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ro 2為何續航力比1高?

TIRURU wrote:
備份。說話前goog...(恕刪)

汽車乙級修護工秀一下專業,
還需要Google,
會不會太遜?

請問,google出來的文章,
有國家認證嗎?
ftogt wrote:
機車傳動大致分三種G...(恕刪)

你大概以為我說的機車皮帶是速可達變速兼傳動的V型皮帶吧,
這跟汽車在用的正時皮帶,
在傳動方式來說,
當然是不一樣的運作方式。


而gogoro1的傳動皮帶非速可達的V型皮帶,
速可達V型皮帶靠變速機構夾緊來傳動,會有滑差,
而gogoro1皮帶靠的是齒溝與齒輪接合扣住,傳動沒有滑差,
重量又比鏈條輕,慣性少。

而汽車正時皮帶也是靠齒扣與皮帶扣住,運作原理一樣,
用來解說gogoro1皮帶當然沒有問題。
peter_hsu wrote:
原因是:大輪子gog...(恕刪)

您大概忘了還有齒輪比,
不同大小的輪子,
為了維持相同的扭力輸出,
可以在齒輪比作修正。

在齒輪比不變狀況下,
輪子越大扭力輸出會越低,
這時加大齒輪比,
可以將扭力輸出修正回來。

輪子加大的好處是,
慣性變大,滑行距離可以加長,
此時更智慧的善用滑行與回充電能可以增加續航。
劉德剛 wrote:
輪子加大的好處是,
慣性變大,滑行距離可以加長,
此時更智慧的善用滑行與回充電能可以增加續航。...(恕刪)


這個理由也說不通,把輪子兩個字換成車重,車重愈大慣性變大....,最後得到車重增加續航。
就知道絕對不合理。
不計算阻力的話輪子愈大負擔愈大,大輪的好處是滾阻可能比較小,但是差別應該很有限。

cbeck wrote:
這個理由也說不通,...(恕刪)

如果因為車重變重,而將加速性調降(2系列的確加速略低1系列)。

再更加善用大輪子與車重的長滑行距離,將電能回充更智慧的收集,
應該加大續航是可能的。

不過最重要的關鍵應該還是在馬達,
2系列的馬達因為包覆驗車殼內,
所以外觀與尺寸不像1系列尺寸小,外觀精緻。

2系列的馬達外觀是沒有設計感的工業馬達的樣子,
尺寸也比較大,所以性能的發揮空間應該是比1好。

劉德剛 wrote:
如果因為車重變重,...(恕刪)

無論是車輪慣性或車重慣性,慣性愈大加速時粍能愈多,電車雖然減速時可以回收部分能量,可是不管怎麼善用,回收的能量一定小於加速時消粍的能量,所以不可能用增加慣性來增加續航力。
劉德剛 wrote:
汽車乙級修護工秀一下...(恕刪)

老汽車很多皮帶喔。
你如何解釋鍊條改成皮帶一事?

TIRURU wrote:
老汽車很多皮帶喔。...(恕刪)

很早以前,汽車的正時鍊條早已被捨棄不用,
現在的車都已經採用正時皮帶了,
優點是質量輕,安靜,動力損耗少。

在皮帶部分,
我會把汽車引擎的皮帶運作方式分2類,
一是正時皮帶(齒條皮帶),皮帶一齒卡齒輪一齒,用在曲軸與凸輪軸的傳遞上。
gogoro1用的皮帶類型正是此種。

二是發電機、壓縮機、方向機等等在用的皮帶(V型皮帶),
利用皮帶兩側的摩擦力帶動機構,用舊了磨擦力下降會出現雞雞聲,
需要調緊惰輪。
以前的老車,發電機一條,壓縮機一條,方向機幫浦一條,
有時輪流雞雞叫很惱人。


現在發展成另一種新的多齒溝v型皮帶,可以有更多磨擦的面積。
劉德剛 wrote:
很早以前,汽車的正時...(恕刪)

現在是正時鍊條和正時皮帶都有廠商用的年代喔。
本來鍊條皮帶軸傳各有優缺,像你說的鍊條改成皮帶,不就是在說gogoro2用鍊條是在走回頭路。
TIRURU wrote:
現在是正時鍊條和正時...(恕刪)

我二十多年前在學校接觸的第一台汽油引擎,
裕隆的速利303引擎,
夠老又陽春的引擎了,當時它就是用正時鏈條,聲音就是大,重量就是重。
後來畢業在外面碰到的車都改皮帶設計了。

至於gogoro 2為何改鏈條棄皮帶,
因為可降低成本。
2系列對1系列來說,
不是一種進步或升級,
而是要開發低價市場的可能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