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X 3 在改為瀑布屏的狀態之下,實用性相對高一些,機背也能定義自己想要的質感;只不過瀑布屏畢竟就是個比較垂直的曲面螢幕,是否會遇到先前一些誤觸的例子?接下來也會好好做介紹。當然,身為首款配置 6,400 萬畫素的旗艦機種(還是 S855+),相機表現如何也是蠻令人好奇,本篇也會拿 iPhone 11 Pro 做個小比對。
本次也特別拍了一個美美的宣傳影片~先讓大家眼睛舒服一下再發車(?)
開箱
外型
相機
實拍
功能
小結
▌開箱
NEX 3 的外盒一樣走先前旗艦的正方盒裝設計,以黑色搭配機背三環鏡頭配置做為主設計。

側面也有 NEX 3 的字樣,外型的盒裝大概就是這些個內容,整體是蠻簡潔的。

打開上蓋後一樣可看見主鏡頭的三環刻印,右方也有打上 NEX 3 的字樣。

再掀開上蓋後,就可看到手機本體、耳機以及充電器。

移除手機安放層後,可看到說明文件、退卡針、保護殼以及 USB-C 連接線。

▌外型
NEX 3 最大的亮點,就屬這一塊 6.89 吋 99.6% 佔比的無界瀑布螢幕,曲面的角度號稱達到 90 度垂直,採用的是 E3 Super AMOLED 面板;解析度是好像可以更高的 FHD+ 規格。

螢幕角度幾乎垂直 90 度的狀況下,中框有泰半都被螢幕所覆蓋,左右側都僅留一些空間;而右側則是安放稍後會介紹,以概念機 Apex 2019 衍生的的隱藏式壓感鍵。
- 右側
- 左側
- 螢幕設定
- 螢幕設定
- 感壓按鈕設定
- 螢幕指引
- 虛擬側鍵
- 螢幕指引
- 虛擬側鍵
- 虛擬側鍵
這邊也用了一般網頁檢視,兩側不會有太多影響閱讀的感覺。

螢幕也支援 HDR10 顯示標準,sRGB 與 P3 色域也皆來到了 100%。

如果是看 Youtube 影片的話,側面並不會算在顯示區域以內;但如果是自己錄製的話,就會有這個狀況了,延伸感是有,但邊緣的顯色不會像正常平面一樣。

檢視一般照片並放大時就可以看出兩側垂直區域的影響,是說這個視覺遼闊感還是一般手機難以取代的。

玩遊戲也是會有相同的狀況,但說真的誤觸的狀況真的很少發生,其一是在於側邊欄位沒有放什麼功能,官方也有做一個防誤觸 4.0 的功能(但設定找不到,應該就是預設了)。

另一項與螢幕有關的就是曲面螢幕氛圍燈,可適用於播放音樂、或是有來電、通知的狀況下,觸發後兩側的垂直螢幕區域會有呼吸的燈效效果。

這邊也拍了一個播放音樂時的樣貌,在螢幕兩側也會有微微光點出現在螢幕側邊。
NEX 3 台灣僅引進了一款流光之夜色調,銀白為基底的款式沒有出現;機背這邊採用「雙膜系疊加工藝」,讓一般的鏡面機背可以有光影般的流動;以目前的 Android 機種來說相對低調;但有光影照射之時,就會有獨自的紋路出現。機身尺寸 167.44 x 76.14 x 9.4mm,重 218.5克。(台灣也是引進 5G 版本)
- 機背
- 機背光紋

中框這邊左、右側介紹過了,大家就直接看圖吧!機頂這邊維持了 3.5mm 、3.5mm 耳機插孔、升降前鏡頭,並有一個備用的電源按鍵,底部有著 USB-C 連接埠、揚聲孔以及退卡槽。
- 機頂
- 機底
- 右側
- 左側

保護殼的泰半面積用了一個類似蒙皮質感作為呈現,主要的設計特點是將機頂與機測包覆,兩側保護則是相對少的;另外機頂的備用電源鍵安裝上保護殼後反而會被遮蔽.....那做這個備用的幹嘛啦

- 保護殼
- 保護殼
▌相機
NEX 3 另一項亮點,就是以手錶的三環錶面為概念的「星環影像系統」了。左下的主鏡頭配置 6,400 萬畫素等效 26mm f/1.8 光圈 Samsung GW1 1/1.7 吋感光元件,可惜的是沒有光學防手震

- 主鏡頭
- 前鏡頭升起

NEX 3 在相機介面這邊採用的是全新的設計,整體介面變得更為簡單可看到右方有著變焦按鍵,右下可快速點擊叫出虛化(非人像)、微距以及超廣角;自己一般還是用虛擬的變焦撥桿啦。
- 主相機介面
- 變焦

