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eMOVING iE125 住大樓怎麼充電?

我是家裡與公司都可以充
不過那個電動腳架對我來說是大扣分
再觀望看看
鄉下的平房或是住透天厝的人比較適合
機車是死的人腦是活的。
大陸充電車占99趴以上,家裡不能充的一大堆,
那在哪充的??

公司停車場滿滿的插座?
到處都有的私家私人收費充電?
政策性的公家到處都有的投幣充電站?

方法是人想出來的,要跟不要而已。

換電方式也只有小小的台灣靠人民稅金補貼搞得稍有起步,但根本走不進世界大城市(私企買去當營業工具小眾就逢吹了)。
說穿了就是換電站的營運模式局限於太多條件,根本無法複製出到其它國去,賣給私企搞搞像墾丁出租車,私企小範圍送送貨行,要讓像台灣一樣到處設充電站根本笑話,還在作夢,以為外國生活範圍移動方式都跟台灣一樣!

在非高樓大廈密級的鄉鎮區域,充電可有很大空間發展,因為城鎮幾乎到處都是透天厝。
充電與換電,在台灣各有發展的利基點,不是換電就是一切,充電就是垃圾,真的很膚淺。

要說在台灣充換互相競爭打死打活爭誰出線很光榮OK,說成為世界最強電機車就是它就是吹牛皮被當笑話了。
馬達電機又不是啥高科技產業,小到要用顯微鏡看的馬達,大到數千匹馬力的馬達應用早玩爛了,老愛吹其它國家做不出來,有的還說連日本都要舔GO的屁股求它合作.....世界大廠是看世界市場需求度的,不是看小小一個台灣市場決定要不要做的。
這幾年很多大樓地下室都開始配備充電座了,雖然插頭不一定合適
但只要買的到轉接頭一定可以用
看房子時不妨多注意
@潛水夫@ worte:
機車是死的人腦是活的...(恕刪)

白牌要這麼好做
某家研發電動車二十年
就不會遇到白牌轉彎成
做電動車只有半年
中華也不會到上個月
才推出iE 125

要知道
你光抱個馬達是不會動的
馬達及電池是要配套成
一個解決方案的
你的論點完全忽視
電池技術發展
記得:不要亂拉電線?延長缐?

如果
造成電缐走火🔥

更恐怖

不如不要。
@潛水夫@ wrote:
機車是死的人腦是活的...(恕刪)


對岸主流是電自,電自的電池規格,
是遠小於白牌電車所需的規格。

對岸社區有停車棚、
每個車位附插座,
免費讓你充的,
這是有國家政策在推。

住大樓的很抱歉,
要提笨重的電池回家充,
這還只是電自的電池,
就已經不輕鬆了。

另一個回家充的理由,
是小偷猖獗,停外面充怕車或電車被盜。

貨運業、餐廳外送,
就是公司地上滿滿一排電池在充,
達到自給自足的換電需求。

電自騎不遠,遠就改大眾運輸,
很便宜的車資,國家輔助。

其實中國這樣不輕鬆,
只是國家政策,大家只能接受與習慣。

台灣相對自由,只要不夠方便便宜,
自然會有比較的空間。
靠,買台機車竟然擔心到世界市場了


連台灣這種機車密度都沒什麼人買,還想去打世界市場??

這不是理想而是幻想


@潛水夫@ wrote:
機車是死的人腦是活的...(恕刪)
ernie9 worte:
小弟住台中..想說eMOVING...(恕刪)


這就是為什麼GOGORO會熱銷的原因

因為大樓幾乎都無法充電

我家大樓管理的就不錯

有部份車位提供給電動機車傳用

如果往後電動機車越來越多

我想會再增設充電設備
@潛水夫@ worte:
機車是死的人腦是活的...(恕刪)

自充或換電都沒有絕對
看自己需求而已
不必貶低別人來自抬身價
讓人看笑話而已

換電機車是政府政策
廠商只是跟隨政政策而已
無關好壞對錯
政府單位的考量是
台灣騎車的用路人,有將近六成上
是住在集合式住宅裡面
自充的設備建置難度與風險無法預測
如果變成換電設備
可以將充電時風險集中管理
減少等待充電時間
延長行駛距離
降低油、電更替時的陣痛期
自充與換電比較符合目前台灣機車用路人的習慣
就此而已~~~
老是拿中國跟台灣比
中國人的生活習慣跟台灣人一樣??
如果要符合中國人的用車的習慣
就是光陽那一套,自充為主、換電為輔的方式
但是~~~~
結果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