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隔兩年,繼2022年推出主打太陽能充電功能的Edge 1040,Garmin今年再發表全新自行車錶Edge 1050!作為Edge系列的旗艦機種,1050可說是Garmin傾注心力打造的集大成之作,不僅僅是將螢幕尺碼升級至3.5吋規格的全彩螢幕,額外再新增GroupRide團騎功能、車鈴警示、Garmin Pay/悠遊卡電子支付等多項實用功能,透過更全面的實用功能與周邊配件整合,打造出Garmin自家十分完整的自行車生態圈。
本篇文章除詳細介紹全新Edge 1050的外觀設計及功能演示,同時邀請到單車界知名女騎士-伊娃Eva與嘟嘟,請兩位各自分享這段時間使用Edge 1050搭配Varia RCT715智慧雷達尾燈行車紀錄器與Edge 1050搭配Tacx Neo 2T單車訓練台的心得囉!
|Edge 1050 開箱 & 選單、功能設計

熟悉的灰底白字盒裝,無論是導航、行車記錄器還是自行車錶系列,盒裝都維持Garmin一貫的設計風格。從正面的主機照片與左下角的「with Bright Colorful Display」字樣,再次說明這次Edge 1050換裝3.5吋全彩螢幕這項重點,提供單車騎士在豔陽下更清晰的資訊判讀。

直接展示出Edge 1050盒裝內所有配件,除不可或缺的主機以外,再附上標準固定座、延伸固定座、攜行繩、USB-C傳輸線、橡膠環及安裝工具。

安裝與卸下方式都很簡單,將主機以橫向方式對準卡榫卡入,再旋轉90度至直立角度即可扣緊完成。便利的拆、裝過程,亦有助於取下後使用Garmin Pay/悠遊卡等電子支付過程。

Edge 1050的按鍵配置與Edge 1040相同,開關機鍵設在機身側邊,另外兩顆實體按鍵位在機身底部,方便騎士於騎乘過程操作使用,底部兩顆按鍵分別對應上按圈(左)及運動開始/結束(儲存運動紀錄)時機使用,直接將騎乘過程最重要的操作以單鍵完成。

第一次開機會需要設定一些簡單的基本功能,再掃描QR Code即可輕鬆完成手機配對。

與手機連線完成後,Edge 1050便會使用手機網路來進行相關功能運用,包含軟體更新也是。

進入主機介紹環節,Edge 1050的外觀尺碼是118.5x60.2x16.3公釐,重量是161克並提供IPX7防水等級。放大到3.5吋的螢幕規格,提供清晰的400x800螢幕解析度與充足螢幕亮度,即使在豔陽高照下,各項螢幕資訊依然清楚可見。另外內建可充電式鋰離子電池,最長使用時間可達20小時,若在省電模式下更可達60小時,面對日常短途騎乘已是綽綽有餘。
在選單設計方面,螢幕首頁可以見到主要分為兩大區域,上半部為使用模式切換,端看當下使用何種單車或訓練類型;下半部是圓形選單按鈕,可快速進入「訓練」、「導航」或是「選單」來調整功能細節。

活動模式設定十分多元,除公路車、室內訓練台、山區自行車等基本項目以外,尚有礫石車、電動自行車、電動登山車、通勤或者旅行等豐富模式可以選擇,讓使用者依照不同使用需求來搭配使用。
- 1
- 2
- 3
- 4
- 1
- 2
- 3
- 4

按下首頁右下角的選單功能,即可進入上圖中的各項功能切換與設定,第一次使用便覺得觸控螢幕相當靈敏,不論是滑動過程或功能切換都很流暢!同時展現全彩大螢幕的優勢,提供與手機幾乎一致的操作感受。

在「省電模式」選單裡可以見到剩餘電量的預估使用時間,或是可以選擇開啟省電模式來延長使用時間。

開啟選單畫面裡的「電子錢包」,便會跳出Garmin Pay裡的悠遊卡功能,在Edge 1050新增電子支付功能後,中途休息也可以帶著Edge 1050前往商店進行補給囉。

