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要命的是在多數人都覺得費率太貴時現行資費甚至還不夠反應電池成本把這100億均分年份及使用者數大致每安時的費率要在8塊以上才有機會獲利--我相信社會上能接受8塊安時的還是有但一定不是945 ,343 tjp之類的
要命的是台灣官方全力支持仍舊虧損百億,需要開拓海外市場利基。這個模式複製到東南亞,印度等國首先無法獲得當地政府全力支持。再則,以台灣幣值以上的使用費率維修費率無法普及為必然結果。國民平均所得決定。這個模式複製到北美,歐洲等國同樣無法獲得當地政府全力支持。GGR的產品不良,以及各種故障將會面臨鉅額賠償訴訟。由此,看不出GGR公司利基,看得出GGR股價低於1美元的合理性。
CIVIC-阿龍 wrote:哈~標題有點長, 個...(恕刪) 換電這商業模式在台灣沒有太大的問題 問題是月租費的收費標準另外車的品質 電池的品質 以及售價 綜合起來才是市占不能突破的主因特別是現在國際油價又降了的時候其實我是不太能理解 為什麼GGR不願意賣一顆電池給消費者自充 然後搭配一顆電池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