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ro你這爛車,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說你了!

簡文隆 wrote:
關於這台車.....前車主我也來說說吧

我騎過G1也騎過G2

G1因為改了卡鉗所以基本上安靜好騎沒什麼好挑剔的,缺點就是有點小所以我載孩子上下課不方便

G2加速靈敏更勝G1,車體較大也較穩,除了發生過閃黃燈亂閃的狀況爾後招回更換總成也是解決了,其他不例外的就是令人詬病的鏈條,大約騎乘7~8000km左右就開始咖咖咖的,這鍊條的問題我倒是覺得還好,只是他真的不適合電車罷了....車子那麼安靜,咖咖咖就自然明顯突兀,就看車主是否可以無視不然繼續騎也還好

我也騎擋車,也是會咖咖咖也是會有死目發生,但是引擎聲大配上這咖咖咖其實反而絕配很有機械感

憑良心說:電車真的很好騎,起步安靜順暢,加速靈敏,停等紅燈時也有好心情,感應啟動很方便,其他app功能倒是可有可無

月租費一開始就攤在那要不要自己可以評估選擇...我覺得買了車然後靠北月租費真的很有事....

說他的缺點就小毛病不斷真的讓人煩心到騎乘的好心情抹滅殆盡,客服電話跟維修等到讓人憂鬱症發作
妥善率跟保養後勤方面是真的令人堪憂....這是我決定先脫坑的理由,最扯的遇過保養過後把我的感應鑰匙弄不見了.....也成了壓倒我理智線的最後一根稻草...

處理掉換回了油車,維修方便得多但是每1000km保養也是煩人就想到電車沒啥太大問題時3000km才需要保養(我覺得可以更久),單趟大約可騎200km加油站到處有不用怕換不到滿電的電池騎不到40km,只是有點厭惡油氣味又想到電車換電快速又乾淨,上下車就要特別提醒孩子注意下排氣管,殆速等紅燈時抖抖抖就開始懷念電車的騎乘感......

電車其實不錯也沒有錯,只是恨鐵不成鋼,X羊雷聲大雨點小裝腔作勢,另一隻羊跟摸油水的計畫進度緩慢,市場沒競爭自然不會進步,廠商處理方式就不積極,油/電車都會有問題,但怕的就是廠商不處理或是無法處理....現役車主只能摸摸鼻子禱告自己車子沒問題..小蝦米想對抗大鯨魚....你懂的,除非車主團結,不然只是徒然互相傷害而已(車子做不好車主出來護航當鐵粉?你信嗎?至少我不信.....)

謝謝分享!相當客觀!
它真的要致力改善自己的問題才對,已經讓不少認同者灰心退坑,再不改善電動車市場可能會更萎縮,
鐵粉!當然不相信!反感哦!它們真是讓人反感gogoro的最大助力!
FlourishHolly wrote:
這家公司打從一開始就是以新創 IPO 到股市洗錢轉手為目的
初期在新店時根本沒有任何理念跟設計, 一開始想的是四輪(TESALA)
結果四輪技術太高轉成兩輪, 換電也是因為吸收了之前城市動力
電池系統的人才開始轉向, 馬達動力, 基本上算是笑話吧
水冷, 冷的不是重點, 散熱也搞不清楚設計, 全部都是以理論學術為基礎
完全沒考慮真實結構機構, 所以才會有退磁, 冷卻失效, PUMP 等問題

因為老闆跟設計師沒辦法跟工程師溝通, 喔, 加上專利, 結果就是把當初
電池組所有人宰了(聽說很難看), firmware, software, 的也使用暴力宰了
反正核心人物都是很難看的宰了, 所以就有了現在電池, 車間通訊, 車電
通訊, 換電站通訊等等問題, 斷電問題是永久性問題, 問題出在專利
還有就是因為沒錢而產生的 COSTDOWN 零件耐久性問題.

電池也是, BE cell 雖然容量低點, 但耐久性高, H cell 容量高, 可是寬容
度低, 21700... 等看戲吧, lab 出來的數據就等看這家公司電池汰換率吧

公規, 表面上是經濟部在推, 但是某家公司內部花了多少錢多少公關人力
加上"已經"準備的資料, 看有沒有當時的人出來爆料囉

為什麼要公規? 對某家公司有甚麼關係? 真的是無償嗎??

[權利金=電池成本] .... 這也是為什麼 PBGN 車價差不多或更高的原因
沒什麼, 因為政府要求廠商要有6%是電動車或新能源車, 如果沒有這個
政策, PBGN 應該就沒了

為什麼沒有任何人質疑這個 6% 的問題呢?


KEY WORD: Pwc IPO 2016

有些公司有類似狀況
工程師到頭來得不到老闆當初宣稱的金額
10多年前也是因為電動機車很吸引人才進去
但後來車出了後上層就用一些理由趕人
能撐到最後的只有老闆的嫡系人馬..
FlourishHolly wrote:
因為老闆跟設計師沒辦法跟工程師溝通(恕刪)


難怪儀錶轉圈圈

亮度卻過高堅持不可調

座艙空間設定一看就非專業乘騎玩家之設定

2020還能端出輪轂V 夾要價十萬的擺設
好像有人在某版面寫過?

https://www.bc3ts.com/post/29810
hx135cb750 wrote:
你不怕有法律問題嗎?(恕刪)


♩♩

講了不該講的 說了不該說的

動搖島本各種不能說的架構

不知那一天突然會被......

♩♩
may313 wrote:
這方法是對誰有利?相對的是對gogoro放水嗎?
對手依規定出車款不對嗎?(難怪一堆粉粉發主題文章嘲諷對手)


20年前就定下2%的電動機車標準
油車廠做不到
就放水變成車款比例

過了20年了還要再放水??

台灣電動機車發展大事記

1998/1/1

施行修正環保署「交通工具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第六條,規定自2000/1/1起,電動機車全年國內銷售量需達該廠商當年機車內銷總生產量或進口量之2%。
FlourishHolly wrote:
散熱也搞不清楚設計(恕刪)



想說6kW的代步小車

還需要上水冷?

其它30kW都空冷就可
簡文隆 wrote:
處理掉換回了油車,維修方便得多但是每1000km保養也是煩人就想到電車沒啥太大問題時3000km才需要保養(我覺得可以更久),單趟大約可騎200km加油站到處有不用怕換不到滿電的電池騎不到40km,只是有點厭惡油氣味又想到電車換電快速又乾淨,上下車就要特別提醒孩子注意下排氣管,殆速等紅燈時抖抖抖就開始懷念電車的騎乘感......

像我載小孩時小孩是從左邊上車自然不會有碰到排氣管問題
且現在排氣管都有防燙板,燙到機會應該小很多
至於機油是否1000km換一次
我家如果是鈴木四行程機車因為有機油濾芯
2000km換一次都ok(我用mobil 1 0w40,到2000km還是很順
有在想是否3000km才換一次油)
其他廠沒有機油濾芯的車款,勉強可以拖到2000km更換
只是真的不是很好騎就是了
但如果你是在保固內還是乖乖1000km換油一次較好
298305漳泉 wrote:
好像有人在某版面寫過(恕刪)

等你有車再來信這種文章吧,我去弄都沒問題
boyssea wrote:

等你有車再來信這種...(恕刪)

不好意思,送我都不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