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前言 :
大家開車都裝行車紀錄器了嗎?這麼有必要的東西還不裝嗎?
約莫從7~8年前開始,慢慢的很多車上都開始有這玩意兒
到了現在甚至已經是買車的時候的必備業務贈品,也鮮少人不裝它了
而這幾年來,這種小型攝影機的進步神速,畫質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的
早期的記錄器或許都是480p、720p就要說棒了,現在基本都是1080p起跳
1080p 60fps 或許也已經是目前的市場規格標配,同時兼具畫質和夜拍成效
這次帶來 Mio 所推出的新世代8系列機種:『Mio MiVue 848』
不但是新世代機種,還同時具備Wi-Fi連接、1080p 60fps、強力夜視...等功能
究竟這次的Mio 848機種還有什麼優點呢?就來看看本次的開箱和車禍實測吧!

① : (文章前言)
② : (圖文開箱) - 多圖
③ : (DIY安裝教學) - 體驗
④ : (系統功能介紹)
⑤ : (APP連接解說) - 測試
⑥ : (實機錄影測試) - 20部影片分享
⑦ : (使用心得&評論) - 推薦閱讀
Mio 848圖文開箱 :
▼ 這次的Mio 848外包裝比起過去的機種來的龐大不少
- 盒裝正面
- 盒裝背面
▼ 外盒側面與下面的其他資訊
- 詳細規格和內容物
- 售後服務資訊
▼ 接著來開箱吧!
- 上掀式開蓋
- 第一層就會看到主機
▼ 內含 848主機、點煙器USB供電、固定用卡準、靜電貼2片、說明書
- 內部有大泡綿包覆
- 內容物一覽
▼ Mio 848 這類型的記錄器屬於直接黏在前擋上無支架設計
- 前鏡頭安裝教學
- 後鏡頭安裝教學
- 848外觀介紹
▼ 主要功能的相關設定說明
- 首次開機
- 駐車監控
- 拍照與播放
- 超速照相警示
▼ 可用於更新、備份的手機Wi-Fi連動APP教學
- App連線教學
- 手機連線設定
▼ 最後是一些細項的設定~
- 基礎設定
- 錄影設定
- 內容設定
▼ 拿出記錄器本體、靜電貼、卡扣組

▼ 這代 Mio 848 把按鍵改到正面,整體外觀上更一致些
- 機身正面
- 機身背面
▼ Mio 848 的機身是固定的,只有鏡頭能單獨旋轉調整
- 鏡頭調到最低
- 鏡頭調到最高
▼ 機身約莫一個手掌大,重量感滿足的(117g)

▼ 來看看848的特殊鏡頭設計,可適用於各種前擋風玻璃的角度
- 鏡頭端
- 左側鏡頭轉軸處
- 右側記憶卡處
▼ 機背專屬的卡具扣點

▼ 黏在靜電貼上的這一面有一定的寬度和厚度

▼ 卡具扣上後的樣子,密度很合也很緊,不會有晃動

▼ 最後,Mio 848 使用的還是跟以往一樣的 mini-USB 線材
- 附贈的電源線
- 點菸器規格
記錄器安裝過程 :
▼ 前方剛好還有保留一個點煙孔,先連粗估一下走線長度

▼ 沿著右邊的手套箱和飾板走上去A柱邊緣

▼ 因原本就還有一台Mio 798在使用,故把848放在旁邊一點
- 黏上靜電貼
- 第一次試裝模擬
▼ 第二次試裝,成功橋好一樣的鏡頭角度和高度

▼ 兩台裝起來的角度差很多,但實際的視角卻是相同的
- 右側看過去
- 左側看過去
▼ 翻拍一下兩台機種的畫面差異,看起來的確是相同的視角!
- 848 的畫面
- 798 的畫面
實機介面介紹 :
▼ Mio MiVue™ 848 系統介面影片操作
▼ 這邊是848與APP的連接介紹,不想看影片的可看下一段圖文介紹~

