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ieup wrote:台灣島上的空氣不佳...(恕刪) 你說的那些大CC數性能車已經越來越少嘍!野馬以前都是5000ccV8, 現在只有2300cc, 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有179, 還不到兩台機車.汽車的減排放科技在最近幾年突飛猛進, 不單是油電, 純電, 柴油, 柴電, 變速箱的改善 (CVT, DSG, 8AT), 傳統引擎的改良, 怠速熄火等都大幅的改善了汽車的排放.例如小弟開的雪鐵龍C3Picasso, 一部可以載5人的交通工具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每公里159g.機車科技則是幾乎在原地踏步, 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的資料一台汽油機車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是112g.算起來, 交通工具的空氣污染機車絕對佔大多數.
我每天早上騎者吃油的機車進到內科. 不管走堤頂還是瑞光路.一路上這些內科主管們開者2000~4000cc的進口車. 十台汽車只有2~3台左右是車內坐超過2人以上其他全都是一人汽車. 而且還一堆大CC數的一人汽車這些一人汽車把整個內湖塞到動彈不得. 怠速塞車時產生的污染遠勝於行進中然後跟我說你們騎機車的不換電動車所以台空氣污染都是你們害的樓上好厲害的1600cc汽車5人座碳排放是159G. 我的機車很落後要112G.請你上班時間來內科數一數有幾台高科技的車是坐滿5人的?連坐二人都很少了. 7成以上全都是一人汽車. 我的機車就算只坐一人還是贏你更合況內科很多高級車都是3000以上的那個排氣造假的VW更是一堆重點不是你的車多高科技多環保. 而是現實中都是1~2人在使用這台車. 而且一人最多.而且你的體積造成了更多的交通堵塞.堵塞中的老車,公車,卡車這些車可就沒有你們新車那麼環保了吧.等到路上都是坐滿3~4人的汽車時你再跟我說你的新車有多環保ps. 樓上你的數據機車每km排放112g是抓行政院的數據. 然後該表中機車是以每公升汽油可跑21km來計算你可以跟我說這是那一台落伍的機車? 我8年的125機車. 一公升能跑35km(雙載). 我新買的黃牌重機都有27km/L.
Abcdefg978 wrote:騎著單車的過路人回頭...(恕刪) 如果每個人的上下班路線都適合騎單車或坐大眾運輸,當然最好,但實際環境下,很多縣市多半只能騎車開車,所以那些載具的環保性能還是很重要的。
幾年前看過聯合國環境保護署UNEP的研究報告說,約60-70%溫室氣體排放來自Transpotation運輸方面,航空飛機燃燒排出來的量才是恐怖,更別說物流業的大卡車,MILITARY軍事用途的戰鬥機,坦克車...馬力輸出優先考慮下超大顆大引擎在燒燃油,可能就不考慮效率了,xx57122 wrote:今天的BBC NewsTaiwan...(恕刪)
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依個人喜好立場選定了,是不是環保立場都會改變。我猜這裡說電動車沒比較環保的人。在GGR還沒上市之前一定很多沒發表過這樣的謬論。就我來說,才不管環保不環保。當我在騎車等紅綠燈,我前面的人如果是電動車能讓我少吸點廢熱氣尾氣我就真的該感謝了。還有什麼好反對的,不知道那些反對的人是在反對什麼,還可以開個主題大肆宣揚。如果不是油車從業人員誰會這麼無聊去反對一個『相對對自己比較無害』的交通工具,還在那裡比汽車排氣比較多,機車排氣比較少的,無聊不無聊啊。油車他就像是背個發電機在車上到處跑,就像你家裡的用電都是自己在家用發電機發電一樣,然後廢氣就排在我們生活的週遭。能少一輛就有少一輛的乾淨。油車就是現階段使用成本比較低,續航里程高,等優勢。但是電車還是剛起步的技術,GGR上市也才多久,如果後續電池技術突破(包括容量與生產使用成本等),新的概念車款上市,也許一瞬間逆轉目前的這些優勢也是有可能。難道到時我們再來想推廣嗎?難道目前就不能先投入,讓技術Knowhow累積增加未來的競爭力嗎?做人不需要這麼小格局吧!凡事就只以自己的喜惡來論斷事物對錯。難道你就真的對凡事的認知絕對正確嗎?如果是,我也只能尊稱你為神了。
stevelee1203 wrote:我每天早上騎者吃油...(恕刪) 1. 請搞清楚油耗跟空污排放是兩回事, 油耗好不見得空氣污染少.2. 就算一台車只坐一人好了, 請問機車多還是汽車? 104年的資料是每百人30部汽車, 90部機車.機車空污要跟汽車打平至少需要排放量是汽車的三分之一. 但是以現在的汽油機車科技根本不可能.國外許多國家都有空氣污染稅, 台灣目前還沒有. 等到有的時候電動車的優勢就更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