複測試幹嘛?跟安全性何關係?一到六項全部都是垃圾,8分成兩項根本是湊文章,9分成兩項也是湊文章數量,這些車廠都會測試,你TES不能收個三千台幣審審文件就好嗎?非得要把車廠的事情全部重新幹一遍才爽?垃圾到家的測試.....
七七三 wrote:你的想法才神奇吧,廠商推出來產品本來就是貴的跟便宜的,全鋁合金車料都用最貴的,你當然修車的時候當然錢就得掏出來了,這不叫消極,這是你對於你買的東西有點基本認知吧。那如果今天壞的是馬達他不就要撞牆了。 鋁的製程那樣多,鑄鋁成本低到靠北邊走,工件都是秤重賣,都是賺加工錢而已,那個控制器鋁殼的成本是最低的,不懂產業生態不要虎爛好嗎?
weiwei0118 wrote:鋁的製程那樣多,鑄...(恕刪) 真的,那爲什麼油車的鋁合金也都貴的不要不要的?你怎麼不做一台來造福大家啊。腳踏車鋁合金車架直接多個0,至少一萬八起跳,我可以問一下爲什麼要那麼貴啊?版上吹了那麼久結果能做的出來也只有gogo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