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 電動車比汽油車環保嗎?/陽毅平教授
通常消費者考慮買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還是買汽油車(gasoline vehicle)的時候,會考慮以下因數:車價、總里程壽命、政府對電動車購買的補助、或是每公里應繳的燃料稅,通常政府推動電動車的策略時,為了鼓勵消費者使用電動車,初期都宣導電動車是零排放(no emissions)、零污染(no pollution),卻很少提到電力的來源也會造成的環境破壞。
不久之前,新加坡一位特斯拉電動車(Model S)的車主,就因新加坡政府車輛碳排放(Carbon Emissions-Based Vehicle Scheme, CEVS)超標被罰款,根據新加坡的電力來源污染排放值,每產生一瓦時的電會造成0.5克的二氧化碳,而這位車主的電動車要消耗444 Wh/km電量,相當於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是222 g/km,屬於嚴重超標。依據新加坡的補助規定,如果車輛的二氧化碳排放在95 g/km以內,就可以補助新幣三萬元,如果車輛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30 g/km以上,就要繳新幣三萬元的稅,這位車主的排放量落在216-230 g/km之間,被罰款新幣一萬五千元,約新台幣36萬元左右[1]。
根據一篇研究報告[2],電動車在某些地方使用時,會製造更多的污染。從電動車本身的排放來說,它是零排放、零汙染,但從用電來源的角度來看,電動車要充電,這個電由電廠發電產生,若是由燒煤的火力發電而來,電廠煙囪造成的環境污染就要算在電動車的頭上。由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使用電動車或汽油車都會對使用區域造成環境破壞,也會對鄰近區域造成環境破壞。電動車造成的污染就複雜了,首先要知道電動車每公里的耗電量(瓩時/公里, kWh/km),冬天和夏天都不一樣,這是溫度的函數;其次,計算各電廠發電每瓩時產生的污染物質;再利用每天電動車充電的曲線,將電動車每公里造成的污染量計算出來。本篇報告計算的污染物質包括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懸浮微粒(PM2.5)、和揮發性有機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與我們一般汽車污染排放檢查的物質有些不同。當這些污染量(ton/km)計算出來後,再換算成破壞值(damages),例如,美國環保署(EPA)對二氧化碳造成的社會成本估計為US$41/ton,兩者相乘就成為每輛車在各不同使用區域的破壞值($/km)。上述社會成本的估計相當複雜,主要有三個變數—人體曝露值(exposures)、實際影響(physical effects)、和財物損失(monetary damages),其中人體曝露值可轉換成實際影響,例如,早死(premature death)、疾病、農作物歉收、因曝露PM2.5造成的死亡率、因曝露O3造成的死亡率等。美國環保署也訂出一個「統計生命價值」(value of statistical life, VSL),意思就是「若要避免因曝露在空氣污染中造成死亡的風險,所需花費社會成本的上限」,數字是6佰萬美元,約台幣一億八千萬。
這篇報告選用Ford Focus電動車為統計車型,因為這一種車型也有汽油車,比對方便。統計結果,電動車對美國本土環境與社會造成的平均破壞值為2.5 cents/mile,因不同城市與區域有很大的差異,如圖1所示,左圖是開汽油車造成的破壞值,右圖是開電動車造成的破壞值,範圍約在0到5 cents/mile之間,紅色值最高(約在3-5 cents/mile之間),綠色值最低(約在0-1.5 cents/mile之間)。我們很驚訝地發現,美國中西部到東部,有一大半地區開電動車造成的破壞值高於平均值,甚至達到4 cents/mile以上(紅色區域);而在美國大部分區域開汽油車所造成的破壞值,居然小於1.5 cents/mile。例如,在洛杉磯,由於人口稠密、車行里程(vehicle miles traveled, VMT)高、大氣品質較差,開汽油車造成的破壞值為3.99 cents/mile,但在美國西岸電廠發電方式乾淨,開電動車造成的破壞值為0.69 cents/mile;然而,在美國中西部主要是燃煤火力發電,若在華盛頓特區,開汽油車造成的破壞值為2.31 cents/mile,開電動車造成的破壞值卻為3.03 cents/mile;因此在洛杉磯買電動車可獲補助,在華盛頓特區買電動車卻要交額外的稅。這篇報導也比較了不同廠牌的電動車與其對等的汽油車所造成的破壞值,例如Chevy Spark電動車的全美平均破壞值為2.2 cents/mile,BYD e6就高達4.2 cents/mile。
