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要試駕的 IONEX S6 REX 車款則是在 2022 年的全員啟動 IONEX 新車發表會中來推出,主打都市的輕巧騎乘感受為主並將 S6 車系定位在中階配備取向,新一代的 S6 REX 與 S6 到底差別在哪裡呢?就讓我們來一一的看下去。

電機:鋁合金空冷永磁同步馬達
功率:7.0 kW @ 3000 rpm
電門控制:鋼索油門轉電子訊號
傳動方式:鍊條傳動
車台:高張力鋼管
前避震:正立潛望鏡式前叉
後避震:雙槍式預載可調後避震
前輪煞車:單向雙活塞浮動卡鉗搭配固定式碟盤
後輪煞車:單向單活塞浮動卡鉗搭配固定式碟盤
前輪尺寸:110/70-12
後輪尺寸:110/70-12
長x寬x高: 1,770x690x1,090mm
軸距:1,275mm
座高: 750mm
車重:119.6kg (含兩顆電池)
|外觀與功能
- 龍頭外觀
- 車頭樣式
- 大燈
- 方向燈
從車頭上的造型來看或許是競爭對手的車輛造型看太久,覺得 S6 REX 的外觀線條看起來真的很不同,雖然速克達車款的主要構成樣式較為簡單,但可以看到前盾牌使用大面積且帶有多摺角的樣式來呈現,大燈組則是採用雙投射式 LED 點亮,方向燈也採用 LED 發光的形式,而車款名稱則是結合在左邊方向燈上方處看起來十分的低調。
- 近燈光型
- 遠燈光型
- 近燈模式
- 遠燈模式
從夜間光型照射圖來看,S6 REX 不管是近燈還是遠燈的光型都是採用均勻分布的碗公形狀,近燈的不在明暗截止獻上是以水瓶切線的形式來呈現,但要注意到大燈光型的底部都會帶有光線散射的彩虹光,雖說不影響行車視覺但還是屬於一般 LED 大燈較不常見的色散產生。
- 騎士視角
- 左邊把手
- 右邊把手
- 儀錶板
- 迎賓字樣
從騎士視角看過去在車把手的開關佈局與配置基本上都與 S6 相差無幾,但仔細看下來可以發現 S6 REX 的儀錶板採用的是 LCD 液晶儀錶搭配周邊燈號來顯示,按鍵的部分也取消掉駐車燈與大燈開關。左邊把手配置:遠近燈切換、方向燈、喇叭、倒車鍵 ; 右邊把手配置:哩程顯示切換、電量顯示切換、啟動按鍵 (Power 鍵)。
- 中控鎖頭
- 前掛鉤
- 第二掛鉤
而在內裝配置的部分可以看到 S6 REX 採用多合一鑰匙鎖頭,使用一般鑰匙來開啟車輛電路與車箱,以機械結構的方式來操作優點是可靠的信賴感,而缺點就是你還要花時間來掏出鑰匙操作,結合在鎖頭旁的則是 USB 的充電座,可讓騎士在騎乘中為自己的 3C 產品進行充電。另外在內裝中央處配有一組內縮的掛鉤組且上方帶有防跳脫的小擋點,另外看到座墊前方保有光陽一直以來都會配有的隱藏式掛鉤,可讓騎士採買物品後可以冷熱分開擺放,也多增加了置物空間。
- 腳踏空間
- 小電池放置處
- 後座踏板
而腳踏的空間可以看到 S6 REX 使用平整式的設計,對比競爭對手使用略有弧度的造型曲線,對於有置物需求的使用者來說,我想平整的腳踏板對於物品在擺放上會更加的有利,車輛小電池位於腳踏正中央處使用常見的五號鉛酸電瓶,對比模組化的小電池來說雖然體積大上很多,但鉛酸電池較容易取得來緊急更換並且易於充電保養,而在電池下方的則是車輛的 ECU 電腦所在。而後座乘客踏板的部分則是使用一按即開的飛旋踏板,踏板上凸起的止滑紋路可讓乘客安穩地放置雙腳。
- 座墊樣式
- 車箱空間
- 安全帽放置
- 電池防跳脫軟墊
- 雙電池與固定釦
座墊的形式在前座的區域採用扁寬的樣式來包覆騎士的臀部,並在前後座分隔區域做出段差讓前座有個小腰靠的支撐,後座乘客的乘坐面積則是以方形的立體海綿來表現,除了帶有舒適的乘坐感受外雙腳也可以自然擺放。看到車廂內部的置物空間,車箱造型以狹長且帶有深度的形式來呈現,實際擺放個人 3/4 安全帽後可以看到上方還留有可以放置雨衣與個人小物品的空間,而在座墊前端底板可以看到帶有固定電池的線膠墊設計,另外在車箱前端也可以看到隨著坐墊開合連動的固定電池機構。
- 車側線條
- 前方進氣
- 馬達控制器散熱
- 後扶手
- 尾燈樣式
從踏板後方看到車側 S6 REX 採用如同鎧甲般的線條來做包覆,並在踏板內裝處做出進氣口將空氣導入並對車側的馬達控制器來做散熱,同時也可以看到車身右邊車殼處對於馬達控制器還有特別開孔,畢竟熱量的累積可是會為電車帶來不少的損耗。後扶手的部分採用外露式的把手設計,在駐車與取車時相當的就手,而尾燈採用扁寬的直線樣式最外側則是左右方向燈區域。
- 夜間尾燈
- 煞車燈
- 方向燈
接著看到夜間尾燈組的表現,細長的一條線在道路上可以提供的辨識度老實說並不明顯,但較多會關注到的反而是線條造型而不是亮度,左右兩側的方向燈面積還比較寬廣一些,在行車時的辨識度會比後尾燈來的好。
|馬達與懸吊
- 馬達本體
- 鍊條傳動
驅動車輛行進得來源除了大電池的電量外,就要看到與士林電機合作製造的永磁式空冷馬達與相搭配的馬達控制器,IONEX 在去年度發表新車款時宣布將 S6 車系的馬達提升到 7.0 kW 的功率,換算起來大概有 9.52ps 的最大馬力輸出,再加上使用鍊條傳動來減少動力傳遞耗損,讓 S6 REX 在加速上可以達到隨傳隨到的特性,不過鍊條到是要定期清潔並上油保養才能減少異音與損耗。
- 前輪組
- 前懸吊
- 前制動
- 馬達散熱進氣口
在前輪組的部分使用 12 吋五爪十幅的輕量化鋁圈,前避震則是使用 31mm 的正立潛望式避震器,在 S6 與 S7 系列上都是使用相同的規格,在煞車制動部分使用浮動式單向雙活塞卡鉗搭配 220mm 固定式碟盤,而在前方船底看到的進氣孔則是將行進間的空氣導入,對小電池、車輛 ECU 電腦、馬達來做散熱。
- 後輪組
- 後懸吊
- 後制動
後輪組的部分看到同樣是採用 12 吋五爪十幅的鋁圈,在後避震的部分採用雙槍三段預載可調的樣式,煞車則是使用浮動是單向單活塞卡鉗搭配 200mm 固定式碟盤,整體上的配置在同等級車款中已屬主流配備,近年來 IONEX 也有參與 TSR EVS 1.0 電車組別,若想要有制動與避震器提升需求的朋友,相信也會有不少改裝品可以相對應。