個人蠻喜歡其中一項操作過程的貼心設計,是手指移動到欲輸入的文字位置時,會將該文字放大讓使用者看得更清楚。

離開首頁畫面並要回到首頁的話,只要在螢幕中央點一下,便會跳出下方三個按鈕,分別是回報障礙點、回到首頁或是這次獲得兩位使用者好評的「車鈴」功能,上方也會顯示剩餘電量、電量剩餘使用時間及時間等內容。

另外提供Edge 1050與RCT715的連結畫面,連結成功後會在螢幕右上見到一個「REC」符號,表示正在錄影當中,點選後也可以開啟功能選單,調整錄影解析度、影片錄製方式、音訊錄製與否等功能。

結束Edge 1050的基礎外觀設計與功能選單介紹,當然得來好好訪問Eva與嘟嘟兩位女騎士,在這陣子分別使用Edge 1050搭配RCT715與Edge 1050搭配Tacx NEO 2T的使用心得,並透過實際使用過程來分享更詳盡功能。
|實際使用心得分享-伊娃Eva


Q1:先請Eva做個自我介紹
Eva:哈囉!大家好,我是Eva!目前同時身兼運動選手、攝影師、飛輪教練、影片創作者等多重身份,因為七年前的一場失戀讓我踏上一場改變我人生的單車環島之旅,也是從那趟為期12天的單車環島讓我愛上騎車這項運動,出發前只單純的規劃12天、每天騎行100公里的行程,完成後發現一個人無拘無束的自在騎車原來這麼放鬆、自由!於是結束後便開始我的單車之旅。

Q2:得知Eva愛上運動的過程,妳覺得運動除了身體健康以外,還帶來哪些生活與心態上的重大改變?
Eva:其實前兩、三年的騎車過程都是保持的悠閒心態,純粹是當作休閒運動的方式在進行。直到偶然開始參加一些單車騎行賽事,發現為什麼平常跟我騎行方式相仿的車友,可以在比賽過程中發揮更好的速度、耐力、時間等整體實力,於是開始更著重在身體素質上的訓練,像是心率、高迴轉速等等,盡可能努力追上車友們的速度等各個層面。
也是因為開始進一步訓練,讓我需要使用更專業的儀器來輔助訓練過程,得知騎行過程的各方面數據,才能一步步成長達到更滿意的表現。目前計劃明年將參加在雙北舉辦的2025壯年運動會,有關單車的三個項目都會參加,已經從去年便開始進行備賽,期待明年能有好的表現也請大家來為我加油!


Q3:前陣子才剛發生的嚴重摔車事件勢必受到嚴重驚嚇,心理影響對於後續騎車運動或日常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呢?
(補充說明:Eva就是六月份時,在北宜公路遭到進行超車動作的砂石車擦撞的女單車騎士,大家應該都有看到那則新聞吧~)
Eva:其實影響層面真的非常大,就連剛剛拍攝動態畫面時,聽到有汽車從左後方駛近都會感到害怕,甚至也曾諮詢過醫生,但醫生表示只能透過時間稀釋來走出被砂石車擦撞的陰影,現在也暫時都不敢回到北宜騎車了。目前肩膀也持續在進行復健當中,希望心理跟生理都能早日康復了。



Q4:延續上題,關於戶外方面的騎行安全,無論自己或對於車友會給予哪些建議?包含騎行觀念或配備等等。
Eva:遭到砂石車擦撞當下,運氣很好的其中一點是我剛好開啟360度環景相機在記錄騎行過程,才能拍攝到完整的肇事畫面。所以我覺得行車紀錄器也算是單車很重要的一項配備,尤其騎車路段很多都在海邊或山上,常常會遇到各種不同車輛,透過行車紀錄器完整錄影會更有保障。所以Varia RCT715我覺得就是很棒的一項裝備,不只有行車紀錄器功能,也具備尾燈、140公尺內後車接近警示功能,讓單車騎士有更多時間面對與準備。