在國際上,許多國家與地區都制訂了二氧化碳排放標準[3],例如,歐盟規定2020年為95 g/km,美國規定到2025年為109 g/km,我國尚未制訂電動車的排放標準,也尚未精算過開電動車或汽油車所造成的破壞值,然而,根據台電103年公布的二氧化碳排放係數為0.521 g/Wh,國內正在試運行的一款電動車的耗電量為135 Wh/km,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為70.3 g/km,看起來在台灣應該很適合開電動車。當國外電動車進口數量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國也應該儘早制訂電動車的節能標章等級,一方面可以防止劣質電動車進口,一方面可以帶動國內電動車業者,生產低碳節能的電動車,進軍國際市場。
美國境內汽油車(左)與電動車(右)造成的破壞值
美國境內汽油車(左)與電動車(右)造成的破壞值
參考資料
[1] Channel NewsAsia, LTA on Tesla: CO2 emissions for electric cars start at power grid, Mar. 4, 2016, http://www.channelnewsasia.com/news/singapore/lta-on-tesla-co2/2572062.html
[2] S. P. Holland, E. T. Mansur, N. Z. Muller, and A. J. Yates, Environmental Benefits from Driving Electric Vehicle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June 2015.
[3] 潘文炎(發行人)、余騰耀(總編輯),作者群:梁啟源、尹啟銘、王漢英、陳信宏、溫蓓章、石育賢、王正健,我國電動車產業發展,財團法人中技社專題報告,2014。
可研究所 資訊與通訊研究所 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 量測技術發展中心 影像顯示科技中心 服務系統科技中心 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 巨量資訊科技中心 智慧機械科技中心 智慧微系統科技中心 雷射與積層製造科技中心 產業學院 技術移轉與法律中心 產業服務中心 國際中心
法律聲明
智財聲明
工研院圖書館
服務專線 / 信箱
採購資訊
問答集
本網站已通過A+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版權所有© 2014工業技術研究院 ∣ 新竹縣竹東鎮中興路四段195號 (地圖) ∣ 總機:+886-3-582-0100 ∣ 客服專線:0800-45-8899
一個有骨氣的橘子
ddrgnn wrote:這個教授跟你一樣,拿新加坡特斯拉的例子講就該被打槍了。你更好笑,都PO幾次新加坡特斯拉後續的新聞,你還故意漠視,簡直鬼打牆。
2016/05 電動...(恕刪)
請你回答:為何新加坡對後續的特斯拉汽車全部減稅?完全打臉你的講法?你不要逃避歐!
新加坡給予特斯拉減稅
新加坡又進口了兩台Tesla(如下), 不同於第一台Tesla被課新幣$15,000排放附加稅(CEVS), 這兩台反而獲得減稅
--- (2nd) Model S P90, 最大馬力515kW, 一年車, 減稅新幣 $15,000
--- (3rd) Model S P85D, 最大馬力386kW, 全新車, 減稅新幣 $10,000
奇怪的是, 第一台進口的Tesla(如下), 馬力遠小於上面兩台, 卻被以高排放而加稅
--- (1st) Model S P85, 最大馬力285kW, 一年車, 加稅新幣 $15,000
第一台Tesla的車主對於政府終於了解怎麼測電動車感到欣慰, 然而新加坡政府仍然拒絕對第一台Tesla重測...
