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陽lonex 車與盒馬鮮生合作落地上海


terrywan100 wrote:
2018年7月5日...(恕刪)


看到內文, 雖說是在搞公關, 但這內容好笑了---
==
1,500个快速充电站立即成军

2,000个能源交换站明年达成

30,000个共享插座据点后年完备
===
簡體字這樣陳述, 又是給對面看, 所以1500快充站也包括對面在內?

那1500快充站肯定不夠, 還立即成軍勒!


到現在ionex官網還在搞形象資訊, 開賣時間(也搞個倒數計時吧, 不要只有那些動態形象畫面而已), 官方資訊釋疑(電池及相關費用等), 充電站或是交換站從哪邊開始跟分布點資訊這些才是讓想要購車的潛在光粉殷殷期盼的

結果完全沒有這些資訊, 還是要拖到八月底開賣也算八月開賣? 反正還有快二個月, 八月初再放資訊也是可以拉


不過另一個不太有利的資訊是, 已經有幾個縣市的地方補助已被吃光(包括新北市), 就不知道輕型款式的補助款在地方是與重型分開, 或是同一個水庫概念, 誰先吃完就沒了? 除非地方動用緊急預備金投入各地環保局追加

沒有地方補助, 購車動力多少會有影響, 對哪家業者都依樣, 何況ionex高階綠牌款可是等同另一家的白牌價格, cp值已經偏低, 又少掉一份補助, 想要彎道超車?




terrywan100 wrote:
2018年7月5日...(恕刪)



光羊機車
台灣機車產業龍頭
政府多年扶植補助
結果在對岸發表上市
這個政府有沒有guts
對於這種吃碗內看碗外的行為
個人覺得非常不恥

羊粉快點出來面對!
在台灣拼命攻擊換電是不環保的!充電才是王道!
可是到了對岸,雖然不是針對一般消費者,但是主打的也是換電欸!
讓那些外送業者換電立刻上路,這樣不算自打嘴巴嗎?
(應該不算,台灣的嘴巴跟大陸的嘴巴不同一個!)


而且以他們車輛的售價,能夠跟對岸的電動機車力拼嗎?
還是說跟AK550一樣,在大陸的售價會跟在台灣的售價不一樣?


盒马鲜生這種類型的,需要大量的電動機車快送來支撐,他們的快遞站都是滿滿的充電插頭在地上,然後很多電動車停著充電,或是裡面擺著一大堆備用電池充著電,讓外送騎士能快速來換電,如果光陽真的順利打進去,以後他們的快遞站就是擺著充電站/換電站,不用再拉一堆插座出來充電,電動機車的停車以及調動也會很靈活,樂見光陽打入大陸市場

其實睿能的換電站又何嘗不能進大陸這種快遞/外賣行業? 都是一樣的原理,大陸市場真的很大,個人也希望在大陸能見到睿能的車在路上跑,不過不清楚機車從台灣進口大陸的關稅多少,以及大陸目前並無白牌等級的電動車分類,這兩點會阻礙睿能的車進入大陸,畢竟光陽有綠牌車,還有常州的生產基地,光是可以在大陸生產就佔了極大的優勢

不過大陸電動車廠可不是笨蛋,如果有利可圖,絕對會立刻推出類似的產品進軍市場,不管如何,還是樂見台廠進攻大陸

terrywan100 wrote:
2018年7月5日...(恕刪)


漂亮
大大要不要先細數一下有多少台灣企業前往大陸,不論設廠,銷售,或是與當地合作?
建議可以先從台積電、裕隆汽車看起

小提醒,睿能原始股東王小姐為了HTC 能打進大陸市場,曾說:HTC是中國人所創立的品牌!... 而睿能的陸先生也曾是HTC的高管,這樣有沒有讓你更不恥呢?

不是羊粉,只是路人.


驅韓抗日 wrote:
光羊機車台灣機車產業...(恕刪)
魯大講得有理.
我認為睿能一定也很想進大陸市場,搞不好盒馬跟狗肉都談過合作咧,只是人家最後選了 光陽的ionex

魯拉拉拉 wrote:
盒马鲜生這種類型的,...(恕刪)
傑森543 wrote:
魯大講得有理. 我...(恕刪)

光陽電動車 iONEX 還未在台灣上市,竟已經先登陸中國上海了
我是覺得跟抽取電池生產的授權有關

睿能未開放第三方業者製造生產
而光陽開放其他車廠以自有電控系統
、電池接入 Ionex 電池交換網絡

但大陸官方一向有扶植當地產業的傳統
光陽能否落地生根仍有待觀眾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