上方的濾鏡則是順便整合了人像光效。
- 濾鏡
- 人像光效
- 夜景
- 6400萬
- 更多模式
- 寫真
- 美顏
- 美顏
- 美顏
- 美體


- 前鏡頭介面
- 美顏
- 主要設定
- 錄影
- 支援4k60fps
- 相簿編修
- 趣美顏
- 美顏
- 補妝
- 美體
▌實拍
▍日拍與自拍
實拍這邊小編將 NEX 3 的 HDR 設為自動(機身無法手動開啟),iPhone 11 Pro 則是開啟智慧 HDR(部分有更新實裝 Deep Fusion 的 iOS 13.2 了,會在單組照片特別說明)。
第一組從後方的窗戶可以看到 iPhone 11 Pro 是有作動的;且對比也較 NEX 3 高一些,色調則是差異不大。放大檢視畫質,可以發現 NEX 3 焦距似乎有點跑到後面,整體的銳利度來說是 iPhone 11 Pro 來得高一些。
廣角部分,雖然 NEX 3 與 iPhone 11 Pro 都是 120 度,但 NEX 3 應該是有變形修正,因此廣度與變形沒有 iPhone 11 Pro 來得明顯,畫素則是 NEX 3 多了 100 萬。以縮圖來看 NEX 3 對比一樣較低,顏色也稍微清淡一些,iPhone 11 Pro 就有點過於真實了。放大檢視畫質,以廣角的標準來看,放大檢視都是差不多糊的.....
- nex3一般
- ip11pro一般
- nex3廣角
- ip11pro廣角
- nex3一般
- ip11pro一般
第二組則是 NEX 3 為了臉部側光,因此整體是偏亮的;iPhone 11 Pro 就顯得暗了一些;放大檢視畫質一樣是伯仲之間,整體色調的演繹在這組反而是差不多的。
- nex3一般
- ip11pro一般
- nex3一般
- ip11pro一般
- 一般鏡頭
- 微距鏡頭

- nex3人像
- ip11pro人像
- nex3美顏+人像光效
- nex3一般
- nex3美顏
- nex3美顏+光效
▍室內與夜景
這邊找了一組幾乎可以當夜景的室內咖啡廳,這邊可以發現 iPhone 11 Pro 有開啟 HDR,NEX 3 則是沒有,整體的對比調性差別相當多;而 iPhone 11 Pro 還是維持忠實現場的暖調性。畫質部分一般模式下 iPhone 11 Pro 的臉孔與毛衣細節都比較多;而不支援 Deep Fusion 的夜景模式下,人臉亮度有降低,不過畫質似乎就略遜 NEX 3 一些了。是說 iPhone 真的太真實.....也難怪水水都會搭配個修容 APP 了。
- nex3一般
- ip11pro一般
- nex3夜景
- ip11pro夜景
第二組的拉麵從對比以及木桌的色溫,也可以看出 NEX 3 有開啟美食模式,對比也明顯較高;畫質說真的也差別不大就是了.....但細看的話可以發現 NEX 3 因為感光元件面積是 1/1.7",iPhone 11 Pro 則是 1/2.55",在同樣的 f/1.8 光圈與 26mm 焦距下,其實景深範圍放大看(吐司中央的邊以及拉麵的蔥段花)還是有點差異啦。
- nex3一般
- ip11pro一般
- nex3一般
- ip11pro一般
- nex3一般
- nex3夜景
- nex3廣角
- nex3廣角HDR
- nex3一般
- nex3望遠HDR
放大檢視畫質,一般模式建築物的細節明顯是 iPhone 11 pro 比較清晰;沒有 Deep Fusion 加持的夜景模式,雙機差距有縮小,但 NEX 3 的鋭化感就比較重一些。是說一般模式我也不確定有沒有正確開啟 Deep Fusion ,因為手機不會告訴你有沒有開.....

- nex3一般
- ip11pro一般
- nex3夜景
- ip11pro夜景
- nex3廣角
- nex3廣角HDR
- ip11pro廣角
- nex 2x
- ip11pro 2x
▌功能
NEX 3 本次一樣還是基於 Android 9 的 FuntouchOS 作業系統,在一般設定的呈現上除了稍早介紹的隱藏式壓感按鍵外,功能上基本是一樣的。
- 一般設定
- 一般設定
- 一般設定
- Wi-Fi設定
- 漫遊設定
- 個人熱點
- 流量限制
- 支援NFC
- 付款設定
- 支援Google Pay
- 安全性設定
- 安全性設定

這邊也實際示範一下螢幕指紋辨識,以現在的技術來說只要對到,且不是單獨指尖,一般都會立馬解鎖啦;同時小編這邊也特意觸控邊緣看看瀑布屏的誤觸狀況,結果其實也是 ok 的,基本上就是需要習慣一下手感就是.....
臉部輔助辨識只是在螢幕辨識一直失敗時,才會介入的手段,沒有辦法以優先的方式做偵測,自己有嘗試把輔助功能關掉,但手機會跳出這樣就不能用臉部解鎖囉的通知.....另外要說的是,NFC 已經支援 Google Pay 了,解鎖支援的付款 APP 還是只有萬年的微信跟支付寶

- 臉部辨識
- 支付設定
- 聲音設定
- Hi-Fi
- 人耳訂做音效
- 歲數分界
- 自訂
- 自訂

智慧體感包含可在黑屏時畫指定圖案叫出 APP,同時也能搭配另一個快捷啟動,藉由降低音量鍵也能打開指定的應用程式。
- 智慧體感
- Smart wake
- 快捷啟動
- 遊戲魔盒
- 遊戲魔盒
- 電競模式
- 一般遊戲支援

- 側邊欄
- 快捷鍵(支援)
- 快捷鍵(一般)

以安兔兔跑分 V8.0.2 做跑分測試,得出 488,620 分的恐怖分數.....

