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人經常使用『和自己過去紀錄挑戰』
 的功能來對比今天訓練的效果。
的功能來對比今天訓練的效果。2.還有『和儲存路線挑戰』的功能可以設定『虛擬對手』
 ,然後設定『虛擬對手的功率100%或更高』也可以做為自我訓練的指標,虛擬對手在這裡才會出現。其他訓練不會出現虛擬對手。
,然後設定『虛擬對手的功率100%或更高』也可以做為自我訓練的指標,虛擬對手在這裡才會出現。其他訓練不會出現虛擬對手。3.我也經常用自己建立的『間歇課表訓練』自我訓練,FTP95%騎5分鐘+90%再騎5分鐘+休息1分鐘,循環多組,聽說是增強FTP的基本課表。
4.一直聽說garmin碼錶有『自動區段』功能,也就是經過『某星號、某熱門』路段時,會自動跳出個人最佳紀錄或KOM作為參考值讓使用者可以參考訓練,加快或減慢自己的速度,但我一直沒看過我的碼錶自動跳出『自動區段』
 ,最近發現原來『自動區段』必須要在『沒有訓練』的情況下才會跳出,也就是『只有活動』的情況下才會出現。
,最近發現原來『自動區段』必須要在『沒有訓練』的情況下才會跳出,也就是『只有活動』的情況下才會出現。5.garmin碼錶訓練功能雖然很多,但是使用介面,介紹做的不是很友善,希望能改進一下。不知道各位車友怎樣運用garmin碼錶自我訓練?
6.其他碼錶有沒有這些自我訓練的功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