Q5:請問使用Garmin Edge自行車錶已有多長時間?目前這陣子使用最新Edge 1050最喜歡的功能與訓練上的幫助?
Eva:我是從Edge 130開始使用,算起來也有好幾年的時間,然後再升級至840,今年再換成這台最新的Edge 1050。我覺得新增的功能都很喜歡耶!像是車鈴、團騎功能以及電子支付,就不用額外再裝鈴鐺或拿出手機跟車友們傳訊息,中途休息也可以直接拿著Edge 1050去便利商店進行結帳動作,非常的方便!至於訓練上的幫助,Edge系列的訓練資訊一向都很完整,也可以先規劃好訓練菜單來進行規律訓練,一樣很實用。

Q6:會常常邀約車友團騎嗎?實際使用Edge 1050團騎模式的體驗如何?
Eva:很常啊!少則三、四位,多則二、三十位,Edge 1050團騎模式真的很方面!因為可以直接傳訊息,還可以列出障礙點位置告知其它車友,甚至可以進行有趣的小型競賽,增加團騎過程的騎車樂趣。

Q7:除專業騎乘功能以外,對於全新加入的Garmin Pay/悠遊卡電子支付功能覺得好用嗎?
Eva:好用啊!我原本都是用手機進行電子支付,現在Edge 1050也加入之後,萬一手機沒電也不用擔心了!騎到哪就能買到哪~

Q8:對於Edge 1050的外觀設計、3.5吋全彩螢幕、電力表現感受如何?會把Edge 1050推薦給什麼類型的車友呢?
Eva:外觀設計很簡約,3.5吋大螢幕真的很有感!之前小螢幕沒辦法在同個畫面顯示太多騎乘過程資訊,現在可以顯示得更完整,像是爬坡時可以同時顯示坡度斜率,亮度在太陽強光底下使用也很足夠。電力表現目前覺得很夠用,只要不是類似北高一日來回的長途騎乘,我想Edge 1050要負荷一般騎行並不成問題。若要推薦的話,我想會推薦給想一次攻頂的車友,畢竟Edge 1050的功能確實完整,直接攻頂免得夜長夢多啦!


Q9:搭配Varia RCT715一起使用,是不是能一同分享使用RCT715的實際騎行應用?以及Garmin自行車生態系產品的心得?
Eva:因為剛好上個月碰上摔車事件,我現在會特別注意騎行裝備這塊,尤其像是RCT715這類具有實質功能發揮的產品,透過140公尺的後方來車距離偵測,可以立即得知後方將有來車,加上行車紀錄器同步紀錄,裝載RCT715就多了份安心感。目前我是使用Edge 1050搭配RCT715與手錶,一種各司其職的概念,透過每項裝備專屬的功能偵測,也能讓我更清楚騎行過程的各項數值,將訓練過程數據化再進行檢視,持續紀錄就能得知自己還得加強哪個部份。


Q1:先請嘟嘟做個自我介紹
嘟嘟:最早接觸單車是在八年前左右,當初也是抱持著休閒運動的放鬆心態在騎車,而且一開始接觸的其實是單速車,就是做為通勤使用而已。會轉向公路車的原因,是單速車友們在騎行山路的過程中,單速車對於腿力跟膝蓋的要求跟負擔都比較大,進而使部份車友開始轉向公路車,我也成為那其中之一~騎著騎著也六年了。
但在兩年前開始成為一名全職媽媽,因此必須在育兒及運動時間上進行協調、分配,幸運的是家中有長輩可以幫忙照顧,偶爾還能獲得珍貴的個人騎車放風時間。

Q2:外出騎車時,對於騎行裝備的要求與完整度?
嘟嘟:裝備對我來說是簡單夠用就好,但是這個夠用的前提必須滿足安全防護、騎行訓練所需之相關訊息、數據,因此除服裝、安全帽以外,目前基本騎行配備就是搭配一支車錶Edge 1050,它可以提供的數據內容對我而言已經相當足夠。


