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積分:2918分
文章編號:77884088
cdx wrote:
https://www.performer.com.tw/performer/products_detail.php?id=143
車架才3萬多,正常買個定價8折沒問題
很貴???
有中管的碳纖車架跟無中管結構所需要的強度等級不同。大部分車架包括你標的都有中管,騎士的重量藉由中管傳遞到車身由2個三角形分散到前後輪,結構強度比較穩固,材料強度要求相對不大,而碳纖車架目的是輕量化,貴在加工纏繞跟原料等級。
而無中管設計,騎士是坐在一根扁擔上,要由上管的強度支撐類似橋梁的單懸臂,考慮到結構3D變形問題,這個形式碳纖車架的強度要求會非常高,而碳纖原料跳高一個等級價錢會以倍數來計算。既使是同樣型式碳纖車架,外觀差不多的,有的價差依然可以到好幾倍。
當然以這家公司的背景,選擇這個市場定位也是合理的,比純賣車當然是比不過自行車大廠(捷安特在歐洲就出很多通勤電動自行車),因此強調某些技術跟材料+加上亮眼的外觀設計切入中高階,跟GGR先前的策略其實蠻像的。


個人積分:4931分
文章編號:77884844

個人積分:8784分
文章編號:77885307
小惡魔新聞台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