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yo使用的技術才是下一代機車的關鍵

cdx wrote:
https://www.performer.com.tw/performer/products_detail.php?id=143
車架才3萬多,正常買個定價8折沒問題
很貴???


有中管的碳纖車架跟無中管結構所需要的強度等級不同。大部分車架包括你標的都有中管,騎士的重量藉由中管傳遞到車身由2個三角形分散到前後輪,結構強度比較穩固,材料強度要求相對不大,而碳纖車架目的是輕量化,貴在加工纏繞跟原料等級。

而無中管設計,騎士是坐在一根扁擔上,要由上管的強度支撐類似橋梁的單懸臂,考慮到結構3D變形問題,這個形式碳纖車架的強度要求會非常高,而碳纖原料跳高一個等級價錢會以倍數來計算。既使是同樣型式碳纖車架,外觀差不多的,有的價差依然可以到好幾倍。

當然以這家公司的背景,選擇這個市場定位也是合理的,比純賣車當然是比不過自行車大廠(捷安特在歐洲就出很多通勤電動自行車),因此強調某些技術跟材料+加上亮眼的外觀設計切入中高階,跟GGR先前的策略其實蠻像的。
但是現在敢說gogoro車子造不好 應該專心電力相關技術的才會被當成狗黑喔
自行車動力套件,歐洲最多就是bosch,日本也有,台灣也有,連韓國三星都有賣阿


GOGORO的動力套件好不好不知道,但是這台自行車很不好,大家都知道
ramon1356
這台車我很喜歡,如果賣3萬以內
BigMac4Diet wrote:
有中管的碳纖車架跟無(恕刪)


大家只看外型和價格,設計元素和成本難度不會考慮,因為是狗黑😅
ramon1356
做不出好東西自己去撞牆,別討人厭,腳踏車不是生活必需品,尤其是貴到離譜的
Jinan20190804 wrote:
設計元素(恕刪)


是指輪轂V夾嗎?
BigMac4Diet wrote:
亮眼的外觀設計(恕刪)



所以是買來擺設裝飾的

但無實際機能性
CcCManCcC wrote:
而重點是,現今對岸網路上一堆1萬台幣能買到的鋰電電動腳踏車套件組
連捷安特都有3萬有找整台鋰電電動腳踏車
10幾萬的電動腳踏車根本沒那誘惑


還是你們在討論外勞電動車外銷歐美,而不是腳踏車

那和eeyo長的完全不一樣呦
歐美應該很少外勞電動車吧



好笑了!!!
版面在討論的就是eeyo
就是以歐美市場為主的
你硬是要拉低階的中國市場來比

又講的自己熟門熟路似的
一問
又說自己不懂

eeyo目標市場根本就不是中國的電瓶車
你硬是拿來比
只會顯得自己無理取鬧
有錢還會看上無料大作

當然直上軟尾中置

創意大師堅持復古V 夾輪轂?




現在是2020

輪轂 單速V 夾是拿出來擺設?

隨便問個正常人花十萬

是會選輪轂 單速V 夾

還是中置軟尾


創新廠要有競爭力

不弄個1kW動力1kWh電池

加上拇指電門

正常人會買單?
cyt7241208 wrote:
好笑了!!!版面在討(恕刪)


好笑了


打從一開始我們就在講對岸淘寶一堆的"電動自行車"套件,照片都給你了,人家用水壺鋰電池



你老兄自己要人家甚麼電瓶車外銷歐美?!



人家對岸電瓶車是長這樣



對岸賣的多的和eeyo又不同屬性
到底是在聊"自行車"外銷、還是外勞騎的那種"電動車"外銷?

是你自己要拿別人低階的來和自己支持的比較
而且性質差了十萬八千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