Q3:作為一名全職媽媽,覺得Tacx結合Edge 1050的實際應用以及與戶外練車的差異為何?
嘟嘟:差異最大的就是不用出門,哈哈!畢竟現在的身份已經無法說走就走,考量到家中還有一名嬰幼兒需要照顧,可以在家練車真的是方便太多!當然以Edge 1050結合Tacx來說,同樣可以清清楚楚的知道整趟訓練的訊息內容與數據成果,而且騎行過相當安靜,不怕吵到樓下鄰居更不怕吵醒睡夢中的小孩。
重點是Tacx NEO 2T可以模擬動態慣性與路感體驗、下坡模擬功能等等,那種彷彿在碎石路面上騎車的模擬體驗還真頗為真實,第一次體驗覺得非常特別且有趣!當然比起戶外練車的話,就是少了實際遇到逆風時的抗風過程、紅綠燈或往來車輛等等,主要是一些環境上的感受不同。


Q4:覺得Tacx的沈浸式體感與實際視野如何?目前使用Tacx訓練的頻率與時機?是否會建議當作騎乘前暖身和騎乘結束緩和使用?
嘟嘟:體驗過Tacx搭配Edge 1050之後,這個夏天可以不用起個大早或者頂著艷陽出門騎車訓練了!在家舒服吹著冷氣一樣可以達到騎車訓練的目的,因為要兼顧小孩的關係,目前一週大概只有兩到三次的練車時間,如果出門前時間允許的話,我會先使用Tacx做個簡單熱身再出門。就像前陣子關注度極高的環法自行車賽,許多選手也是選用Tacx NEO 2T來作為熱身跟賽後緩和使用,因為Tacx NEO 2T毋需插電也能使用。




Q5:關於Edge 1050的實際使用心得與最長使用功能是?會推薦給身邊車友使用嗎?
嘟嘟:我也很喜歡剛剛Eva提到的3.5吋大螢幕及車鈴警示這兩項優點,顯示資訊豐富且操作又流暢好用,車鈴警示也可以讓我將原本車上醜醜的鈴鐺拆掉囉!另外我最喜歡的會是團騎模式體驗,約騎、騎行過程通知有坑洞或障礙物、透過文字訊息溝通等等都很方便,還有趣味競賽可以增進騎乘樂趣。在我使用的這段期間,車友們看到也都很有興趣,我想只要親自體驗過後,還不用我推薦他們就會自己入坑了吧~



|總結
不論任何運動,安全永遠是最高準則!只有保持健康的身體,才有創造更佳紀錄的基本條件。因此在訪問Eva車禍事件的當下,可以感受到這件事對她心理層面造成的影響確實相當深刻,雖說Edge 1050搭配RCT715已經可以做到清楚警示及錄影功能,但問題發生的根源終究是駕駛人的心態與觀念問題,希望路上各種車款的駕駛者都能互相尊重,才能擁有和平的道路使用過程。至於全職媽媽-嘟嘟,身為雙寶爸的我,完全可以理解嘟嘟在育兒與運動時間分配的難題,不過Tacx確實可以讓她在家也享受到騎乘樂趣與訓練目的,不論是情境模擬、路感體驗、訓練安排等等,除了風吹、日曬、雨淋及繁複的交通路況,Edge 1050搭配Tacx的完整內容也足以勝任嘟嘟需求。
最後關於全新Edge 1050,個人印象最深的也是3.5吋大螢幕、團騎、電子支付這三個新功能,畫質、亮度都很不錯,團騎可以隨時告知車友位置、騎乘狀況、路途中的障礙物等等,長途騎乘時會相當實用。加上可以整合悠遊卡電子支付、RCT715、Tacx等眾多Garmin單車相關配件,直接為自己及車友們塑造一個完整的單車生態系統!
▋回文抽獎活動
活動規則:看完本篇文章後,回覆文章留下你對本篇 Garmin Edge 1050 的想法或任何看法,就符合抽獎資格喔!但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獎品為Garmin原廠手機吊繩兩組!
抽獎回文活動截止時間至2024年8月4日中午12:00止,之後會抽出得獎人並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請把握時機參加!

相關規格數據: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得獎順序 | 會員名稱 |
Garmin原廠手機吊繩 | qwertyu1234567 |
Garmin原廠手機吊繩 | Motor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