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5370 wrote:
特斯拉是特斯拉...(恕刪)
這家公司打從一開始就是以新創 IPO 到股市洗錢轉手為目的
初期在新店時根本沒有任何理念跟設計, 一開始想的是四輪(TESALA)
結果四輪技術太高轉成兩輪, 換電也是因為吸收了之前城市動力
電池系統的人才開始轉向, 馬達動力, 基本上算是笑話吧
水冷, 冷的不是重點, 散熱也搞不清楚設計, 全部都是以理論學術為基礎
完全沒考慮真實結構機構, 所以才會有退磁, 冷卻失效, PUMP 等問題
因為老闆跟設計師沒辦法跟工程師溝通, 喔, 加上專利, 結果就是把當初
電池組所有人宰了(聽說很難看), firmware, software, 的也使用暴力宰了
反正核心人物都是很難看的宰了, 所以就有了現在電池, 車間通訊, 車電
通訊, 換電站通訊等等問題, 斷電問題是永久性問題, 問題出在專利
還有就是因為沒錢而產生的 COSTDOWN 零件耐久性問題.
電池也是, BE cell 雖然容量低點, 但耐久性高, H cell 容量高, 可是寬容
度低, 21700... 等看戲吧, lab 出來的數據就等看這家公司電池汰換率吧
公規, 表面上是經濟部在推, 但是某家公司內部花了多少錢多少公關人力
加上"已經"準備的資料, 看有沒有當時的人出來爆料囉
為什麼要公規? 對某家公司有甚麼關係? 真的是無償嗎??
[權利金=電池成本] .... 這也是為什麼 PBGN 車價差不多或更高的原因
沒什麼, 因為政府要求廠商要有6%是電動車或新能源車, 如果沒有這個
政策, PBGN 應該就沒了
為什麼沒有任何人質疑這個 6% 的問題呢?
KEY WORD: Pwc IPO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