Mio APP 連接使用&更新教學 :
▼ 先到商城下載『MiVue Pro』這款官方軟體
- App Store下載頁
- 軟體打開首頁
▼ 開啟 848 機身的WiFi後,再用手機連接機身的熱點即可
- 開啟WiFi連接
- 讀取到848機器
▼ 連上機身後的頁面,顯示出 MiVue 848 的型號
- 連接後初始頁面
- 機身資訊
▼ 先來看看個人頁面,馬上就看到更新的NEW通知
- 個人頁面
- 韌體更新
▼ 接著先來更新機身韌體,連接WiFi更新真的非常方便~
- 上傳機身韌體
- 上傳後自動更新
▼ 上傳後,機身會自動重開機並開始更新,完成後再重開就好了~
- 自動更新
- 更新後重開機
▼ 同時再自動跳出測速照相的更新資訊,也更新一下~
- 測速照相更新
- 上傳完成
▼ 同樣的自動上傳、自動更新,不用像以前還要複製到SD卡跑更新
- 上傳完成
- 更新版本資訊
- 自動重開
▼ 最後這邊來看看APP內其他能辦到的事和功能
- 即時畫面投影
- 讀取記憶卡內容
- 基礎設定
- APP內存取空間
實際上路錄影測試 :
以下影片皆經過剪輯,只節錄重點測試部分
非整段影片貼上,減少觀看上的時間浪費~
請開啟 1080p 60fps 觀看,才是最正確的真實畫質
▼ 白天市區 一般路況測試
▼ 白天市區 車多路況測試(注意多台車的車牌仍然清楚)
▼ 白天高速公路 一般車況測試(可看看高速的60fps流暢度)
▼ 白天高速公路 車多路況測試
▼ 白天 強烈逆光 上高架道路(注意看左方的陽光照射,畫面仍清楚)
▼ 白天進入休息站(注意看看藍色的路牌,字體仍然清楚可見)
▼ 白天出休息站(同時有逆光、車多、加速...等等多種情境)
▼ 傍晚時段 市區車多路況測試(太陽下山,天色準備黑之前)
▼ 傍晚時段 天黑前 市區小街道測試
▼ 傍晚時段 高速公路 車多的路況測試
▼ 傍晚時段 高速公路(可以看看正上方往左移動的太陽)
▼ 夜晚時段 車少 市區路況(可注意看看小巷子的對向來車狀況)
▼ 夜晚時段 車多 士林市區路況(注意看看轉彎的畫面流暢度)
▼ 夜晚時段 人多 住宅區路況(可注意車牌清晰度、過馬路的人潮)
▼ 白天時段 山區繞行測試(未更新機器版本前的介面,畫質似乎也比較差)
▼白天時段 嚴峻山區越野&大逆光 清晰度測試(更新機身版本後的效果)
▼ 白天時段 嚴峻山區越野測試(更新機身版本後的效果)
▼ 本次最嚴峻的山區越野道路測試,同時強烈逆光的場景測試(車太肥了)
▼ 這邊來測試看看 848 的收音能力,車上喇叭播放導航、音樂的收音效果
原曲:板野友美 - 10年後の君へ
▼ 本次最哀怨的一段... 準備上高速公路前... 被垃圾車撞擊...
(幸好鍍膜夠厚,白色的都是削下來的鍍膜層...


Mio 848 體驗心得&感想 :
本次使用 Mio 848 長達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與 798 有各式各樣的比對
但由於本次的主題是 848 這台新世代主機,故之後會再開一篇來對照分享
首先從外觀開始說起,Mio 848 的機身與之前常見的幾種不同
屬於一體成型的構造,捨棄支架和小的腳座,直接用大腳座靜電黏貼
這樣的設計有助於快速的安裝+減少黏貼在前擋玻璃上的膠痕
實際用手去扳動機器,相較於Mio 798這類型的支架機種會明顯晃動
而Mio 848這款一體成型的外觀就能牢牢地吸在擋風玻璃上不晃動
且鏡頭是可轉動調整的,也能更通用許多不同擋風角度的各式車型
對於這樣的無支架設計,個人認為是好的改進,也是好安裝的優點之一
再來說說新款介面的部分,相較於舊款Mio 798的按鍵在機身側面
Mio 848的按鍵則是在正面的下方,且按鍵加大、加寬更好按壓
雖然系統介面差距不大,但經過改良的按鍵有更明確的按壓感
尤其在快速操作時,按鍵的順暢和按壓回饋感,都明顯優於舊款798
但未來或許有機會改進整個系統的介面會更好一些,目前的稍嫌老舊
現階段來說,Mio 848的系統回饋和穩定度也都是穩定的,且極少當機

