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ro 有優點,也就也有缺點,大家來說說缺點吧~


sonicswj wrote:
車殼貴會不會更小心...(恕刪)

看看路邊的停車格
一堆都擠在一起
把這麼貴的車跟人家擠得烤漆都爛掉
應該更心疼吧
你自己小心,別人不會小心
新車3分熱度,過了就習慣了⋯不然推出全車包膜如何呢~
fkyang wrote:
看看路邊的停車格一...(恕刪)
初期不只是交換站不普及的問題,還有維修地點也很少

為了解決這維修點稀少問題,他們可能會使用行動維修站的概念

類似鋼鐵擂台裡面的一樣,使用貨車來當作維修站,而車輛上會準備一些常態的消耗品可供維修人員立即更換

,當車主發生車輛異常無法動彈時,先牽至安全地點後

使用app叫修系統來進行叫修服務,車輛上的檢測器可以回傳異常給中心,

派車出發前可以知道要先準備何種東西,如到現場無法完整維修時,就將車輛載回工作站維修,維修好後再載回給車主

可節省店面的花費,車輛的機動性也相當靈活,不然承租店面,確只能維修單一產品,而且數量還非常少,這樣怎麼開銷的了啊

當一般保養時也可利用行動叫修的服務,預約指定的時間跟地點,車輛會在指定的時間到達你所選擇的特定區域,來為車主進行保養

特定地點可以是特約機車行等等(以上是概念)
問題是狗狗肉一定打不進大陸,所以就算有外銷他國對數量也沒太大幫助~~

沖壓模具很難修改,所以若要改正上面各位提出的問題,大概都只能重開模,車價會暴增至三十萬~~

以台灣加上非大陸的自用與租賃車需求量,在租金合理的狀況下,可能得要十年才回得了模具成本,所以.....
Roger陳
個人提出幾點見解

1.提供車主個人充電設備(須連網,官方才能監控電池),解決充電站不足的問題。

2.開放使用者跟使用者間交換電池(舉例:從台北騎到宜蘭玩,宜蘭也有車主家中有充飽電的電池可供交換,那將可解決充電站數量不夠多的問題)

3.承上題,提供電池給其他車主使用的人,可累積次數換月租費則扣或其他優惠,這樣會增加電池交換意願。

4.其實全台灣蠻多鄉公所有提供充電服務,可以試著在這些點增設電池交換站




下面是個人的一些疑問

1.能否提供多一點車型(越野、RV....等)

2.能否有平價版的車?用料可以省,但性能不能省。(少了智慧型功能...等,畢竟不是人人都拿IPHONE)


其他的待下面補充

蔡阿宏 wrote:
個人提出幾點見解1.提供車主個人充電設備(須連網,官方才能監控電池),解決充電站不足的問題。...(恕刪)


你的寶貴意見GOGORO不太可能採用,
他們是主要是要賣能源賺錢,(消費者月租費-台電電費能源-鋰電池攤提成本-換電池站攤提成本-...=獲利)
不是賣車賺錢.(可能會賠錢賣車,或採用0元車價高月租),
所以他們不可能提供車主個人充電設備,這樣他們會沒搞頭.

我想找不到換電池站架設他們也很急吧,
目前他們應該是沒有營運收入來源,
我剛去人力銀行查他們目前員工人數約400人,
假設他們員工平均月薪4W,
他們晚一個月上市開賣,
那最少得燒掉1600W薪水+營運及廣告成本.
消費者的我們就等著看GOGORO何時會開賣吧.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重點,要去哪邊定期保養呢?

車上全是特規零件,機車行根本不能維修⋯
個人覺得保養維修會比較類似原廠汽車的方式,比如國都汽車或馬自達的維修服務站,雙北加起來不會超過十個據點。夠不夠?呵呵,機車應該會多些,但gogoro聲稱零組件數量遠比傳統機車少,維修需求也少,所以就變成見仁見智或是習不習慣的問題了~

至於街頭巷尾的機車行應該不是gogoro初期會想或有能力佈建的維修體系。但有可能在車子普及到某個程度時,可以比照YAMAHA YSP的做法,讓部分機車行具有快速維修能力又兼換電站。那就更具方便性了~

總歸一句,雞生蛋蛋生雞,機車行老闆也是會評估看哪家的機車賣得多,維修有利可圖,才有興趣加入的,不是嗎?
fkyang wrote:
看看路邊的停車格一...(恕刪)


你應該沒去看過實車,這台車換殼很容易不用螺絲塑膠殼刮花了可以快速換殼
說大真的不大,但和我現在騎了8年 SUZUKI ADDRESS比起來空間和騎起來的感覺是差不多的
維修的問題看起來這台車零件真的不多,又有很多感應器可以自己偵測故障點,維修起來應該是不需要太大技術。
到時也許開放加盟,滿街的機車行都可以修這台車



回應一下 有關於 無後座扶手 設計問題點

我比對過 試騎大會坐墊 與 圓場官網照片...

大家有無發現 坐墊上中段的馬鞍帶?? 其實這就是 後座扶手了! (我猜的)


這種設計可以在 vespa ET-4(8) 或新款 LX 看到.

如果是義大利原裝的ET-8 其實也沒有設計後座扶手...就是屁股可以直接跌到後面的 行李箱架.-->在直接 跌到地面.
所以在坐墊上 設計馬鞍帶給後座拉.避免往後跌倒.

台灣偉士牌 有針對這設計做修改, 就是把 行李箱架多做一塊大扶手給後座拉 或 立中駐用. 後座屁股會被這拉把頂住.
這種設計 比較像 以前 早期訊光125的 後拉把設計.

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誤筆戰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