前、後輪都採用相同規格 110/70-12 的輪胎尺寸,並選用 KENDA 建大輪胎 K711 來當原廠配胎,該胎款由於都是偏向前輪需要靈活轉向的需求,所以胎型略尖在過彎上會較為靈敏,且轉向時的迴旋性也不錯,胎紋中樣的破水線也可以增加濕地的抓地力,算是一款不錯的通勤用胎。
|試駕

對於電動車來說一般的既定印象會落在競爭對手或是特斯拉那般,一轉動電子油門就給你全輸出的扭力來推動車輛,這對於從油車轉換到電動車的朋友們來說,總是會帶有不安心的感覺甚至是要花點時間來習慣,而 IONEX S6 REX 則是打造出如同燃油車般的動力輸出感受,對於從馬達控制器來去調整起步加速的扭力輸出,達到一個平順且帶有動力的騎乘感受。

說真的光陽那超過一甲子的造車技術若是拿來做電動車,在這次的試駕中可以感受到車架與前懸吊的表現真的是可圈可點,車台的部分軟硬度適中在過彎時不會有多餘的扭動感,而在騎乘上前懸吊的支撐性十分足夠,但前後煞車的手感都偏硬,這點就要看個人想要怎樣的手感來決定適不適合自己,或是尋求改裝可調拉桿與更換煞車系統來調整。

面對都市騎乘的各項彎角與路段,S6 REX 騎乘起來是游刃有餘輕鬆應對,即便來到上坡路段也只需要按下 Power 動力加速鍵就可以感受到爬坡時的明顯推力維持,當然在一般平路上也可以使用動力加速來做騎乘,但電池的電真的會掉得很誇張就是了,畢竟主要能量來源還是在兩顆大電池上這是不變的,總不能動力加速的來源是用愛發電的心靈馬力

- 店家結合換電站
- 中油換電站
- 便利換電站
- 換電情況
- 換電
對於 IONEX 的電池系統目前正是 2.0 逐步退場 3.0 積極佈點的時候,不少經銷店家與中油加油站都開始逐步更換成 3.0 的系統或是先以並存的方式來提供換電,而深入大街小巷的便利換電站則是全數都以 3.0 的電池規格為主。便利換電站在大街小巷就可以換到 100% 滿電的電池,但其換電的環境與便利性就要看周邊的車輛停放或是有沒有雜物擋到了。
- 100%電量 騎乘 6.2 km
- 90%電量 騎乘 8.0 km
- 80%電量 騎乘 17.7 km
- 70%電量 騎乘 23.9 km
- 60%電量 騎乘 31.3 km
- 50%電量 騎乘 38.0 km
- 40%電量 騎乘 44.0 km
- 30%電量 騎乘 50.4 km
- 20%電量 騎乘 55.8 km
最後在換完電池後想想既然有電量百分比來顯示,就來實測一下每 10% 電量大概可以騎乘多少公里,這邊絕對不會想原廠宣稱續航里程可以達到 155km 但要你平均時速 30km/h 在那邊慢慢龜,測試時包含夜間、白天的路段與上班車潮,車輛回充開第二段無使用動力加速。可以看到 100%~60% 的電量大概每 10% 的電量可以跑 7~8 公里,好啦我是其了一段路才想說來測看看,還好有先拍到 100% 電量的畫面......,而 50% 以下的電量則是每 10% 可以跑出 5~6 公里,最後實測從 100%~20% 的電量共跑出 55.8 公里的數據,由於換電站真的太少,避免尋找換電站時沒電只能用推的,因此本次就先實測到剩餘 20% 的電量讓大家做參考,也希望光陽在換電站的建置能夠有更快的進度,才能讓更多車主來方便換電。
車輛提供:IONEX 大安厚德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