第三個來說說錄影的效果和測速相機的效果,這點也是最重要的地方~
以上準備了剛好20個各式各樣的場景,包括白天、傍晚、黑夜都具備了
個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逆光』、『夜晚市區』、『收音效果』
對於多次在強光底下,車內都已經要拉開遮陽板了,但848卻能清楚錄影
尤其在山上的嚴峻道路上,往山上爬的時候幾乎是看不到路況的
但回家節錄影片後才發現,原來848的抗光效果這麼強,幾乎都是清晰的
而夜晚的市區效果也意外地好,至少車牌都能清楚的節錄到
這方面也得多虧60fps的優異,相較於舊式30fps的機種有更高的容錯率
甚至在高速公路上,車速快+高車流的情況也能拍到張清楚的車牌
整體在事故發生的同時,也能更清楚的拍到需要的東西,確保用車安全
白天或是傍晚的情境就不用多說了,是有目共睹的清楚又穩定!
而一個1080p 60fps的影片大約是500mb左右,記憶卡方面可買大一些
目前最少也建議需要64G、最高可支援到256G(舊款798僅能128G)
而測速相機功能如同Mio 798一樣的準確、安心,同時支援『區間測速』
個人目前車上安裝三台Mio品牌的行車紀錄器(前2後1)
多虧他們三台的認真工作,用了兩年以上從來沒被開過超速罰單...真的棒
但在使用上也必須注意,要定期的更新測速照相的版本,這點很重要
像是近期有把Mio 848的相機版本更新,舊款798有時沒叫但848卻叫了
這邊也要特別推薦『MiVue™ Pro』這款手機連接用的APP
對於更新機身版本、測速相機版本,都能非常快速又省事的一鍵更新
相較於舊時代的機種還要手動拔記憶卡+下載檔案放入,實在是簡單多了
且還有直接瀏覽影片、實況監控...等等功能,幾乎不再需要拔下記憶卡

綜合以上各個心得論點,外加還有幾項優異的功能沒機會寫上
包括『區間測速警示』、『隱藏在後視鏡』、『駐車監控』(需要Mio電力線)
還有強打支援Mio A50這類型的原廠後鏡頭,且支援一機雙錄+同步播放
這些都是Mio 848這機種的特點,價格方面實際市場價或許也在4000多元
雖不支援1080p以上的2K、4K畫質,但高畫質的效益仍有待考察中
現階段來看,Mio 848已經屬於最主流又實用的規格和性能
如果近期有考慮購車、或單換行車紀錄器的朋友,相當值得嘗試看看!

Mio MiVue™ 848 基本規格:
螢幕:2.7" (可設定自動關閉)
解析度:1080p 60fps、1080p HDR 30fps、720p 30fps
影像元件:Sony STARVIS 星光級感光元件 200萬畫素
最大光圈:F1.6
影音格式:.mp4 (H.264)
鏡頭廣角:140⁰
支援Wi-Fi:Yes
支援GPS:Yes
支援喇叭:Yes
支援麥克風:Yes
支援後鏡頭:Yes
支援電力線:Yes
G-sensor碰撞感測器:Yes
SD卡槽:最高支援256G micro SD
工作溫度:-10⁰ ~ 60⁰ C
電源輸入:5V / 2A
尺寸:87.5 mm(高) x 62.3mm(寬) x 41.5mm(厚)
重量:117 g
支援測速相機:Yes
支援區間測速:Yes
定速巡航提醒:Yes
支援駐車監控:Yes(搭配電力線)
支援OTA更新:Yes
支援GPS軌跡:Yes
---------------------------------------------------------
本次的體驗分享到此結束,感謝各位的賞文
有任何的問題歡迎在文章底下留言提出,謝謝~ FB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