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MCO 台灣第一大機車廠數十年來投入電動車研發的心血 專注 經驗 是別廠不能匹敵的.領導者-步伐穩健追隨者-自亂陣腳讓我們回顧1999~2000 橫空出世~充滿黑科技 的電動車 舞風AIR光陽挾當時強大的銷售實力(油車糧草...源源不絕?? + 全台灣1500光陽經銷商強力後援)以三年的時開研發,花費五億元獨力推出了Air舞風電動車。注意!注意!注意!這是國家得獎作品...回首20年來, 看著光陽電動車的日益著壯,如今帥董的雄心偉業..堅持再堅持..令人感動落淚...讚嘆!!
LU660104 wrote:1999~2000 橫空出世~充滿黑科技 的電動車 舞風AIR 真的很可惜,當年能做出這樣的車真的不容易如果能繼續堅持下去現在電動車市場早就一統江湖,而不是一桶漿糊了看看20年前的規格,再看看現在的...真的是20年如一日啊!!!沒太大改變...
roger671126 wrote:真的很可惜,當年能做出這樣的車真的不容易如果能繼續堅持下去現在電動車市場早就一統江湖,而不是一桶漿糊了看看20年前的規格,再看看現在的...真的是20年如一日啊!!!沒太大改變...鬱卒(恕刪) 20年過去了仍然是(油車糧草 源源不絕 + 全台灣1500經銷商強力支持 = 光陽必勝方程式)這是不會錯的!不過光陽電動車 今年銷售量 已經賣破1000台, 打破歷年同時期 的 歷史記錄!勇敢的堅持迎接光榮的時代!
雖然有不少網民酸光陽但我還是頗為欽佩光陽的民國90年代當時政府要學美國加州的作法車廠必須生產2%的低污染車款當時台灣業界也在懷疑這個政策的可行性但又不敢正面抵觸政府命令所以六大車廠出資,共組策盟公司(應該是大家一起做,要賠賠少一點的概念)唯獨光陽決定自己來推出了這輛舞風電動車果然政府政策沒有一貫性電動車又無疾而終不過從這裡看得出來光陽挾手中資源是很敢下手的這次Gogoro愈賣愈好當然有它的可取之處但也不可否認幕後有力幫手的角色也是居功厥偉目前這些所謂的"傳統油車"業者的確是處於劣勢沒錯但也不要小看它們的功力期待台灣各個階層的人都能享有最大化的利益而不是酸言酸語看雖小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同胞
roger671126 wrote:真真的很可惜,當年能做出這樣的車真的不容易如果能繼續堅持下去現在電動車市場早就一統江湖,而不是一桶漿糊了看看20年前的規格,再看看現在的...真的是20年如一日啊!!!沒太大改變...鬱卒...(恕刪) 現在的電動車在續航力跟經濟上面也沒多長進多少能源載體...電池跟燃油真的是沒辦法比
09142001 wrote:電動車真的是一條不歸路看看當時研發花了五億還賣不好再看看現在的電動車賣得很好卻還負債百億表面很風光其實一褲子屎所以說吃虧的都是商人給一點甜頭跟補助 散盡家財也得繼續做下去(恕刪) 台灣第一大機車廠光陽都跟了 拼下去 今天還要發表ionex 2.0電動車帥董堅持賺錢呢!0914油車老闆不跟嗎?吃虧的都是商人?那....怎麼01電車版的狗黑們都說 睿能gogoro無良?車價太費?月租不合理?
我不喜歡光陽,而且長期吐槽光陽,不過我要幫光陽說句公道話在20年前搞電動車真的是不容易;另外這幾十年下來,看著光陽在海外辛苦打市場,研發出自己第一台雙缸嬉皮車,500cc速克達,以至於雙缸紅牌,雙缸黃牌,光陽是真的一直在進步,我還記得當時的雙缸Venox250,雖然說是致敬本田的Magna 250,但是在那個年代真的不容易,其實大排量的車從來都不是市場重點,但是光陽還是有在投資這塊,像是Myroad 700i, 以它的銷量來看,甚至模具費都賺不回來,不過光陽還是投資了,相信他們投資大排量車種幫助他們累積很多經驗,代表他們還是願意投資研發經費,也不是個停滯不前的企業我不認為睿能有辦法做雙缸引擎的車種,但是光陽要推出白牌電動機車卻很容易看睿能設計車牌位置在小腿的地方,一天到晚被撞歪,看他們的水冷排會進沙,就知道他們是真的家新創公司,一些看似簡單的機車設計他們還在摸索我在這個板上一直在說睿能的換電系統無法獲利,狗迷除了情緒性發言外,還能夠反駁什麼?我也說過,IONEX本身就可以直接換電,光陽也可以廣設換電站,完全和睿能一樣的模式,對光陽也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換電系統能賺錢嗎?反正,光陽馬上要推出白牌電動機車了,大家就拭目以待吧,而且emoving將來也會有白牌車種,至少以後不會再聽見狗迷說只有睿能有白牌電動機車了
LU660104 wrote:台灣第一大機車廠光陽都跟了 拼下去 今天還要發表ionex 2.0電動車帥董堅持賺錢呢!0914油車老闆不跟嗎?吃虧的都是商人?那....怎麼01電車版的狗黑們都說 睿能gogoro無良?車價太費?月租不合理? 各廠牌電動車我都有賣阿是要拚甚麼賣車利潤還看不上 有人想買就交給業務辦就好我賺幾千塊獎金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