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hin wrote:你確定你不會是跟那些...(恕刪) 冤枉喔,我不是空空啊!?我要表達的是睿能如果要繼續堅持商用方案,這種幹死人(基礎里程費高)又沒保障(沒有電池豁免),還有隨時片面更改合約,連通知都沒有的霸王條款(現在新聞喇一喇,大家都知道了),銷售量繼續往下滑是可預期的。
mana10000 wrote:真的退了銷量從85%(恕刪) 真的勒,gogoro 銷售量鼎盛期是 97% 的,現在只剩83%這一定是要倒了啦 ......---最好是啦看看第2的宏佳騰10%,第3的山葉2%是哪家系統的還不是 gogoro系統,是有消退到哪裡去
mana10000 wrote:真的退了銷量從85% > 昨天前天還84%到今天剩83%電動機車產業網看的) y20070122 wrote:好的!3月銷售8,619台,機車總市佔率11.6%4月銷售7,296台,機車總市佔率11%7296/8619=0.8465銷售量下滑15.6%) 看企業的成長與未來要看的是年增率,也就是2020.4月比2019.4月。這年增率衰退才是真的可怕。現在迫不及待等看5月份的年增率惹。
CLA45 AMG wrote:y2007012...(恕刪) 這疫情每個廠牌都有傷到,看衰退的比例看來,所謂的退坑潮似乎喊喊的較多。車都買了,能果斷承擔賣車損失的,恐怕不多好比當時我買到SMAX車王,9萬5購入,騎三年店家只收4萬5,行情比勁戰還要差,我等於為了換新車,要承擔高折舊,還得貼很多錢才能再買一台新車,要不是車真的問題太多,我想我也很難果斷認賠
記得這種預測的之前很多什麼扣羅屎,魯啦啦,CDX,曾讚,油車老闆,都被數據洗臉洗到不敢來了從一個月賣不到1000台唱衰到一個月賣2萬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全部死在沙灘上呀! y20070122 wrote:我想認賠的車主比較少...(恕刪)
你說的對 wrote:記得這種預測的之前很...(恕刪) 我們可以慢慢看,我一開始也看好睿能但是最近睿能一直在砸自己的腳是行銷部門腦袋被門夾了?還是真的缺錢缺到要砍自家消費者?還有法務專員在擬定合約怎麼會弄出一個霸王條款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