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GN換殼車,製造應該還是委託睿能吧

PBGN換殼車,製造應該還是委託睿能吧

不然賣沒幾台 還要開個產線,這樣成本怎麼會划算?

就是車殼怎樣設計 委託睿能現有的製造產線 ,下去改外觀 跟小細節對嗎?

法規規定一定要有部分電動車,要是我加入換殼行列 成本其實很低

對其他車廠來說 其實CP高
文章關鍵字
你覺得可能嗎 ? 電給睿能賺, 零件也睿能鑽賺 ? 車商賺什麼? 不是說車子賺的錢很少, 做善事嗎?
當然要裡裡外外除了換電系統其他改成自己的東西啊, 相信有一天這些聯盟有機會出極為相似的換電系統來取代睿能.
a91121 wrote:
你覺得可能嗎 ? 電(恕刪)


自己開產線 划算???

你確定??
鋒芒內斂,特立獨行
maxwu123 wrote:
PBGN換殼車,製造()


目前已知的

宏家, 台鈴Eready, PGO家, 都是自己開產線哦~ 只有馬達電控和部份車台用GGR的.

山葉就是完全OEM給GGR
其實各車廠都有自己的產線並不需要委託睿能
山葉會委託應該只是貼牌省事
目前來看其實大車廠產線是滿的(因補助要到期了)
小車廠因生產量不大自行生產可以提高產能利用率
maxwu123 wrote:
自己開產線 划算???

你確定??

關鍵零件其他廠也沒能力製造
所以只開組裝產線的話成本不會太高
而且像宏嘉騰或PGO這種一天沒做幾台車的小車廠
搞不好還可以提高工廠使用率
風~~
雅哈哈,能否出保,要先問過ggr ,其他廠商我不清楚?
Eready給SUZUKI台鈴生產

中華是給SUZUKI台鈴生產
所以Eready EM50X才會採用跟中華機車一樣規格
但是後來Eready加入PBGN就生產Eready FUN

Eready+SUZUKI台鈴機車=台隆集團

AEON也是自己做


GOGORO並不是台灣企業,而是算是英屬開曼群島商
營業範圍地區也不僅只有台灣市場,還有其他國家都能看的到GOGORO
這跟85度C或美商ViewSonic(創辦人:台灣屏東朱家良)或日商日清食品(創辦人:台灣嘉義安藤百福)或nVidia(創辦人:台灣台南黃仁勳)或趨勢科技的狀況差不多
創辦人是台灣人,但是都是掛外商.
主要可能是為了避開兩岸敏感神經+稅金問題吧?
kissfood wrote:
Eready給SUZUKI...(恕刪)


你舉的其他幾個可以說確實是台灣資本但因為經濟政治考量而選擇在國外註冊公司(但有些營運重心依然在台灣) 但黃仁勳的狀況就差太多了 黃雖說是台南出生但不到10歲就移民美國 之後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受教育出社會工作找資本創業後至今幾十年的營運發展全都在美國自己也早就拿美國國籍幾十年了 和他類似情況的yahoo楊致遠youtube陳仕駿 跟台灣除了出生地以外幾乎毫無關聯 硬說他是台商我想他自己都只能笑笑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