此外,新加坡交通部長證實, Model 3若進口, 將獲得最高級別 新幣 $30,000 的減稅優惠
特斯拉model 3 將減稅
----------------------------------------------
還有,你貼的教授文章結論你有看到嗎?"國內正在試運行的一款電動車的耗電量為135 Wh/km,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為70.3 g/km,看起來在台灣應該很適合開電動車。"
這項研究考慮的空氣污染指標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研究使用 11 輛 2014 年款的電動車,以及最相似的汽油車作為實驗用車。
汽油車的排放非常容易監測,通過綜合考慮油耗、污染物擴散程度、污染的影響等等因素,計算成在某地開某車的每英里排放。
另一方面,電動車的排放則通使用其能效單位「千瓦時/英里」計算出從電網獲取了多少電量。同時需要參考的是當地電網的每小時排放資料,從而計算出電動車在發電廠製造了多少排放污染。
結果是,總體上電動車和汽油車的每英里環境成本是差不多的,在某些地方電動車的環境成本甚至要高於汽油車。http://www.techbang.com/posts/24484-electric-vehicles-than-gasoline-vehicles-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let-us-think-of-power-is-where-it-came-from-and-then-answer-this-question
從上圖能看出,美國各地電動車與汽油車的環境成本分佈。總體而言,西部比東部環保,鄉村比城市環保。因此,研究者提議政府應該根據這種成本分佈制定公共政策,對不同地區的電動車給予相應的補貼/徵稅。
電動車本身是零排放的,所以很自然地給人一種純天然綠色有機無污染的感覺。但是,當一個國家的電力來源如果是透過污染而來的,那麼電動車的真實身份也變成燃煤車。當然,供電來源因地而異,因此電動車的環保性也要根據所在地區判定。
這個研究並不是對電動車前景進行否定,而是說明了唯有獲取乾淨的電的來源,以電驅動的所有工具,才能真正變得環保、清潔。
一個有骨氣的橘子
不然後面幾台幹嘛減稅? Model 3 還給到最高的減稅額?
你講的沒錯,電動車環保只建立在發電也環保的前提。
但是燃油車完全無法環保啊!
從石油開採,運輸,提煉,配送,到最後低效率轉換,每一步都是污染。
電動車你只要改善發電方式,立竿見影。
且電力只有給電動車用嗎?
吹冷氣,上網這些都不用用電?
電動車耗電,但是可以減少石油使用,吹冷氣,上網可以減少石油使用嗎?
如果說用電污染,那這些用了電還不能減少碳排放的行為是不是要先禁止?
電力產生方式是政府規劃的,怎麼通通推到電動車頭上?
沒有了電動車,這些發電的污染就會自動消失嗎?
ddrgnn wrote:
新加坡政府仍然拒絕對...(恕刪)
上海市政府宣布Tesla Model S 可獲得免費上海牌照,每位購買車主可節省至少7萬元的車牌購置成本,不少中國汽車廠商對於Tesla Model S 免費上牌提出質疑,Tesla 電動車未進入中國綠能車補貼名錄,不可能得到相關的政策便利,從支援環保的角度說,來自上海汽車集團的高層表示,Tesla電動車並不環保,不應該得到政府的補貼和支援。
Tesla Model S 定位高階轎車市場,為滿足豪華車消費者的需求,Tesla 電動車單次充電可行駛500公里,最高車速可達 200 碼,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是 Tesla Model S 搭載了500kg 的電池,整車重為2,108kg,每公里耗電 0.18 度,按照歐美國家核電的碳排量標準,Tesla Model S 每公里間接碳排量為 122g,但中國絕大部分是採用煤發電,電動車每公里間接碳排量為 175g-190g,傳統燃油汽車的碳排量為 150g,顯然Tesla Model S並沒有比傳統汽車更環保。
Tesla 在美國建有太陽能充電站,只有使用太陽能的狀況下,才能實現真正的環保。
汽車大廠都在研發電動車,處於耗能方面的考慮,選擇的方案都比較保守,Tesla 的技術路線和汽車廠商有非常大的區別,沒有切實降低碳排量或許是汽車廠商未走「Tesla路線」的重要原因。
一個有骨氣的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