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 su wrote:幾年前同事有帶滇紅...(恕刪) 顛紅看品質,好的是不錯正山小種要兩年後煙燻味會退,煙燻味重的我也不愛,但退掉後的我喜歡太平猴魁品質好的不錯喝,但品質好的不便宜阿sandypan1211 wrote:有人喝發酵茶會上火嗎? 你說的就不是跟發酵有關吧龍井是綠茶,不發酵的我猜是品質問題而不是發酵問題
古樹曬紅~一定是選擇有一定樹齡的茶,起碼也要是有一定樹齡的栽培型大樹,古樹在曬紅這裡與其說是在強調樹齡不如說是在強調茶葉內含物質的含量,如果採用小葉種來加工,那不能稱之為古樹曬紅,只能叫做曬紅紅茶。滇紅工藝:萎凋——揉捻——發酵——烘乾古樹曬紅:萎凋——揉捻——發酵——曬乾古樹曬紅之所以選擇古樹茶為原料,一方面是口感的上升,另一方面就是像普洱生茶一樣具備收藏價值。
sandypan1211 worte:曬乾跟烘乾 這很難喝出來!有捨分辨方法?(恕刪) 知道這是那個製茶程序嗎?如果不知道,你怎判斷可不可以分辨我上面說了兩件事1.曬菁和烘菁2.曬乾和烘乾知道這兩者差異嗎?sandypan1211 worte:發酵茶葉 不是因為烘培溫度高才會上火 ?而是茶葉品質不好?何以說? (恕刪) 你怎覺得烘焙溫度高上火,只是因為有高溫烘焙?瞭解烘焙在製茶中含意,那不就知道為何不是烘焙溫度高才上火,不是有物理的火處理人體內就會上火,你吃熟的食品體內就上火?你吃荔枝這是水果,沒用火處理,你上不上火呢?焙茶是茶葉含水,高溫(就跟蒸籠一樣)處理,主要的功用是調整茶葉味道和帶走茶葉本身的一些雜味,然後分低溫、中溫、高溫低溫和中溫一般來說屬於調整,或者是加速非酵素性發酵,主要是調整茶葉舒適性,不然有些茶刺激性很高,喝了會很不舒適高溫則可能產生梅納反應(是廣泛分布於食品工業的非酶褐變反應,指的是食物中的還原糖(碳水化合物)與胺基酸/蛋白質在常溫或加熱時發生的一系列複雜反應,其結果是生成了棕黑色的大分子物質類黑精或稱擬黑素。除產生類黑精外,反應過程中還會產生成百上千個有不同氣味的中間體分子,包括還原酮、醛和雜環化合物,這些物質為食品提供了宜人可口的風味和誘人的色澤。 「梅納反應」的產物中,包含顏色的變黃變深變黑、香氣的產生、以及味道上的轉變,例如甜味的產生。 其通常快速從約140℃至170℃(280°F至340°F)中進行。在較高的溫度下,焦糖化和隨後的裂解變得更加明顯)茶葉在180℃會燃燒,所以一般高溫焙茶大概在140多度,是會產生梅納反應,但並不劇烈,要更高溫要非常小心處理,不然會燃燒起來焙茶因為有一定的高溫,所以會產生一些火燥味道(火味),短的大概三週消退,重焙火大概得一年甚至更久,火燥味道通常是入口舒適度不好,但體內因此上火應該是沒有,而正常會焙茶是茶葉本身舒適性差,高溫做加快非酵素性發酵(例如讓兒茶素含量下降),然後運用得好可以增加茶葉的層次感焙茶不是不好,而是看需要和運用的好不好不是有焙茶代表好
sandypan1211 worte:曬乾跟烘乾 這很難喝...(恕刪) 曬乾跟烘乾很好區別,像台灣的紅玉紅茶就是烘乾!香氣噴發~就很香,也比較刺激活潑!曬乾的香氣就內斂許多,但很甜! 有陽光的味道!烘乾~濃妝艷抹,曬乾~氣質出眾! 就這樣!