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是來看Gogoro笑話的

JasonQ wrote:
說穿了,就是把有限的資源放在對光陽更有利、更具備核心價值的需求上

充+換系統最後還是會面臨一個問題,
就是充電電池老化,
電動車的致命傷..........
JasonQ wrote:
我個人想法啦,大家交流一下~

但是電池的技術重點在能量密度提升與安全性兼顧,這些都需要花錢。而且沒有一定程度的資本能力,沒辦法掌握電池的技術與生產。
而陸學森恰巧將資源押在了他沒辦法掌握的電池技術上 - 純換電系統需要把大量的資源放在電池的儲備上

問題是,當全球電動車需求上升的時候,有能力提供高品質電芯的廠商還是只有那幾間,以至於電池的採購成本根本降不下來。

光陽的做法,其實就是修正陸學森決策上錯誤的方向,掌握「載具核心技術」、「能源管理平台技術」,但是放開「電池技術」,所以採用「充、換系統」 + 「電池技術聯盟」

說穿了,就是把有限的資源放在對光陽更有利、更具備核心價值的需求上

特斯拉也推動儲能系統 - 關鍵也不是在對車子性能的提升,而是用來極大化控制電池供需的能力

那麼,睿能的採購有優於其他競爭對手的優勢可以用較低的價格、較好的付款條件,或是優先拿貨的權力去鞏固電池的供應嗎?


請問你知道 Panasonic 是Gogoro第一個策略投資夥伴panasonic 嗎?
請問你知道 Panasonic 是有直接投資Gogoro嗎?
若說連電池供應商的策略投資夥伴都不被你認為是優勢的話,那麼要怎樣才算呢?
gogoro 也跟輝能科技合作發展固態電池....雖然輝能負面傳聞....
說無法掌握電池技術,但態度上也總比既有的機車廠商好

至於你說光陽...咳,就尊重了
chanp
光陽只能算系統整合商吧…把供應商用各種行銷用語包裝後,有多少自有技術?
cckm wrote:
充+換系統最後還是會...(恕刪)

電池開發以及供應商比較有名有姓
以我所知Panasonic 特斯拉 比亞迪。
這些都是四輪電動車用,當然二輪也可。
台灣GGR的電池芯技術以及用量小咖。
不管充或換,脫離不了電池芯的核心。

換電就跟共產制度一樣,
一定的等級下,使用費率但電池共用。
充電就跟資本制度一樣,
自負盈虧,風險自負。

以整體來講,
GGR跟大陸國企的軌跡類似
沒有明確的拆解事業單位,
沒有明確的消費者自負風險及成本。
沒落是必然之路。
人性如此。
Ramsa wrote:
請問你知道 Pana...(恕刪)


這樣說吧

松下投資睿能,你覺得睿能可以因此掌握電池的技術核心、供應、成本?

統一入主家樂福,是統一得到的是「銷售通路」還是家樂福自此取得了統一商品的議價權以及保證供貨權?

光陽只是後繼者、跟隨者。問題是光陽正視了睿能遭遇的困境,所以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以目前的資料來看,光陽打算透過電池平台大聯盟降低在電池的資源比重
cckm wrote:
JasonQ wro...(恕刪)


這是這個時代的科技能力限制....

坦白說,我個人比較看好豐田堅持的氫燃料電池的發展....

現在是重現當年VHS、beta相爭局面,誰知道後面會不會突然殺出LD、VCD、DVD,顛覆戰局?
wonderzero2
我不看好氫燃料電池。成本貴就算了,壽命問題 (APFCT氫燃料電池機車 永遠卡在開發)如果是氫燃料引擎或許有發展的空間
JasonQ wrote:
這樣說吧

松下投資睿能,你覺得睿能可以因此掌握電池的技術核心、供應、成本?

統一入主家樂福,是統一得到的是「銷售通路」還是家樂福自此取得了統一商品的議價權以及保證供貨權?

光陽只是後繼者、跟隨者。問題是光陽正視了睿能遭遇的困境,所以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以目前的資料來看,光陽打算透過電池平台大聯盟降低在電池的資源比重


為何要同時掌握到技術核心、供應量、成本?
當然都能談到是最好~
但只要比同業競爭者還能多談出一些優勢
那麼你就比同業競爭者更具優勢了
光陽?三陽?不就因為沒優勢,所以都是靠別人.....

另外呢,光陽的電池平台大聯盟啊
就是典型的,光陽只負責收錢但不出錢,要別人傻傻地出錢蓋電站
真的是正視了gogoro的痛點,徹底做出不一樣選擇的天才方案
...
我就先預祝光陽成功了

--
統一有得到銷售通路
台灣家樂福也納入了統一團內,得到對集團內議價權與供貨權

panasonic 投資 gogoro,得到了 gogoro 這個銷售對象
gogoro 也因此對 panasonic 有議價權與供貨權

有啥問題嗎?
song945
感覺他說了很多關於Gogoro的經營之道,但細讀之後感覺又好像沒說什麼。[XD][沒有不敬的意思]
Ramsa wrote:
JasonQ wro...(恕刪)


如果,你認為被投資方可以因為被注資而拿到投資方的產品議價權....

那麼,我們其實也沒啥好討論的

另外
統一一直以來都是家樂福大股東,法國退出後,統一取得全部股權罷了

過去,法方為主要經營者,你可以在家樂福看到很多非統一商品

現在呢?

家樂福就是中大型的7-11罷了

那麼,家樂福有取得統一商品的議價權或是保證供貨權嗎?

連咖啡豆都只能用統一關係企業的產品,更不用說拿鐵配套的牛奶能不能用統一以外的商品

你說

統一入主家樂福後,家樂福有統一商品的議價權?

你說,松下投資睿能帶給睿能有競爭力的電池價格?

沒那個屁股不要吃瀉藥

光陽就是後繼者,只不過柯勝峰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弱項在哪裏,不會像陸學森過度自傲的在一群簇擁者的抬轎下,過度自信的認為GOGORO得以顛覆電池的市場價格並拿到革命性的技術去扭轉目前電池的使用壽命罷了

沒那個屁股,不要吃瀉藥
Brian 168
集團公司,是分社化各自財務獨立,不會因為取得GGR股權,Panasonic就決定降價,各自營運的主管不能說因為上層示意就優惠,企業監察過不去。
感覺到都回來了 wrote:
60萬車主抽獎品、政...(恕刪)


我也同意對那些在傷口上撒鹽的人求償數億元
畢竟公司處在風雨動盪時期
雖然是杯水車薪
但也不無小補
就好像進口零件領補助那樣
狗公司加油!
JasonQ wrote:
如果,你認為被投資方...(恕刪)

一個連懲罰性示範性賠償
都能夠栽到 :
廠商可以自己定價向消費者
索賠

這種毫不考究、毫無求證的發言
勸你不要太認真。
JasonQ
我很認真的看待對方的下限到底可以多低....
cckm wrote:
JasonQ wro...(恕刪)


說到這個電池老化,在過去狗粉總是驕傲地説有廠商負責把關維持電池壽命,絕對比充電的電池還耐用。事實上成本一算下去會發現沒錢換新電池情況下是整批電池一起劣化。
tengai225
長年玩電車就知道峰值電壓越高馬達出力越大,BMS標示為100%;如果韌體偷改一下把90%電壓標示為100%,消費者還是一樣爽騎,傻傻的
song945
那行駛里程應該會有差吧,數字好看跟實際騎乘的體驗,一定會有差異吧,騎了六年半,感受不出里程有差異啊,那傻傻的是?嘴巴說劣化的,還是實際在騎的。[XD][沒有不敬的意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