NEX 3 配置的是 UFS 3.0 儲存規格,實際看一下讀取與寫入的速度,表現也是讓人滿意。

順便附上 ROG Phone II 的讀寫表現,可以發現 NEX 3 在這邊則是有了些贏面。

NEX 3 配置 4,500mAh 電量,中國版本最高可提供 44W 的快充能力,雖說與 Reno Ace 的 65W 差了一些,但以目前的狀況來看還是足用的;但台灣僅支援最高 10V 2.25V,約 22.5W 的快充.....這邊更新一下問了原廠 PM,其實機身還是支援 44W 的,只是隨附的變壓器沒有,需要另購。

以螢幕亮度 50%、連接 Wi-Fi、關閉藍牙與定位的方式來跑 PCMark 續航測試,得出 16 小時 28 分的成績,以旗艦機來看的話應該只有 6,000mAg 的 ROG Phone II 有明顯勝機吧?

將電量耗至 10% 後,以同樣條件搭配原廠充電器進行充電,約過了一小時 20 分後充飽,與 20W 的 VOOC 3.0 似乎差別不大,建議可以自己入手 44W 的快充就搞定啦~

▌小結
以瀑布螢幕來說,NEX 3 在目前不算鶴立雞群(還有即將在台灣登場的華為 Mate 30 Pro),不過以一個未來感作為主軸的系列來說,外型設計上確實是充滿了許多科技語言在,機背的塗裝設計看起來不花俏,但也是做出了有別其他機種的漸層與炫光感,搭上不算難看的 Oreo(?)圓形三鏡頭,自己以為多少也減少了多鏡頭帶來的密集恐懼感.....

瀑布這類的曲面螢幕其實不是新東西,只是要做到幾乎 90 度,要思考的問題就蠻多的;像是按鍵怎麼擺,觸控怎麼處理。基本上 NEX 3 算是有了一個不錯的解法,與 Mate 30 Pro 採實體電源+虛擬敲兩下調音量來說,NEX 3 的感應方式回饋感更好,也有標示位置等方式處理,是相對直覺不少的。只不過兩側都是螢幕的狀況下,有時拍照、錄影取景時會受到干擾,更重要的是手感問題要是不習慣,就是完全跟這類的機型無緣了.....(保護殼沒有包覆)

相機的表現上,NEX 3 基本上就是一個旗艦級的水準,也是蠻前面搭載 Samsung GW1 64MP 感光元件的機型。整體調性自然偶爾偏冷調一些,飽和度與對比也不會做得太誇張,基本上大部分場景直出的色調都讓人蠻滿意的。而偏向真實呈現的 iPhone 11 Pro 來說,可能就需要編修調整一下色調了。
畫質部分與 iPhone 11 Pro 實際一比說真的是在伯仲之間,但要注意 NEX 3 一般拍攝都是 16MP,比起 iPhone 11 Pro 的 12MP 更有優勢;在幾組沒有更新到 iOS 13.2 的狀況下,畫質倒是差距不大,只是部分場景可以看出 iPhone 11 Pro 一般模式細節明顯優於 NEX 3,夜景則是差不多,猜測應該就是 Deep Fusion 演算法幫的忙了,有機會再來好好對比一下。
另外要說的是,NEX 3 的夜景效果雖然自然,不大會 over;但不像自家兄弟 OPPO 廣角、甚至前鏡頭都支援超級夜景,是比較可惜的地方了。

效能上因應 S855+ 的加持,基本上就是目前頂級的體驗了,加上超級強效的續航力,就效能上是不需太多擔心,只是不支援記憶卡擴充的狀況下,最高僅 256GB,還有 USB-C 連接埠傳輸規格僅有USB 2.0 是有些可惜的地方。
另外,本次 NEX 3 直接是 5G版本,雖然台灣離 5G 可能還有一段時間;這部分小編可能覺得多少是噱頭啦;但版本相比之下,少了電話助理倒是還好,畢竟國情不同加上大部分都會替換為 Google Assistant,但 44W 的快充需要自己添購,官方是說出貨趕不上.....好在整體的充電速度還算前段班。
以一台旗艦機來說,NEX 3 幾乎噱頭、實用效能、幾乎是前段班的拍照實力都放在這邊,要挑一個可能是最讓人疑慮購機與否的考量,應該就是大亮點的瀑度螢幕了,畢竟手感這種事也是勉強不來的啊~但如果能克服,基本上 NEX 3 幾乎沒什麼真的很明顯的缺點了。
▌特別感謝
MD:筠筠兒 /Yvonne
場地提供:GURU HOUSE 中山店
拍攝協力:Jim(首圖與情境)/ Byran / Kimin / Harvey / Ajax / Ed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